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赵沧海

Admin 发表于2016-03-09 20:59:20
我父亲赵沧海,1917年12月21日出生于山西省壶关县东井岭乡牛家掌村,小时候因家穷上不起学,从12岁起就为本村有钱人家放羊,17岁开始外出到安泽等地打短工、当长工,直到1941年家乡解放才返回村里种地。
1942年父亲被选为村农会主席,成了如今所称的“村干部”,并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照片一:1950年10月摄于福建省顺昌县洋口镇)
父亲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3月加入共产党,1949年初随 “长江支队”南下福建,1981年病逝于福建省国有洋口林场。在近四十年的革命工作中,他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福建工作的三十年间,工作调动频繁,他一贯服从党的安排,从农村调进城市,又从城里下放到山村,从来不向组织讲条件、提要求。他不计名利,不图享受,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工作和生活中,不仅严以律已,以身作则,而且言传身教,教育后人,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是当年“长江支队”绝大多数队员的缩影,为我们子女树立了榜样,使我们受益终身。
今年是“长江支队”入闽六十周年,父亲也已经逝去近三十年了。作为“长江支队”的后代,回忆父辈们当年抛小家,为国家,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坚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在敬佩的同时,更增添了我们克服生活、工作中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几十年过去了,父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珍贵的是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六十年前,父辈们从太行山出发,经过近半年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了武夷山下。但摆在他们前面的困难关隘,更需要勇气和斗志才能克服。
第一关:语言关
由于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兵败如山,新解放区面积迅速扩大,原来计划的“长江支队”一个中队(老解放区一个县的人员,计划到新解放区后配置一个县政权机构的干部),接管新解放区一个县,但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计划已经无法满足形势的变化,只得将一个中队人员再一分为二,接管新解放区两个县的政权,因此“长江支队”队员到达福建时,大多数队员立即被分配到区(乡镇)政府一线,深入基层组织穷苦农民开展土改、支前、剿匪工作。
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方语言差异极大,尤其是福建省的闽北山区,山高林密,历来交通不便,保守、封闭的状况,造成隔座山头就是一种方言的特殊环境。语言不通,交流困难,给北方初到南方的父辈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照片:群山环绕的闽北山区)
刚到福建时,父亲常为听不懂当地方言而苦恼,经常因语言不通闹误会和笑话。父亲曾说过,1951年初,父亲在闽北山区顺昌县的五区(仁寿乡)当区长时,有一天,区委干部正在屋内开会,突听屋子外面有妇女大声喊叫“老虎来了”,父亲听到喊声,十分紧张,条件反射地拨出枪冲出门外,本地干部也不知所措地跟着跑了出来,父亲朝喊叫的妇女所在方向望去,只见她们并没有因为“老虎来了”而四处逃散,而是正在紧张地收起晾晒的衣物,经当地干部解释,父亲才明白刚才那妇女喊的是“下雨了”,让四邻的乡亲赶紧收起室外晾晒的衣物。当地方言 “下”念“落”,“雨”念“唬”,所以“落雨了”,听起来极似普通话 “老虎来了” 的谐音。
第二关:风俗习惯关
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南方,参加工作后又在北方,基本适应了两地的生活环境,所以对南、北方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虽有感觉,但不很敏感,也很难体会到父辈们初到福建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1975年父亲送我回乡插队,在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冬季里的一天,父亲领我来到县城西街一户房屋十分简陋的小四合院内,主人见到父亲上门,十分热情,又是让坐,又是彻茶,我看着这位房主人,矮胖胖的一个老头,穿戴得与农村老百姓差不多,总觉得十分面熟,再一细看,原来是在大街上经常看见的一位环卫人员,当时我刚到山西,许多方言还听不懂,但我看他与父亲交谈的十分投机,好象久别的战友似的,话题和谈论的都是那些在南方工作的山西籍干部。快到中午时,又进来了一位胖大婶,却满口闽北口音。追问,果然她是南平人,是跟着这位老人从南方回山西的,当时同他们聊了许多,但记忆最深的就是他谈到由于南、北方生活习惯、生活习俗不同,很难适应。他说在我们北方来了一位客人,主人会热情地“拉着亲人上炕坐”。而在福建则不同了,随便坐在别人的床上是不允许的,刚去时不知道,进家访贫问苦,也跟在北方时的习惯一样,径直坐到主人的床上,为此违犯了政策,挨了批评。他所说的事在我的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位父辈中因生活不习惯而弃官回乡的人。后来我还了解到,从“长江支队”组建开始,到南下途中,一直到分配在福建工作后,“长江支队”的队员中不断有人因各种原因、脱离队伍跑回老家。某县一位县委组织部长,不想随军南下,在写给县委的信中说:“如果硬调我南下,我即对不起革命了。”;有些南调干部,看到革命胜利了,贪图“早上吃的金皇后(玉茭面),上午吃的一六九(小麦),黑夜抱着剪发头(女人)”(摘自“两区”党委关于南下干部调动情况报告)的安逸生活,宁可回家种地,也不肯南下。据有关资料统计,当时不愿继续革命,打退堂鼓的人约占南调干部的10%。遇的多了,看的、听的多了,使我对那些能坚持在南方工作几十年的父辈们更加敬佩,“长江支队”队员们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也渐渐地伟岸起来。
三、气候和生活习惯关
回到长治已经三十年了,感受颇深的一点就是这里的气候确实是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条件比起福建好多了。
 “长江支队”的父辈们初到福建时,首先遇到的是:“天气热,蚊虫多,雨水多,不适应,病号也多起来,吃住行都不习惯,许多同志大米吃不了,鱼虾不会吃,不让喝冷水,天天得洗澡,到处石头路,山顶也有水。麻风病吓死人,传染病又很多,多数同志发过疟疾,少数同志染上霍乱、伤寒。”(摘自“长江支队”队员日记),可他们不仅要克服冬冷夏热、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而且还要完成剿匪、征粮、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和支援前线等工作任务。(照片:瘴气蛮烟阻人行,太行儿女不畏惧)
闽北山区,山高林密,野兽出没,虫蛇遍地。走在山间小路上,不时会遇到毒蛇从路边草丛中窜出,吓出一身冷汗,有时它们还会光顾你的住处,下水道里,墙缝中,甚至床上,让人防不胜防。当地百姓教父亲,下乡走山路时,一定要手拿一根细竹杆,边走边拍打路边的草丛,即打草惊蛇,当地人说竹子是蛇的舅舅,遇到蛇时竹子打蛇(舅舅管外甥)最合适不过了。因此,平时各家在家里都要置放一根竹杆,以备急用。
闽北山区的冬天阴冷潮湿,室内外都冷,冻得人耳脚生疮。父亲是北方人,按理说应该耐冻,可在南方生活了十几年,还是难以适应,一九七四年冬,我亲眼见到他耳朵上生了冻疮,红溜溜的十分显眼。夏天,又炎热难耐,四周的山峰象一堵堵密不透风的墙,人如在火炉中,烧得你浑身烦燥不安,恨不得泡在水中,微胖的父亲就更加发愁,天热得让他喘不过气来,坐着不动也是一身汗,浑身长满了痱子。至今想起那时的情景,我都会禁不住想到现在常听到的一句话“受不得”,然而,父亲和他们那一辈人却经受住考验挺了下来。
从高中毕业回乡插队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人过中年,在经历了家事、国事、世事的沧桑巨变,忆昔思今,平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父辈们,我深感,“长江支队”先辈们真是太行、太岳人民的骄傲和楷模,在新的时代,希望能够大力弘扬“长江支队”精神,愿“长江支队”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浏览:5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洋林人
    洋林人
  • 蕾蕾蕾
    蕾蕾蕾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