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亭烈士传略(上)

Admin 发表于2016-03-05 20:14:06
  1931年4月5日凌晨,邓恩铭,刘谦初等山东着名的22名共产党员,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视死如归,壮烈献身,成为名垂千古的“四·五”烈士。在这次反动军阀韩复榘对共产党人的大屠杀中遇难的22位烈士中,有一位我们的老乡,他的名字叫做李华亭。
  李华亭原名李文翰,又名李西园、李剑池,1902年生于山东省昌乐县朱刘镇都昌南村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勤奋好学、聪敏过人,小时候,在邻村东南庄子,跟一位前清秀才李茂华老先生读私塾。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国家危难四伏,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年月。残酷的现实使他萌发了勤奋学习,读书救国的念头。他学习非常刻苦,加上聪敏过人的天资,成绩十分突出,11岁就能写诗作画。李先生时常对人夸耀说:“我一辈子教了两个好学生,一个是李华亭,一个是马丹亭。”
  1914年,在本村读书4年后,受业于山东昌乐县立高等小学。1919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济南育英中学。在育英中学学习期间,他初次接触到了马列主义的进步思想。当时马列主义己在济南传播,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已开始创办革命社团和进步刊物。李华亭被“励新学会”的书刊《励新》所激励,被王尽美的精辟讲演所感动,遂毅然投身于革命的行列。他默默地研读着《新潮》、《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觉悟不断提高眼界更加开阔,随即,自觉地开始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工作。
  1922年7月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科班,随即结识了党的创始人王尽美、邓恩铭等同志,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李华亭以宣传马列主义为己任,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宣传马列主义。并与同乡孟繁锷和潍县的庄龙甲共同在校内开展“读书会”、“书刊介绍会”等活动宣扬和传播马列主义。
  1923年5月5日,李华亭在王尽美主持的马克思诞辰105年纪念会上,冲破反动军警的重重阻挠,组织学生,召集工人,贴标语撒传单,在泉城济南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革命宣传,使饱受苦难的济南人民看到了曙光。
  1925年,“青岛惨案”和上海“五卅惨案”相继发生,李华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声援青岛工人罢工和上海“五卅”运动的活动。李华亭亲自登台演讲,揭露帝国主义屠杀中国工人和青年学生的罪行,号召学生、工人和市民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同时积极发动青年团员开展募捐活动,支援青岛、上海的阶级兄弟。
  1926年,李华亭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与共产党员孟繁锷一起分析昌乐的时局,给进步青年讲解《向导》、《新青年》等刊物的新思想,向群众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他们的宣传,在都昌、孟家淳于等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昌乐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7年初,李华亭被济南党组织选送到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学习。6月,省立一师通知因时局混乱而回家的同学返校参加毕业补考。济南党组织秘密通知李华亭回校。李华亭利用考试的课余时间介绍了要求进步的同学郭义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要求郭义之回到家乡巨野后注意在可靠的人中发展共产党员,建立起党的组织。郭义之回巨野后于1928年建立了中共巨野支部。考试结束,李华亭又赶回了武汉。7月1 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冒充革命的张发奎将武汉军政学校的学员强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李华亭看透了张发奎的反革命本质,决心离开教导团,另寻一革命道路,于1928年初回到了济南。(沈飞整理)
浏览:55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