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仁讲述父亲孙毅民的斗争岁月:抗日救亡(上)

Admin 发表于2016-03-05 22:08:09
 1934年秋,父亲考入了济南乡师,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外出读书、寻求真理、抗日救国的理想。在这里,他找到了革命生涯的起步点和一生的前进方向,写下了他终生难忘的一章。在时过五十多个春秋后,他对座落在济南北园白鹤庄的母校乡师,依然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垂柳掩映下的校舍四周,是荷花稻田和菜圃茅屋,清澈的小溪在门前潺潺流过……对那些思想进步,同情抗日,在课堂上纵论时事,声泪俱下地讲述革命烈士事迹的老师依旧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当时的许多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乡师还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校园里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精神蔚然成风。父亲入校不久就与赵建民、白学光、陈锡德等成为关系密切的同学。他们把父亲当小弟弟对待,从生活上、政治上关心他、爱护他,嘘寒问暖。还时常相邀到校外散步,交谈时事形势、社会问题、群众疾苦和读书心得等。他们还介绍我父亲参加了“读书会”,并向他推荐了《八月的乡村》、《子夜》、《大众生活》、《苏共党史》等多种进步书刊。父亲读过这些书刊后,又想读马列主义的原著。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原著是根本见不到的。因此,只得读莫斯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何干之的《中国何处去》等书。这些书对他的启发很大,使他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他立志改造社会的觉悟。
 1935年下半年,一个秋风萧瑟的晚上。校外散步时,赵建民、白学光、陈锡德他们3人,向我父亲诉说了1931年4月5日和8月19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济南屠杀我党邓恩铭、刘谦初、吴芳生等43名革命干部时的惨不忍睹的悲壮场面。邓恩铭就义前,在赴刑场的沿途与同志们一齐高呼“打倒国民党!打倒反动军阀!”等革命口号,并与就义的同志高唱《国际歌》。其中有位山东省委的女干部郭隆真,一出监狱门,就不停地高呼革命口号,直至刑场就义。先烈们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大无畏精神,震撼了济南大地……父亲聆听了这些动人心魄的诉说后,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英烈们的敬慕之心油然而生;对敌人的歹毒残忍义愤填膺。这一切更加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
 此后,父亲要求入党的心情更为急切。于是就向赵建民、白学光、陈锡德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他们说:“在前段时期,山东省委、济南市委党组织,连续几次遭到敌人的破坏,至今学校党支部还未与上级党组织接上关系,现正在积极联系中。只要接上关系,那就好办了。希望你再等待一个时期。”父亲只得再耐心等待。
 是年底,日寇开始增兵华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由北平学生发起的轰轰烈烈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遭到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华北各大城市的学生纷纷响应,并迅速蔓延到全国。乡师的学生积极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首先进行了罢课,并成立了“抗日救亡联合会”。父亲被选为所在班(六级二班)的班代表,参与抗日救亡的领导工作。他们组织了歌咏队,大唱《五月的鲜花》、《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还组织了纠察队,维持秩序。此时,父亲终日为宣传抗日救亡而四处奔走,除在本校活动外,还要到济南市的其他学校进行串联,准备发动全市学生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与请愿。就在即将准备好时,被当局发觉,派出军队包围了乡师,不准学生出入校门。这时,父亲与“抗日救亡联合会”的其他代表们,向包围学校的军队,散发抗日救亡的传单,大唱抗日歌曲;还向他们喊话:“抗日救亡无罪!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还跟他们开展谈心活动等。通过多方面做工作,这些军队没有进入学校,几天后就自动撤退了。
 随后,国民党山东省府主席韩复榘,又抛出新花招,勒令乡师学生提前放寒假,要学生们立即返回原籍,否则就要武装押送回乡。韩复榘以为这样做就可将乡师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压制下去。然而,恰恰相反,返乡的学生又将抗日救亡的宣传带到了各地。父亲回到家乡后,在本村和邻村散发了大量的宣传抗日救亡的传单,还成立了“青年救国会”等抗日救亡组织。孙清兰、孙池兰、孙海兰、孙安昌、沈金萍等几十名男女青年参加了学习。他们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觉悟,踊跃地加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父亲与同学高启云相邀,去五井区天井村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由该村小学教师孙传伦负责召集人员,父亲和高启云作宣传讲话。因在讲话中涉及到韩复榘对抗日救亡学生进行镇压等内容,这个消息随即传到了国民党五井区政府。他们立刻派人去了天井村,向他二人提出了警告,要他俩立即离开天井村。但父亲与高启云毫不畏惧,依然坚持将宣传内容讲完。区政府人员无奈,只得悄然离去。
 在这个寒假中,父亲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上。寒假后回到乡师不久,韩复榘派人去乡师逮捕了3名学生,均是“抗日救亡联合会”的成员。学校党组织分析,逮捕学生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搜集乡师在抗日救亡活动中骨干学生的情况,要对他们进行打击。于是,通知父亲和高启云,暂时离校躲避。他们二人立即离开学校,向青州西南山的胡家庄小学奔去。那里有他们的同学陈福太(临朐大辛庄人)在此当教师。他们到青州站下火车后,天色已黑,徒步到西南山附近时已是深夜。天气又冷又黑,又找不到路,只得摸索着走。突然,他们发现脚下有驴粪。根据驴粪踪迹,找到了一条崎岖的小路。直到下半夜,才摸到了胡家庄小学,找到了他们的知已同学陈福太。陈福太对老同学的到来,喜出望外,欣然接待。他俩在这里由陈福太给安排着食宿,做着掩护,安然地住了二十多天。估计已无危险了,才回到乡师,继续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父亲由青州回到乡师,已是1936年的3月份。他期盼已久、望眼欲穿的时刻终于到了。他的同学赵建民、白学光、陈锡德找他谈话:“你在乡师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马列主义的学习与抗日救亡工作表现突出,学校党组织决定吸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向他交代了入党后如何遵守党章、党纲、严守党的机密、遵守党的纪律等事项。父亲怀着无限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履行了入党手续。在一个天色阴霾的深夜,两位入党介绍人带他去了洛口大桥。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举行了庄严地入党宣誓。从此,他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并随时准备接受党组织的工作任务。
谁在收藏
浏览:97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大爷
    大爷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