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霄涵自传(上)

Admin 发表于2016-03-03 17:26:10
我杨霄涵,原名杨兰云,生于1919年5月(农历四月初五),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北十二里古惠庄人,世居此村,曾在源潭镇小学和源潭镇中学校读书至毕业。1946年冬在私立河南高级中学校毕业。1947年春在泌阳县朱集镇中心小学教书。1947年下半年在源潭镇豫兴源酒馆学会计助理员。
父亲杨瑞林、母亲张氏均于解放前去世,妹妹杨子琴已出嫁。我爱人张世云现年35岁,家务。长子杨中原现年15岁,在环山小学读书。次子中祥现年11岁,哑子。
一、解放前的家庭情况
(一)人口方面。我的家庭是个人多而又封建的地主家庭。祖父杨西斌去世早,祖母解放后去世。大伯父杨凤栖现年65岁左右,为人还好,现在家耕地。大伯母王氏现年63岁左右。他们的儿子杨兰华现年28岁,现在山东省淄博市工商局工作;儿媳刘氏现在山东。二伯父杨凤章现年60岁左右,讲起话来霸头霸脑,人们都怕他。二伯母李氏现年58岁左右,凶恶得不分人情,一言不顺就大骂特骂,左右邻居都怕她,叫她恶麻子。他的儿子杨兰庆现年23岁,解放后参加工作,在河南开封市公安局工作,为人荒唐,阴险恶劣,在土改时,他的父亲畏罪逃到开封,他就藏起来,后被举报逮捕,现在回家生产。他的儿媳贾氏20岁左右,家务。他的女儿现己出嫁。全家14人解放后分为三户。
(二)经济方面。当我知道些人事的时候,我家土地已有16多亩。1927年,即我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已9岁了,二伯父在济南府伪专员公署做事回来(什么职务我不清楚),带回一部分钱,又买了40多亩地这是祖母告诉我的。到解放时有24亩地、33间房(瓦房16间、草房17间),靠土地剥削农民养活自己。我的家庭在我们村中是第一户,与我们近族二爷、三爷、四爷造了一个民寨,买了5枝长枪,用作看守门户。从这一点也就可想而知我们家族的封建统治势力。
二、我个人在家庭中的情况
在这政逼民不安的时代,到处都是明夺暗劫,杀人放火,搞得人心惶惶,所以我家从农村搬到源潭镇。1927年,我父亲被土匪抓去,枪杀在泌阳一带,尸体也没有找回。这是我母子最大的不幸,深感痛心,从此陷入黑暗无光的日子。在这个大家庭里仅有一碗饭吃而已,穿的衣服都是我母亲一手纺纱织布供给的。在这时期,我的家也从源潭镇移居到相距4里路的杏庄。这个庄有40多顷地的大地主的民寨。我最痛心的是上学那会。祖母不让我到源潭镇上学,说到处都有土匪,担心一旦出了差错,对不起我死去的父亲,反正家中财产一分为三,有我们一份,将来田地多,不愁吃不愁穿,就是不上学也有饭吃。两位伯父也随着说。就这样将我囚在家里,叫我自学,不会的地方由大伯父教。我看到堂兄弟们到街上上学,心中非常苦闷,再加上我母亲体弱多病,我心中更加悲观失望。这样逐日下去,我也患了一种常年发热的疾病,精神萎弱不堪。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各地都掀起抗日救国热潮。蒋介石借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向全国发出“有钱者出钱,有力者出力”的号令,抽壮丁和捐款,家里一方面怕我被抽壮丁,另一方面又怕出钱,所以才叫我到街上去上学,可是因功课很差不收。后得到同村当小学教员的远族四爷杨敬斋帮助才上了学。1938年(我20岁)上半年结婚,下半年又被介绍到源潭镇小学校读书。
(登载于中国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71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