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适烈士传记(下)

Admin 发表于2016-03-05 20:29:00
  劝降未成,敌人又提审张适同志耐让叛徒出堂作证.在敌人的法庭上,张适同志大义凛然,当场严厉地痛斥于冀贤是“卖友求荣,栽赖我是共产党”(伪“奉天高等检察厅”1933年12月25日审讯笔录),并严正指出,陷害朋友,不会有好下场。叛徒于冀贤在张适同志锐利的目光和浩然正气面前,心虚理亏,有口难辩。
  经过5个多月的刑讯,伪奉天高等法院因抓不到证据,最后强行以“国事犯”的罪名判处张适同志12年徒刑,将其关押在奉天监狱中。他在狱中经常向难友进行革命教育,宣传抗日救国,与凶恶的狱吏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狱吏对他很不满,后来借故把张适同志转到伪满长春监狱。
  1942年,时逢伪满洲国建国十周年纪念,张适同志遇赦提前出狱。
  残酷的刑讯,长期的狱中生活,极大地摧残了张适同志的身体,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反而更锤炼了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斗志。自己的身体虽然遭受了惨重的折磨,但是,战胜了叛徒,战胜了敌人,战胜了死亡,保全了党的组织,这使张适同志感到无限的欣慰。出狱后,他不顾自己的健康情况,旋即回到绥化县,住在姜鹏博的家里,设法寻找党的组织。同时写信给当时在山东省莒南县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工作的杨一辰同志(杨一辰同志于l940年因病被保释出狱后返回山东),杨一辰同志复信叫他回山东工作。
  1943年,几经周折的张适同志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山东家乡。可是,虽经多方努力,但始终未能与杨一辰同志取上联系。加上那时家乡昌乐,铁路北由国民党张景月的保安十五旅严密控制着;铁路南是山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兼昌乐县长)张天佐的恐怖统治,两人都是地方土顽,极为反动的家伙。鉴于当时的形势,他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只在离本村四华里的朱刘店一个同学家里住了一天,家人只能秘密地去看望了他。第二天,便重返东北绥化县。
  张适同志这次回到东北,由于一时找不到党的组织,开始先在绥化庆记印刷厂当工人。因为敌人对他严密监视,无法进行活动。1943年除夕晚上,由杨雨泽护送到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镇姜鹏博的姐夫张海山家。此地靠近苏联边境,便于隐蔽从事革命活动。张适在这里办起了私学,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抗联。当时抗联部队因大部过境去了苏联,通过抗联找党的愿望未能实现。张适同志并不灰心,为了有个栖身之地,就在甘南的“道德会”觅了个文书的差事,抄抄写写,待机找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适接到了张克明的信,要他回绥化。他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于1946年春经齐齐哈尔,取道哈尔滨去绥化。在哈尔滨他找到了抗联着名将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同志。李兆麟安排张适担任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工作。当时,哈尔滨仍然非常混乱,由于我们党在东北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党组织没有公开,国民党反动派仍然在搜捕和残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李兆麟同志1946年3月被国民党特务暗害。同年3月9日晚上,即李兆麟同志牺牲后的第三天,在哈尔滨市道外区西门脸一家旅馆附近,张适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张适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为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957年9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适同志为革命烈士。1958年3月6日,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委员会,在张适烈士家乡立碑纪念。(本文由县委党史研究室徐桂銮整理)
浏览:8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