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祥自传

Admin 发表于2016-03-04 22:08:17
现名张焕祥,现年43岁,男,生于1914年12月,山东省临沂县义堂区爱山乡蒋上村人。
一、参加革命时家庭情况
1929年父亲去世,1938年母亲去世。姐妹三个都出嫁,以后都没有通过信。家里土地房产都没有。三伯父原来是农民,只知有个土名叫张三。我父亲兄弟4个,过去都是张大、张二排下去叫的。我只记得堂哥的小名,大伯父的儿子叫同福,三伯父的儿子叫正月,他们都是务农,给人家帮工,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外婆家没有去过,听说有一个表哥,现在也没有通过信,没有亲戚关系。
二、现在家庭情况
我是1952年在浙江玉环盐场结婚,妻徐季英。结婚后生两个儿子,大儿子5岁,小儿子4岁,共4个人。生活依靠我一个人工资维持,没有其他收入。
岳母本来是宁波人,因夫妻关系不合将女儿带出送给人家当童养媳。我妻离婚后再跟我结婚,所以岳母跟我的关系不大,现住玉环县千江乡洋坑村西岙。
三、参加革命之前历史
7-15岁,跟父亲劳动和帮助本村邢三麻子家放牛,两年后就跟着母亲在外讨饭。1929—1934年,边讨饭边帮工,在城东坡里庄地主尹福太家里帮工三年多时间,白吃饭,拿不到工钱。当时只想找一条出路,可是在旧社会只有两条路,一是帮工,二是讨饭。1934年3月,我为逃脱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带上几块钱到了上海,一开始没有找到熟人,后来跑到上海南市老营盘,找到山东老乡马友才。他在布厂做工,帮我介绍到九门路胡秀山(湖州人)办的惠丰织布厂当学徒。本来是三年,后来因母亲在家生病,只做了两年,于1936年5月回山东,之后没有回上海。
1937年母亲去世后,日军侵入山东。地方上很混乱,无法存身,只好跟着三伯父生活,一方面跟他做布维持生活,一方面躲避抓壮丁。不到两年,托沙沟崖许风岭介绍到地主陈松家织布,每月工钱4元。不到一年,陈松家不织布了,我和许风岭失业,没办法维持生活。许风岭后来被地主骗去当兵阵亡了。陈松花言巧语叫我到临沂城里学日本话。他说,我给你180元老币学两个月就行了,还亲自把我送到城里的城隍庙。学习不到20天,因我一个字都不认识,实在学不进去,被日本人打了好几次,赶了回来。我回到沙沟崖陈松家里,没过3天,就被沙沟崖汉奸乡长杨廷乃抓去关了20多天,打得我死去活来。陈松假装好人把我保出来,对我说:“你赶快走吧,要不走可能还来抓你,你的问题还没有完的,我也没有其他办法。”
1940年环境更糟,地方上大乱。国民党匪兵、汉奸、日军到处抢粮,百姓东躲西藏,不能安生,都逃难到淮南。我跟着三伯父和姐夫王记昌也逃难到淮南,因为淮南是新四军的根据地。逃到这里的难民都开荒种地,生活过得安稳。我边做小生意边砍柴,日子好过多了。
四、参加革命之后历史
年5月,我经淮南半塔集民众工厂厂长周复生介绍,进了淮南新四军二师供给部棉织厂工作。当年,我跟着队长周树随淮南新四军撤退北上到山东大店。10月,到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军事。1946年10月至1947年3月,先是调到华东军区后勤部被服厂三总厂(厂长柴英昌),后来又调到六分厂任保管员(厂长高得全)。1947年4月至1948年1月,该厂搬迁到济南。1948年2月至1949年5月,到济南郊区大金庄学习政治。1949年6月至1950年I月,调到青岛华东军区后勤部清查物资委员会。
1950年2月南下,到达浙江玉环,任北监盐务分局盐盘场务所主任。1952年10月,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浙江分校学习政治3个月。1953年I月,调任玉环县专卖公司主任(1954年9月至1955年9月参加温州工农学校学习文化一年)。1956年8月,调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温州办事处土产站任副经理。1957年2月,回玉环县专卖公司任书记。
浏览:69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yuanzi
    yuanzi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