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至1941年4月,在艾山乡工作。该乡地处半山区,又是当时南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工作基础较好,我军的后方机关大部分在此周围。除日军一年几次扫荡以外,在该乡的西部和西南部经常与王立庆、郑小尹等顽固派进行反摩擦斗争,生活较紧张。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基本常识教育,以支部为核心发动群众坚持反扫荡与反顽斗争,减租减息,领导生产,巩固南沂蒙根据地。这时,我刚脱产工作。
这个时期,我工作大胆、积极、热情,不怕困难,日夜奔忙不觉辛苦,思想单纯。由于人情地理熟悉,总体上是顺利的。但缺乏工作经验与社会经验,凭热情工作。
2.岸堤区委工作时期
1941年5至6月撤乡划小区之后,调到该区任宣传委员,时间不长。但对我个人来说,虽离家不远,却是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该区地处南沂蒙地区的西北边沿,形势紧张,经常与顽固的51军及郑小尹部进行斗争,三天中有两夜敌人来骚扰、抢掠、包围、袭击,我们过着一夜三地流动的军事生活,武器只有几支土压五、几个手榴弹,不分干部和战士,均轮流放哨,生活很紧张。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依靠支部发动群众进行反扫荡和反顽斗争,保卫沂蒙根据地,任务较单纯。我在紧张的环境中经受了考验,学到了一些武装斗争的常识,看到了敌人的凶残,阶级觉悟提高了一步,较以前更坚强了。在该地区时间不长,经受的考验却是生死较量的实际考验,斗争中勇敢、大胆。但工作粗糙,支部教育工作缺少计划又少办法,斗争中有时不够沉着。
3.鲁中区党委党校学习时期
1941年7月,调离地方到党校,至1942年2月结束,经历近8个月,是党校第八期学员。这一时期的环境十分严峻、复杂,是在紧张的敌我斗争中,十分流动分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的,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边学习变战斗,边行军边学习,因此时间很长,但正式学习时间只有3个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科学概论、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阶级分析与策略、抗日战争的前途、建党、秘密工作等课程,目的是提高认识,结合实际,联系思想,检查整顿作风(1942年整风)。通过学习,初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阶级分析、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以及抗日战争的前途问题学习,初步懂得了中国的特点和革命的动力、革命的路线和方法,坚定了革命胜利的信心,克服了主观盲目性,觉得工作有了办法,不仅在理论水平上有了提高,而且得到了更实际的学习。在2个多月里,5万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极其残酷的大扫荡,采取了铁壁合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分路合击、坐镇清剿等战略战术,企图毁灭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结果是敌人失败了,没有达到目的。但是根据地缩小了,斗争越来越艰苦了,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对敌人的仇恨。通过反扫荡斗争,丰富了对敌斗争的知识和经验,意志变得更加坚强了。
经过爬山涉水远距离的行军,走过蒙阴、新太、莱芜等地,学到了外地的一些常识和革命经验。对我来说是初次,打开了狭隘的眼界,见了世面,有助于克服保守思想。这一时期,虽然艰苦,心情却是快的,充满了生气,学习较虚心,基本上完成了学习任务。但学习中钻研精神不够,且有自卑心理,越学习越觉懂得太少,在反扫荡初期有时会产生惊慌,不够沉着,后来逐渐好转。
4.沂南永太区工作时期
1942年3月学习结束之后的工作地区。分两个小段,第一小段从1942年3月至1944年4月,任区委组织委员;第二小段从1944年5月至1945年I月,任区委副书记。
该区地处沂河之东、沭河之西,两条公路之间,经过1941年5万曰军大扫荡之后变为敌占区,设有两条封锁线,炮台林立,封锁沟丈余,敌人猖狂至极。党的基层组织与工作遭到严重摧残,地方反动势力活跃。我到该区以职业为掩护潜伏,开展灰色工作。有利条件是原来党的基础好’又是莒、沂二县交界,敌人分治存在空隙,又加我原不在此地工作,人们不认识我。但是困难很大,如人生地不熟、言语有些出入等’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是接受了任务,就坚持在该地工作,以雇工为掩护,联系各支部,发动群众进行抗粮抗丁、破坏公路等,使敌人日趋困境。终于在1944年春,结合全局粉碎了敌人的封锁政策,保存了党的组织,打击了敌人,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敌斗争的方法不够灵活,斗争还不够有力,有畏难和急躁情绪。
1944年春,该地区解放后,我的工作由秘密到公开,任务是做好恢复工作,迅速将根据地巩固起来,粉碎敌人的新阴谋,将敌人逼到交通要道上去,因地区扩大进行划区工作,我被提为永太区委副书记。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由一部门工作提任全面工作,由秘密工作突然走上公开工作,既缺少经验,又感能力不足,工作上虽完成了党所交给的任务,但领导不全面,魄力不够大,工作办法少。
5.沂东县丰台区工作时期
1945年2月至1948年9月,在沂东县任丰台区委书记。该区受日伪统治较长,第三次国内战争打响,被国民党军占领,国民党在该地的基础较好,蒋日伪合流。地处临青、莒沂两条公路交叉之间,靠近莒、折二城’交通较发达。我们在该地区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终结。
这个时期工作繁杂、紧张,发动群众反扫荡,支援抗日大反攻,粉碎蒋日伪合流,进行土改,反击国民党军进攻。1947年后,坚持了游击战争’经过“三查三整”运动和1948年的生产救灾,阶级觉悟得以提高,阶级界线基本划清,在复杂的实际阶级斗争中进一步坚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心,工作虽然艰苦,却是主动积极、勇敢投入,基本上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保证了战争需要,坚守了地区,打击了敌人。
6.二次调永太工作时期
这个时期很短,当时该区解放不久,经济上遭受敌人的严重破坏。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生产救灾,支援解放全中国。工作仍是积极热情的,但由于时间短,处于了解情况阶段,所以不够深入。
(登载于中国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10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