1948年冬,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分被消灭,蒋介石企图划江为界,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苟延残喘。大军渡江,解放全国,指日可待,整个解放区一片欢欣鼓舞。为保证大军渡江后能迅速开辟新区,建立人民政权,巩固后方,党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调集5.3万名干部准备随军南下。渤海区党委接到华东局指示后,立即进行传达部署。县委领导回县后马上召开全县干部大会,组织实施。与会干部听了传达报告后,都深受鼓舞。我们蒲台县龙居区的干部都报了名,经组织批准南下的有19人。当时,我是区工委委员、副区长、代理区长,组织指定由我带队。1949年I月26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学习会结束,县委让大家回家过年待命。2月12日(正月十五)到县委集结,去地委报到。15日,抵达渤海区四地委所在地阳信,住牛滕村,全队进行了整编,组成I个大队(地区),8个中队(县),58个小队(区)。渤海区党委在驻地何家坊召开了南下干部欢送大会,并在会上宣布:“凡南下干部家属一律享受军属待遇。”
25日,渤海区四地委的1200多名南下干部踏上南下征程。从阳信到达济南300里徒步行军,晓行夜宿,到达黄河北岸鹊山火车站,乘运煤火车到达临城以南沙沟火车站,住金马驹村。临城是当时华东局所在地,华东党校也在附近农村。在这里,华东局指挥部宣布了南下干部组织名称和编制机构,下属一支队(鲁中南)、二支队(胶东)、三支队(渤海),支队以下按大队(地区)、中队(县)、小队(区)设置。我在第三支队第四大队第六中队第七小队,任小队长。在这里,我们接受了华东党校对南下干部集体培训。学习文件有:《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保护工商业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华东局关于江南新区农村工作的指示》、《入城守则》等,着重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形势发展比人们想象的要快。百万解放大军已集结在长江沿岸,加紧渡江准备。3月24日,第三支队第四大队政委彭瑞林传达华东局指挥部和支队党委决定,配合大军渡江筹粮。大家一致表示,服从命令听指挥,坚决完成任务。在出发前,我们按解放军建制进行了整编换装,每人发给军装、军帽、军鞋,统一配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补充枪支弹药。26日,第四大队的1200多名南下干部都穿上崭新的军装,人人为成为真正的解放军战士感到自豪。16时左右,队伍集合在沙沟火车站,乘闷罐火车南下,途经徐州、蚌埠,抵达合肥,在合肥西北5华里的小村休整待命,补习党校未竟课程。5天后步行南下,直达巢湖。住了2天,又奉命前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长江北岸无为县的姚沟村。在这里,我们奉命进行各项准备,将渡江的船只牵引到港汊进行伪装。敌人的飞机不时出现在我们上空进行侦察,散发传单,时而打几排枪、丢两颗炸弹。我军炮兵也向南岸敌人的工事放炮,大有山雨欲来之势。为了顺利完成渡江任务,上级要求我们彻底轻装,每人不得超过10公斤(其中包括炒米3公斤、生米3公斤)。按照这一规定,中队全体集中,逐个行李过称。大米炒熟装袋,确保过江后5天粮食。南下干部都编入野战部队。我们第六中队划归二十五军七十五师领导,各小队编入营连战斗部队,主要任务是就地征粮、宣传政策、打扫战场。一切安排妥当,等待渡江。
4月20日,蒋介石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谈判宣告破裂。党中央、毛泽东、朱总司令毅然决然地下达了渡江作战命令。根据前委的作战部署,我们渡江地点预定在无为县的姚沟至汤沟沿江一线。这里有许多河道港汊与长江相通,便于水上演练和船只隐蔽,是渡江作战的有利地段。对岸是铜陵县的荻港和繁昌县的三山,两地绵延数十里,沿江壕沟纵横,碉堡林立,江中有黑沙洲等淤积岛,国民党军将领吹嘘其江防具有海空优势,固若金汤,为自己壮胆。20日下午,兵团司令部下达了预备渡江动员令。第四大队党委指示各中队、小队抓紧时间召开党员会,要求每个党员向组织作出保证,在过江时必须勇敢镇定,坚持与部队并肩前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动摇,要作部队的助手,同时做好非党员的工作。18时,第九兵团两个军各梯队分头把伪装和隐蔽在内河港汊里的木帆船悄悄驶入江边,进入各自方位,樯桅林立。19时左右,第九兵团各梯队开始向江边运动,隐蔽待命。第四大队1200多名随军干部紧跟所在梯队进入阵地,规定不准喧哗,不准吸烟,不准打手电;不准离队,跟定前面同志,依次上船;遇上敌机敌舰,不要惊慌;加速驶近南岸,尽快夺取敌人滩头阵地。20时许,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向江南进军的命令,万炮齐发,把南岸打成一片火海,压住了敌人的火力,掩护部队趁势渡长江。两个军的主力梯队,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盘踞的荻港防线横江进发。一时之间,满江怒帆势如云涌,使敌人防不胜防。23时左右,第一梯队已接近南岸,敌我火力交错,织成了真正的枪林弹雨,曳光弹、照明弹把长江夜空映成白昼。船被打漏了就撕块棉絮堵上,打破了就泅渡前进。当敌机敌舰赶到时,先头部队己冲上堤岸,夺下滩头阵地。二十七军八十师突击队冲出滩头后,抢占了荻港附近的制高点。21日凌晨,守敌前沿阵地已全线崩溃,残敌落荒而逃。第九兵团两军主力迅速拥上南岸,乘胜追击。天亮,二十七军先头部队已进至繁昌,二十五军很快攻下三山。至此,蒋介石吹嘘固若金汤的长江天险,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按兵团司令部及第四大队党委的原计划,凡随军干部一律随二、三梯队渡江,但各中队、小队事先已分编到部队各师、团、营、连中,只能跟其所属部队一起行动。在一脚踏上江南大地那一时刻,大家都感到胸怀顿开,胆识俱壮,昂扬的激情和胜利的喜悦难以言表。
先头部队登陆后,歼灭了滩头守敌,向纵深发展,奋起直追溃逃之敌,边追边打,边打边进。追一段打几枪,喊几声缴枪不杀,就有一批敌军投降缴械,真是势如破竹。先头部队主要是消灭成建制的敌军,那些零星的、拖大领小的散敌由后续部队解决。先头部队像尖刀直插敌后,日夜兼程,抢在敌人前面,追到湾址,在敌二十军强渡青弋江时,发起猛攻,歼敌2万多人。这是追击逃敌中打的第一个大胜仗,速战速决,取得全面胜利。23日,我军攻克皖南重镇宣城,沿宣杭公路进发。行至十字铺,接到追击向郎溪方向逃窜的原南京守敌的命令。我军顾不得吃早饭,紧追不舍。追到广德流洞桥,与友军共同合围,歼敌近7万人。这是追击逃敌中打的第二个大胜仗。在这次战役中,我生俘敌排长1人,缴获汤姆式冲锋枪1支。
广德流洞桥战役后,随军南下的第四大队接到命令:“脱离部队,恢复建制。”我们第六中队途经苏南溧阳,到达华东局所在地丹阳,在新丰镇东北的一个小自然村集结待命,准备接管上海。形势发展变化比人们预料的快,浙江己全境解放,急需大批干部。华东局根据浙江省委要求,决定把第四大队的南下干部全部调给浙江。我们接到命令立即动身,从丹阳新丰镇乘火车到无锡,改乘小河轮拖船沿运河前进。5月17日直达浙江杭州,住在卖鱼桥。到杭州后,浙江省委召开了欢迎大会,省委书记谭震林主持,副书记谭启龙讲话。首先向南下干部表示热烈欢迎,继而宣布,现在温州已经解放,急需干部,经省委决定,华东局批准,第四大队南下干部除少数留省机关工作外,其余都到温州分配工作。于是,我们便离开杭州,乘火车到金华。第二天徒步行军到永康,然后二十一军用卡车把我们送到缙云。再徒步经丽水到达青田海口,乘瓯江梭船,经青田、温溪,6月3日到达温州。7月I日,二十一军、南下干部和浙南坚持斗争的同志在大众电影院隆重召开了庆祝党的生日和胜利会师大会。8月中旬,六中队组织部长孙凤桐带两个小队到乐清,我被分配到城区任区长。至此,历时6个月,跨黄淮,越长江,行程4000多里,完成了随军渡江南下的光荣任务。
时至今日,我们已融合浙江60年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与浙江人民一起为共同美好的事业而努力。我先后在台州工作52年,爱台州这方热土。我虽然不是生在台州,但大部分时间住在台州,与台州人民共同奋斗。台州是我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刊登于山东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7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