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民同志自传:1948年查整与整风

Admin 发表于2016-03-03 14:27:26
(1)在耀南公学整风学习
2年4月参加耀南公学学习,校长是陈梅川,全校共分为3个大队。参加工作3年或负责单独领导工作I年以上的划为第一大队,其他脱产干部划为第二大队,青年学生和一部分新干部划为第三大队。我是第一大队二分队六班,大队负责人是燕汉民,我任学习班长(即副班长)。学习的主要文件是《论联合政府》,学习时间太少,主要是劳动锻炼。我们住在八大组老爷庙一带,经常到田野打露棚(一种草)烧土碱,采茶棵子叶(一种野草)做土茶叶,并在八大组到博兴县曹家村一带种菜园,100多里路,大家带着锄头行军。还在东海边成立了捕灭蝗虫大队,由陈校长任总指挥,与老百姓一起捕杀蝗虫,还经常反扫荡。三四个月后即调到前防司令部。学习时间虽不多,但加强了劳动观念,提高了克服困难、不怕艰苦的意识。到整风时,我们在前防司令部战地工作团配合作战。这次整风主要的收获是提高了劳动观念,锻炼了吃苦耐劳的作风。刚开始,班上进行查历史。班内同学曾对我提出:虽然在1940年就参加工作,但个人思想落后,不乐意到前防,要求在地方,暂任抗日小学教员,看起来是组织批准,其实是借教员为名不到前防,是文化妥协,行政龄应从1943年2月算起。但这是班内的意见,并不是组织上的决定。
(2)参加“三查三整”
1948年1月,在渤海无棣城参加“三查三整”,时间3个月。渤海第四分区的工商部门都在此进行查整。我们海关下洼支局对外贸易公司组成了一个中队,我任副中队长和支部委员。进入正式查整时,组织上确定区级以上干部都作为查整对象。那时我任海关副所长,也是区级干部,支部书记王健华、副书记汪莲二人说我也是被查整的,留职暂停(留支委和中队副职,暂停参加支部会议)。所有区级以上干部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各个单位集中开会,对本单位的负责同志提意见,加以综合。一切准备工作搞好后,再一个个叫出来,先向领导提意见,再作个人检查。大家向我提的意见是领导工作方面的缺点和政治思想教育不够等,我检查一遍就过关了。与我同一个支部一个队进行查整的有:马本强(现在舟山专区港务管理办事处任主任)、黄陡城(现在瑞安县委任财贸部部长)、王健华、汪莲、蔺德甫(现任平阳县互助合作部副部长)、张力民(现任上海海关人事科科长)、刘迎三(现任上海海关麦根路办事处主任)、郭安中(现在宁波专区)、郭承善(现在宁波专区)、张荣福(现在宁波专区)等都是渤海海关工作的。现在浙江省商业厅工作的孙化南、郑丕训那时是主要的查整对象。
在查整时,支部同志找我个别谈话,问我是否参加过三青团,支部研究只要是高小毕业的就有参加三青团的嫌疑。我答复没有参加过。他们对我说:“如果没有参加过须将问题搞清楚,今后无论到什么地方,组织上不会再怀疑你了。现在你写一封信,组织上盖章,寄到你当地政府去问,若证明没参加过,即可去掉你的怀疑。”后来蒲台县来信证明我没有参加三青团,从此去掉了这一怀疑。
在“三查三整”中,我思想上有三种变化:刚开始查三代查历史阶段,决不允许两人在一块儿谈话,所提意见或说明问题如与贫雇农小组不一致,马上就进行“搬石头”,先斗一顿,使大家不敢说话,制造恐怖气氛。我感觉太“左”,却不敢提意见,不得不执行。到了中段,我也成为查整对象,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负责人都集中在一间房子里,和坐文明监狱一样。呆了一小时左右,心里很不舒服。我虽然一遍过关,但看到有的负责同志交待几十遍还不行,心想:回机关后再也不当负责人了,作为单位负责人,每次运动成了斗争的对象,组织上还问我是否参加过三青团,分明是不信任人。到了最后阶段,渤海总局监委张浩来纠偏,广泛征求意见,大家都向他反映了问题。他在作报告时,肯定了“三查三整”的成绩,批判了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也纠正了运动的偏向。这时,我才认识到这次查整成绩是大的,对几年工作中的缺点进行了一次总清算,为今后工作打下了有利的基础,摆明和澄清了组织上对个人怀疑的地方,取消了疑虑,个人也放下了思想包揪,轻松愉快地工作。
(3)受物质奖励一次
1947年,我带领一个小组(7人)到阳信贸易公司和酒店进行清仓工作,将仓库中的一切物资进行过称点数清理。我们亲自动手捆麻袋、搬物资,带动了公司、酒店的全体职工上至经理下至勤杂一齐动手,减少了很多雇工,两个月完成了清仓工作任务,回支局后受到表扬,每人奖励一身单衣。(刊登于山东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110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Ray040720
    Ray040720
  • 周大鸣周大鸣
    周大鸣周大鸣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