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举1957年自传与思想剖析(上)

Admin 发表于2016-03-04 20:51:29
我是江苏省涟水县人,1931年12月生,本人成份学生,家庭出身贫农。解放前有自耕地6亩,种地主租地12亩,这些土地主要生产杂粮,产量很低,加上地主剥削重重,生活极其贫苦。土改后分得土地15亩,在农村中算一般生活水平。
家庭主要成员有:父亲杨汝弼,历来种田,不问政治,思想落后;弟弟杨仕凯,小时读书6年,现在家种田,思想比较进步,系共青团员。其他亲戚朋友均是农民,自我参加革命后已无联系。
我很小的时候,因家庭生活贫困,对旧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但对“谁养活谁”还是弄不清楚,因而不懂得什么是前途方向。我9岁的时候,才听说有八路军领导农民与地主作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我和其他农民一样,天天盼望八路军来。大概在1940年春天,我的家乡解放了,真正见到了八路军,他们对老百姓很热情,官兵生活艰苦,纪律却很严明,群众非常称赞。但他们的武器弹药和装备很差,对他们是否能打胜仗抱怀疑态度,担心八路军站不住脚。后来,他们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解放区的地盘一天一天的扩大,建立了人民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农民的生活改善了,群众对八路军更加信任了,我的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
1942年,庄上办了一所公立小学,父母送我上学读书,让我多学点知识,将来可以靠笔杆子吃饭,鼓励我用功读书。当时,我认为读了书丰富了知识,将来可以不像父亲那样种田受苦,动一动笔杆子就可以穿好吃好。1945年读完了初小,考进卜圩完全小学。1947年高小毕业了,一种打算是升学,另一种打算是参加工作。但国民党反动派已发动内战,国民党军已打到我的家乡。我军大量北撤,群众很担心我军失败,怕国民党军来了地主会报复倒算。时值动员参军,我已17岁了,又是兄弟二人的家庭,符合参军条件。经乡村干部动员,我也参军了,编入新兵连。我觉得自己有点文化,最好能做点脑力劳动的工作,但又不敢公开提出来。没几天,连队指导员找我谈话,叫我到大队部门诊所去学医。我听说学医,很高兴,就愉快地接受了。心想,学医将来可以当医生,比当战士少吃苦,尤其在战争年代比较保险。到了大队部门诊所,表现很积极,只怕学不好要下连队当兵。因为我学习很努力,工作也很积极,取得了领导的信任。
1948年5月,在涟水县王集战斗中因抢救伤员荣立三等功。8月,我在江苏淮阴由卫生班长郑汇川、指导员王九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候补期3个月,11月按时转正。此前,郑汇川找我谈过几次话,问我对党的认识怎么样。那时我没有学习过党章党纲,对党的性质不很了解,思想认识很模糊,因而谈不出对党有什么认识,只是在口头上说共产党很好,是为工农服务的,我愿意参加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但是心想,入党是好事,入了党可以取得领导的信任,比一般群众吃得开,表面上很光荣,就迫切申请入党。入党后,在党的热心教育下,思想才逐步明朗起来,但还留有个人主义的根子,时常表露出来。
(登载于中国党史出版社《南下干部在玉环》)
浏览:45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