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由胶济铁路支队与胶高独立营合编成胶高支队。姜世良同志任副支队长,同年任支队长。从胶高支队到胶东军区滨北独立三团、一团、山东警备第五团、胶东纵队新编第五师13团、32军95师283团、96师287团、铁道兵7师20团、33团。无论部队番号如何变动,在张加祥同志八年多的军旅生涯中,他一直跟随团长姜世良转战南北:攻打潍县、解放青岛、福建剿匪、抗美援朝、抢筑鹰厦铁路线。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四次。
1955年6月,大批转业的铁道兵集结在江西军区训练团。参加由江西军区训练团组织的铁道兵集体集训。期间,江西军区训练团给张加祥同志颁发了二等功荣誉证书,他一直珍藏了五十多年。
江西军区训练团集训结束后,上级给转业的铁道兵们四个去向:1、继续留在部队;2、转业到司法部门到劳改队管理犯人;3、回家乡参加生产劳动;4、转业到柳州铁路局黎湛线参加铁路工作。
老连长杜玉泰十分关心张加祥同志的转业问题。当时,和许多老战友一样,张加祥同志很想回家乡去侍奉母亲。母亲姓杨,没有名字,随父亲张士雨姓张,取名张杨氏。对于回乡还是到铁路工作,张加祥感到难以选择,老连长杜玉泰诚恳地对张加祥同志说;“根据你在部队作战英勇的表现和对铁路工作的熟悉情况,还是到铁路工作吧。”
1955年7月,在老连长杜玉泰的建议下,张加祥同志转业到了柳州铁路局(今南宁铁路局)工作。曾任柳州铁路局湛江工委工会指导员职务。1981年12月离休,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
2005年5月,张加祥同志的病情加重入院,2006年2月9日病逝于广西玉林市,享年78岁。现安葬于广西玉林仙鹤墓园。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他的英名与日月同辉。
1949年2月1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胶东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2军。该军于3月20日正式编成,隶属华东军区,由山东军区领导。下辖第94师、95师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山炮团,全军共2.1万人。
5月3日,由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任总指挥、谭希林和刘涌任副指挥、以32军为主力部队、连同其他地方部队举行了青(岛)、即(墨)战役。6月2日,青岛解放。
11月14日,中央军委批准山东军区组建步兵第96师。12月,胶东军区奉命调3个团集结。1950年1月1日,步兵第96师在青岛崂山正式成立,从而使32军建制达到完整。96师师长刘林(即刘琳),政治委员郭卓辛,政治部主任高林。下辖3个团,(286团、287团、288团)共7997人。
1950年2月,第32军奉命调归3野第10兵团指挥,以增强解放台湾的我军兵力准备。3月,第32军经江西上饶县入闽。4月21日,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决定,第32军归第10兵团建制。
第32军南下福建后,接替第28军执行以闽北剿匪为主的海防、警备和作战任务。军部驻南平县城,统一指挥闽北第一(建阳)、第二(南平)、第三(福安)、第四(闽侯)军分区的剿匪。4月至11月,共进行大小战斗380多次,歼匪特8000余人,有力配合福建地区的土地改革和剿匪斗争。第32军下属各师分布大致为:
步兵第94师在第31军的指挥下,与第91师一起,克服缺乏渡海作战经验的种种困难,于5月12日解放东山岛,该师歼敌900余人。同是胶东子弟兵,32军部队与31军这是第2次协同作战,实在巧合。后师主力集结于闽南云霄、海澄,以一部兵力守备东山岛,一部兵力在尤溪地区剿匪。
步兵第95师师部驻古田,以第284团担任福州市警备任务,其余各部分散在古田、尤溪、屏南、政和、松溪、宁德、周宁等地剿匪。
步兵第96师师部驻建阳,各团分散在第一、二军分区境内各地剿匪及护路。1950年8月,该师实行地方化,师部兼第一军分区机构。第286、第287团分别归第一、第二军分区建制,第288团先直属军部,后归第二军分区指挥,股匪肃清后又配署第84师,担任连江北茭至长乐梅花地段海防任务。
解放初期,江西境内有290余股土匪,匪徒达55000多人。这些土匪打着各种旗号,在全省各地烧杀抢劫,疯狂捣乱。自赣北至赣南,从赣东到赣西,匪祸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其中地处赣东的土匪武装“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的规模最大,装备最好。他们配备着轻、重机枪、冲锋枪、卡宾枪等“美式”武器,拥有无线电台,与台湾的“国防部”和国民党特务联系密切。他们视国民党特务机构为“顶头上司”,除了无线电频繁往来之外,还多次派人去台湾、金门向特务组织“汇报”,请求给予后勤支援;台湾、金门的特务组织也非常倚重这支土匪部队,经常派遣特务与他们联系,给予多方面支持,发出各种“指令”。
这支土匪部队共设3个总队(总队相当于“师”),9个支队(支队相当于“团”),还有第1、第3、第5、第6、和第9等5个“直属游击支队”。从他的活动情况看,其涉足的地域最广,作乱的时间最长,所犯的罪行也最多。由于赣东多山的地理环境,便于土匪隐蔽、出没;又由于这里与福建边界几个山区县接壤,两省土匪关系甚密,彼此联手,互壮声势,因而大案、惨案频频发生。
1949年3月初,蒋介石派遣何应钦、白崇禧这两个国民党“重量级”人物来到江西,传达蒋介石的“口谕”,部署失去大陆后的破坏活动。伪江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方天,秉承老蒋的旨意,随即召开“应变会”,提出“开展游击战”,要“枪不离人,人不离枪”,“就地坚持”,“开辟第二战场”。为此,他将一切惯匪、特务、地主、恶霸、流氓、地痞、残兵败将、反动会道门等等一切社会渣滓,统统收罗起来,拼凑起大量的五花八门的土匪武装。他还根据蒋介石的指示,亲自与具有军统特务身份的黄镇中研究,组织“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并“劝阻”原拟逃跑的伪专员汤宗威留下来“协助”黄镇中,担任“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的“少将副司令”。尽管这些土匪“出身”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反对共产党,夺回他们已经失去的天堂。赣北、赣南、赣东、赣西以及鄱湖之滨,都建立了他们的“游击基地”,组织了有“建制”的土匪武装。
“资溪事件”:1950年2月21日,江西广昌匪首廖其祥,福建泰宁匪首严正组织和策划了“资溪事件”。以匪“六总队长”王象起为总指挥,资溪匪首曾皋九为先锋,率匪600余人(号称千人)袭击了资溪县城。使资溪县城落入敌手二日之久,县委、县政府干部11人牺牲,妥协、投降者7人,叛变者4人。同时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
廖其祥率土匪在攻占资溪县城的当日,即向金门的胡琏、台湾的陈诚以及国民党“全国游击总司令部”(又称“全国勘乱工作委员会总部”)发电称“光复资溪县”。向台湾方面邀功、请赏。(在2010年3月,台湾有关方面曾对大陆十大匪首的最后结局进行报道,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被列为十大匪首之一,简要报道了廖其祥死后,首级被悬挂在广昌汽车站示众)。
“ 资溪事件”发生后,震撼了江西全省,也使中央感到震惊。
1950年3月中旬,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召开会议,朱德同志向毛主席汇报当时剿匪斗争情况时提到:“在全国许多省、区,包括江西资溪县在内的几十个地方,形势非常严峻,这些地方的局势部分或完全失控。”对此,毛主席当即指示:“对于全国各地一切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及其暴乱行为,必须予以坚决的剿灭和镇压。”根据毛主席的指示,3月16日,一份由军委负责起草的有关全国各地剿匪作战的初步意见和一份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坚决剿灭和镇压土匪的号召书,迅速在人民解放军所属各部队、各地人民武装部队中传达。3月18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在这个指示中强调指出:“必须明确:剿灭土匪,是当前全国革命斗争不可超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建立和恢复我各级地方人民政权,以及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彻底消灭蒋介石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迅速恢复革命新秩序的保证。”
遵照中央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抽调了39个军、144个师共计150万兵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
1950年11月,毛泽东主席电令福建军区:“攻金任务推迟,全力以赴,限于6个月内消灭福建全省股匪,普遍实行土地改革。”为贯彻这一指示和中共中央“双十指示”(即中共中央1950年10月10日《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中共福建军区委员会于月底召开第四届扩大会议,会议确定:在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三者相结合和剿匪与土改、镇反相结合的总方针下,采取“重点清剿、面的坚持、联防会剿”的做法和“以分散对分散,以集中对集中”的原则,发挥主力部队、地方武装、民兵三者的结合力量,于1951年5月底前肃清全部股匪。会后,福建军区与浙江、江西、广东军区组织了6个省与省、军分区与军分区的联防会剿区;集中5个师(第82、第87、第91、第96和第83师248团、第85师253团及第10兵团工兵团等)兵力进剿股匪,另以3个师担任海防和进剿海匪,切断海陆土匪之间的关系;从部队中抽调9280名干部和老战士,组成一支强大的工作队,在地方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土改、剿匪和镇压反革命工作。参加剿匪的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展开,在各自区域内寻歼股匪。
1951年1月15日,96师287团在泰宁西北新桥举凤山区围剿匪《中国人民自由军闽赣边总指挥部》中将司令严正,泰宁县弋口乡民兵积极主动配合。当日晚,泰宁匪首严正被沿着从雪地上的脚印跟踪搜索而来的民兵吴立得、温接旺、温元兴等19人抓获。1月30日福建军区通令嘉奖了287团和弋口民兵,极大地鼓舞了部队指战员的剿匪热情。
为了实现福建省军区在5月底以前肃清全部股匪的要求,不给土匪以喘息的时间和机会。2月初,287团团长姜世良召集全团干部讨论,布置下一阶段的剿匪任务:围剿和歼灭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股匪。
在全团的战前动员会上,287团团长姜世良说:“歼灭泰宁匪首严正,我们取得了剿匪以来很大的战绩。省军区通令嘉奖了我团全体指战员。同志们,我们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坚决实现毛主席、党中央和省军区的剿匪决心,在5月底以前全部肃清福建境内的土匪武装。当前,在我团围剿的区域里,有江西广昌的匪首廖其祥,建宁匪首朱树棠这两股较大的土匪武装。匪首廖其祥数十年来,在江西、福建两省危害老百姓,杀害革命干部,是个罪大恶极的大土匪头子。我们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首先围剿和歼灭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这股最大的土匪武装。这股土匪被消灭后,江西、福建两省的老百姓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土地改革就能顺利地进行。”
他向全团大声宣布:“在这次围剿匪首廖其祥的战斗中,谁抓住了匪首廖其祥,这个二等功就是谁的。”并一再强调:“一定要活捉匪首廖其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打死他,要让匪首廖其祥受到人民群众的审判。”
全团干部、战士都知道匪首廖其祥是闽、浙、赣地区最大的土匪头子。听了团长姜世良的话,指战员们个个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一定要剿灭匪首廖其祥,为人民除掉这一害。
作为一个惯匪,廖其祥打仗是绝对不行的,但逃命倒是有几招。凭借他对闽、赣边区的地形熟悉,一次又一次地从我剿匪部队的缝隙中溜掉,在深山林莽中来回流蹿。到1950年底,竟然还剩下100多人。但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流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1950年12月1日,匪首廖其祥带领一股土匪逃到靖安,遭到解放军430团一营的突然袭击,在强大火力打击下,匪首廖其祥惊慌失措地带着剩下的土匪乱逃,吓得连鞋子都跑丢了。随后,在逃往宁化的路上,又挨了解放军一记重击,结果只剩下几十人了。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不断打击下,以及全省土改、镇反的展开行动,使土匪无法再成股活动。许多股匪逐化整为零,化匪为民,就地分散隐蔽,匪首则潜藏深山,等待时机。
1951年2月8日,春节刚过,96师287团2营4、5两个连奉命追剿、经我部队一再围剿而多次逃掉的著名匪首、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
匪首廖其祥,又名廖荣昌,生于1910年,江西广昌县水南乡张杨村人。1927年,他17岁时即聚众为匪,杀人越货。4年之后,接受国民党政府招安当上了专门残害红军和革命群众的靖卫中队长。在广昌苏维埃运动掀起高潮时,他又混进了红军游击队,担任了副队长。但其本质未变,破坏革命纪律,杀害革命同志,继而依旧上山为匪。1934年,他又投靠国民党政府当上了土豪武装“守望队”的队长,杀害我苏维埃干部和群众130多人。1937年,其队伍扩大到100多人,当上了南丰保警大队的中队长,不久后回到广昌。
当时,在水南乡还有一霸,名叫揭小木,他的地位与廖其祥是平起平坐,廖其祥为了独霸广昌大权,对揭小木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急欲除之而不能。福建建宁匪首朱树棠曾与廖其祥有过过节,他知道廖其祥的想法后,想趁此机会给廖其祥送上一份厚礼,与廖其祥重修于好。于是,便差人杀了揭小木。揭小木死后,廖其祥顺理成章地将揭小木苦心经营多年的家底收归自己麾下,甚至连他老婆也不放过。在广昌,廖其祥凭借手中不断壮大的武装势力,广交权贵,网络党羽。1945年,他被选为广昌县参议员,副参议长。副县长直至参议长,掌控了全县政局。特别是把全县各地的地主武装抓到手里,又设立地下工厂,私造银元和武器弹药,成了广昌县最具实权的人物。
蒋介石逃往台湾前夕,曾命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方天,组织“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所辖地域主要是原国民党的第7第8两个“专员公署”辖区,由第8“专员公署”专员黄镇中任“中将总指挥”,第7“专员公署”专员汤宗委任“少将副总指挥”,下辖6、7、8三个总队(相当于师)。第1、3、5、6、9五个直属游击支队,特务第1、3两个大队,共有2000多人。曾为江西境内最大的土匪武装,配备有轻、重机枪,冲锋枪,卡宾枪等美式武器。拥有无线电台,与台湾的“国防部”和国民党特务保持密切的联系。
廖其祥受到黄镇中赏识,被委任为匪6总队“总队长”。因其貌不扬,长年花天酒地,吃得脑满肠肥,那堆满油脂的肚子特别“发达”,人们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廖大肚子”。“六总队”主要由两股土匪武装组成。一股是盘踞在广昌的17支队,开始有7000余人,其头目廖其祥是赣东地区官职最高的土匪头子,资历也最深。是个集反动官僚、劣绅、恶霸、叛徒、特务、国民党军、警和惯匪等八种身份于一身的大杂烩。别的匪徒具备其中的一两种身份,而廖其祥则“八恶”俱全。“六总队”的另一股土匪是城南县的18支队,组建之初有2000多名乌合之众。1949年7月从南城出逃后,一路散伙,逃到福建时,仅剩几百人了。匪首王象起在国民党100军中当过营长。100军非蒋介石的嫡系,土地革命时期,蒋介石命他们到江西打红军,抗战时则驻守江西、福建一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缷磨杀驴,全军解散,许多下级军官和士兵失去生计。王象起落脚南城后,勾结地方势力,组织青帮,贩卖私盐,混的还不错,逐渐积累了一些家底。因此,他当上了这支土匪武装的头目,100军的一些退役军官也纷纷投到他的门下,成了他的骨干力量。
1949年9月23日,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黄镇中、少将副司令汤宗微所率整个土匪总部及2000多名匪徒在宁都翠微峰被我解放军全部歼灭,正、副司令及司令部的一些匪首一一被俘,但所属各总队仍在继续活动。不久,台湾国民党的“国防部”即任命“六总队”队长廖其祥接替黄镇中一职。1950年1月中旬,台湾派出特务在泰宁与匪首廖其祥接上了关系,廖其祥立即召集李彬、王象起、吴勋民等赣东有名的匪首开会,恢复了“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后改为“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以廖其祥为“中将司令”、李彬为“副司令”,王象起接任匪6总队“总队长”一职。从这时起,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也就是赣东土匪的“首脑机构”。
匪首廖其祥被人民解放军多次围剿、打击后,在江西、福建来回流蹿时,把电台丢了,他多次差人给特务捎信,派遣专人前往台湾。但都石沉大海,没了音信。台湾的特务机关也因与匪首廖其祥失去联系感到万分着急。因为他们留在大陆的政治土匪已被人民解放军消灭殆尽,残匪已所剩无几。所以,他们十分倚重“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这支实力较强的土匪部队。也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匪首廖其祥身上。他们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地派人与廖匪接头,但总是有去无回。突然间得到匪首廖其祥仍然在闽、赣边活动的消息,如获至宝。1950年5月,台湾特务头子毛森下了最大决心,命他领导的“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联络组,派遣了一支由14人组成的武装特务潜回大陆。临行前,毛森亲自训话,亲自布署到大陆后的工作,明确规定他们的任务是:与江西“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取得联系。发展反共游击队,扩大游击根据地,配合反攻大陆”。
这支武装特务在福建省漳浦县境内登陆后,在潜往大灶山时被解放军发现,电报员当即被击毙。8月间,这伙特务正欲潜回江西与匪首廖其祥联络时,被我解放军围歼,只有罗侍来等3名特务漏网。第一批特务遭到失败后,毛森又派出“反共救国军军事联络特派员”高尚志继续联系匪首廖其祥。一直到高尚志被打死,也未能与匪首廖其祥取得联系。
匪首廖其祥凶狠残忍,百姓视他如狼似虎,连小孩子大声哭,只要一说:“廖大肚子”来了,就会吓的嘎然而止。该股匪徙多由国民党正规部队人员组成,装备较好,有一定的战斗力,在闽、赣边境跳越流窜。1月15日,泰宁匪首严正被歼灭后,廖匪的行踪更加诡密、隐蔽。
为了迷惑匪特,4连、5连的战士外出执行侦查、搜索任务时全部换上便衣,与区武工队和民兵密切配合,发动群众、了解匪情。这一次采用的是长途奔袭、拂晓包围的战法。追剿的第一个目标是严正匪部大队长廖仪的家乡龙善莲池村。廖仪原是龙善乡的伪乡长,称霸一方。廖其祥所以能落脚龙善山区,除因地形复杂便于隐蔽,还因能得到廖仪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只要能抓到廖仪就能顺藤摸瓜抓到匪首廖其祥。
2月9日,剿匪部队和民兵于拂晓前突然出现在莲池村,严严实实地包围了匪窟,使土匪无处可逃。但搜索了大半天,只抓到了廖仪的卫士。他招认是奉命下山探听消息的,廖仪和廖其祥已到帐上村去了。此去帐上村需翻山越岭,追剿部队获悉这个重要消息后,不顾劳累、马上行动。此时,天空由下雨转为雨加雪,夜幕已笼罩着群山,崎岖逶迤的山径,早为冰雪覆盖而无法辩认,大家只好借着雪光,攀藤扶枝摸索前进,不时有人滑倒,跌的鼻青脸肿。他们从地上爬起来后又继续攀登前行。追剿部队追到帐上村,在村里只抓到廖其祥部的一个匪徙,他供认廖其祥和廖仪又到王古坪去了。王古坪是个仅有三间草房,两户人家的地方,在地图上根本查找不到。部队追到王古坪后查实,二廖曾来过,但立刻又转到香菇厂去了。当追剿部队赶到香菇厂时,廖匪已先我一步转移了。
2月10日,天刚亮,追剿部队在海拔1360米的君子峰洞中,抓到廖仪的大小老婆。她俩供出廖仪和廖其祥在前面不远的山洞里,而当追剿部队又追到那个岩洞时,却见洞内空无一人,只留有饭锅和过年吃的一些食物,看情况,匪首廖其祥又从剿匪部队的眼皮底下溜掉了。
剿匪部队的战士和民兵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连续追击了一天一夜,行程百多里路。战士们的身体已十分疲劳,在一时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只好返回驻地再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并和建宁、将乐、明溪的剿匪部队互相通报匪情,各县之间加强联防,严密封锁各交通路口。严防廖匪从剿匪部队的包围圈里逃掉。
第二天,五连长杜玉泰又派七班战士出发到泰宁与建宁交界的地方继续进行侦查、搜索。七班长韩炳田带领已化妆成老百姓的战士,进入深山密林。战士们顾不上几天来的劳累与伤痛,快速地在山间行走。当剿匪部队走到一座山崖下时,战士张加祥发现半山腰有一个山洞,洞口旁坐着一个女土匪在望风。七班长韩炳田接到消息后,立即叫战士们隐蔽起来,不要过早地曝露目标,悄悄地接近洞口。这时,在洞口望风的女土匪也发现山下有人向山上快速地围了上来。她转身就向洞里跑去通风报信。根据当时的敌情变化,七班长韩炳田果断地命令战士们迅速、勇猛地扑了上去,战士们端起手中的步枪、冲锋枪朝着洞口里面猛烈射击,牢牢地封锁住洞口。洞里的土匪乱作一团,一部分被打死,另一部分慌忙缴械投降。只用十几分钟战斗就结束了,俘获了十几名土匪,七班战士押着俘获的土匪返回驻地。
从俘获土匪的审讯中得知,该股土匪1月下旬还与廖匪有联系,不知道廖匪现在躲藏在什么地方。从各连侦察回来的匪情分析,种种迹象表明匪首廖其祥未能跳出剿匪部队的包围圈,很可能仍隐藏在龙安山区焦溪一带山区的地方。2月13日,4连抓到二男一女,从女的身上搜出了几块大烟土和一些金银首饰。审问时,她拒不承认是廖其祥的老婆,也不愿说出她知道廖匪的行踪。审讯从下午持续到深夜,她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供出了廖其祥躲藏的地点。获悉了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残部躲藏在泰宁县大龙乡(原龙安乡)焦溪村桥马坑大山的一个岩洞里。
287团2营5连连长杜玉泰接到命令后,立即作出安排,他对通讯员小宋说:“你快到机枪班去,叫机枪班长金道模带上轻机枪赶到连部来,有任务。”又对卫生员薛乐义说:“你快去准备准备,马上出发。”这时候,三排长王均荣进来报告说:“三排集合完毕,请连长指示。”连长杜玉泰说:“留下一个班,等二排的同志随后赶来。”于是,连长杜玉泰连夜带领通讯员小宋,卫生员薛乐义,机枪班长金道模及3排两个班的战士前往剿灭。
全体指战员只携带枪支、弹药,轻装快速地向目的地进发。雪虽然不下了,但北风呼啸,天气非常寒冷。他们涉过冰冷彻骨的浦溪河,经盖竹洋到达上坊。在上坊抓到廖其祥的勤务兵,证实廖其祥带着秘书、贴身卫士等30多人就隐藏在焦溪桥马坑大山的一个洞内。在向导的指引下,连长杜玉泰带领战士们经5个多小时急行军,于2月14日凌晨,赶到了桥马坑大山岩洞前。
杜连长和战士们抬头看了看四周,岩洞处于悬崖半山壁上,参天古木从崖下伸到洞口的顶端,洞的周围是一片深草杂树,笼罩着一个四、五仗高陡峭的崖壁。往下是水流急喘的一条溪河,往上即是摩天的高山,只有一隙险径拾级可攀,地势十分险要,距洞口不远处还有一匪兵岗哨。这真是难上啊,杜连长露出焦虑的眼神,看了看战士们。战士们理解杜连长此刻的心情,一起向杜连长表示:“土匪能上,我们就不能上吗?”
为了不被匪哨兵发现,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便选了离洞口一侧较近的崖壁作为攀登的道路,杜连长命战士们找来了一些木棒,挑选了张加祥等勇士作为先头组,把木棒附贴在崖壁上,踩摸着草和树枝往上攀登,当剿匪战士运动到离洞口十几米时,被土匪的哨兵发现,匪哨兵惊恐地大声喊:“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一边喊一边向洞里跑去,洞里的土匪听到喊声后,一下子冲出来二十几名土匪。面对从洞里冲出的土匪,机枪班长金道模毫不畏惧地端起机枪照着冲出来的土匪就是一梭子。当场打死了三个大队长和一个中队长,打伤匪情报参谋和上校军需参谋各一人,俘获一个卫士和两个匪兵,缴获了五只手枪和五只步枪。匪首廖其祥与其余土匪见逃跑的路被机枪封住后,纷纷从陡峭的崖上跳进溪河里,四下逃散。杜连长见状,跺脚暴跳地大喊:“坚决不能叫匪众逃掉,沟虽深险,我们也要给人民除这一害啊!”
喊声未落,三等功臣张加祥随即高喊:“同志们,立功的机会到了!”说完,飞速跑到崖边,把眼一闭,奋不顾身地跟踪跳下三丈多深的山崖,跌在水流滚滚的溪河里,一直滚到河底。一阵短暂昏迷过后,张加祥不顾浑身疼痛,从河里爬起来,看见身边有一土匪在逃,冲过去一把抓住,这个土匪很顽固,与张加祥扭打起来。土匪把张加祥摁在水里,双手卡住张加祥的脖子,张加祥用腿猛地一蹬,翻身把土匪压在身下,用枪把他打伤,并问俘匪:“廖其祥在哪里?”俘匪慌忙说:“解放军饶命,我不是廖其祥,廖其祥已经向那个方向跑了。”土匪用手指了指匪首廖其祥逃跑的方向。
张加祥将俘获的土匪交与其他战士。又和一群勇士跳过冰冷刺骨的溪河,不顾棉衣湿透奋勇向前追去,棉衣被水湿透,增加了追歼残敌的重量,再加上肚子饥饿,行动更加吃力。这怎么办呢?勇士们呆住了,有个别战士动摇不想再追了。“同志们,莫失歼敌良机,脱了衣服追!”突然,响起了张加祥和金道模响亮的喊声。勇士们听到喊声后,顿时精神振奋,一致回答:“追,脱了衣服追。”就这样,他们把湿透的棉衣一脱,有的只穿了一条裤头,有的赤身露体。在这严寒刺骨,细雨蒙蒙的山谷里,向逃跑的土匪追去,喊杀声响成一片、震动了山川大地。
随着喊杀声和枪声逐渐停了下来,这场战斗经过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部队的战士和随后赶来参战的民兵、武工队员在打扫和清理战场。他们把俘匪集合在一起,仔细辨认每一个俘匪和查看被打死的土匪尸体,没有发现匪首廖其祥。杜连长就用手指着一名俘匪问:“你说,廖其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俘匪慌忙说:“我说,我说,你们没来之前廖司令是和我们在一起,听到洞口枪声响后,就不知道他躲到哪里去了。”
这时,一个战士跑来报告说:“报告连长,部队人数清点完毕,我们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没有看见张加祥同志。”
杜连长就问身旁的三排长王均荣:“王排长,你看见张加祥同志哪里去了?”三排长王均荣说:“刚才和土匪们扭打在一起,到处都是乱哄哄的,我也没太注意到他。”
另一个战士报告说:“报告连长,有人看见张加祥同志朝那个方向去追一个土匪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情况。”杜连长朝这个战士指的方向看了看,心里想:“张加祥同志去追的这个土匪很可能就是匪首廖其祥。”便对七班长韩炳田说:“韩班长,你朝这个方向快去,看看是什么情况。”七班长韩炳田敬礼后,回答了一声:“是!”提起一只步枪,转身就朝张加祥追击土匪的方向跑去。
张加祥同志一直沿着匪首廖其祥逃跑的方向追去,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匪胖子在拼命逃跑,便手持步枪加快脚步向匪胖子飞奔而去,很快就冲到匪胖子跟前,用枪口对着匪胖子大喝一声:“别动,动就打死你!”匪胖子见状慌忙说:“我是伙夫,廖其祥在前面跑,快追去吧。”张加祥同志机智的一想:“不,匪首廖其祥是一个光头、大胖子,这家伙很像。”没有受他的骗,将手中的枪口对准匪胖子,两眼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看着眼前这个喘着粗气,狼狈逃窜,穿着长袍,装扮成和尚模样的人,张加祥心想:“这个人年纪不小了,肯定是一个大土匪头子,抓活的更有用些。”
张加祥同志是一名有着4年军龄的步枪手,曾参加山东“潍县战役”、“青即战役”。1950年12月在闽北剿匪时立过三等战功,他的枪法很准,这时候,只要他轻轻地扣动枪上的扳机,便可以一枪打死这个匪胖子,但他心里一直谨记团长姜世良在剿匪动员会上的要求,一定要活捉这个匪胖子。
在张加祥同志枪口下不知所措的匪胖子,动也不敢动,跑又不敢跑。两眼死死地瞪着眼前这名年轻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张加祥同志与匪胖子就这样相持对决了数分钟。匪胖子又用手比划着,操着当地口音嘟嘟囔囔地说着什么。张加祥同志是北方人,根本听不懂他说些什么,他理解的大概意思是:“我是一个和尚,不是土匪。”要求放他走,张加祥根本不去理会他的话,更没有按照他说的意思放他走,而是严厉地要求匪胖子把身后的枪放下,立即投降。
匪胖子见无计可施,又想急于逃命。于是,悄悄地把手伸向屁股后面,妄想掏枪作最后一搏。张加祥同志看见匪胖子的举动,再次对他大声喝到:“再动,再动我就打死你!”在这匪死我活、我活匪死的危急关头,七班长韩炳田赶到了,他二话不说,冲了上去照着匪胖子的右大腿根部开了一枪。与此同时,张加祥同志纵身一跃,把匪胖子扑倒在地,扭住他的手,缴获了他的手枪。当即活捉了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
在泰宁弋口武工队的配合下,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打死匪徒八人,打伤四人,俘获匪首廖其祥及残部二十一人。 廖匪被击伤大腿后,心里很清楚,这次是再也无法逃跑了。于是,紧闭两眼像条癞皮狗一样,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
这时候,连长杜玉泰、三排长王均荣带领战士们围了过来。
“给他包扎一下”连长杜玉泰见这俘虏的伤口还在流血,便对卫生员薛乐义说。
趁卫生员薛乐义为俘虏处理伤口的时候,连长杜玉泰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受伤的匪徒。只见这家伙大约40多岁,头上戴一顶黑色绒帽,上身穿一件棕色毛衣,下边着一条蓝色棉裤,脚下则是一双一般人难以拥有的黑色棉鞋。“装备”颇为齐全。看那长相却很平常,甚至还可以说比较丑陋。和其他土匪一样,长时间在山野逃窜,日晒夜露,食物缺乏,瘦长形的脸上呈现一种酱黑色。头顶是秃的,剩下的疏而长的头发,乱七八糟地搭在脸上、嘴边,显出那种丧家犬般的狼狈与晦气。他的人中比较长,耳垂也比较大,是和别人有不同之处,但最有“特点”的,要算他口里镶的那颗大金牙。
“行了,连长”卫生员薛乐义收拾好药箱对杜玉泰说:“一下死不了,可以审他了。”
“喂,你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杜玉泰问俘虏。
廖匪闭着眼睛装死,一声不吭。
“连长问你话啦,耍死狗呀?”张加祥用脚拨了俘虏一下,想到刚才廖匪想掏枪的举动,他的气还没有消。
廖匪仍是不说话。
“这家伙一定是匪首廖其祥!”一个战士说。
“你凭什么那么肯定呢?”另一个战士反问道。
“你看,他长得这个怪样子呀。”那个战士回答说,“穿得这么好,口里还‘长’了颗金牙。”
“这里还有证据。”连长杜玉泰说,“我们在他躲藏的岩洞里缴获的这些东西,足可以说明他的身份,光武器弹药不算,这几十斤鸦片,几十件金银首饰,几千块光洋,会是一般土匪能有的吗?”
“那也不能说明他就是廖其祥呀。”三排长王均荣笑道:“这些东西别的土匪头子就不能有吗?”
“你们看,还有一样东西是其他土匪都不会有的,就是我手里的这本《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第6总队名册》。”说着,杜玉泰将手中的一本纸卷一举让大家看,随后把手中的纸卷递给三排长王均荣。
三排长王均荣接过杜玉泰手中的纸卷一看,点点头说:“不错,廖其祥曾经被委任过第6总队队长,这是他看家的‘老本钱’,但……”一句话还没说完,弋口武工队的陈祖蔚押了一个俘虏过来。
“连长,这是他们的中队长,让他认认不就清楚了?”陈祖蔚又转身对俘虏说:“你说,这人是谁?”
“他就是我们廖司令,啊,不不不,是廖其祥。”俘虏说。
一直装死的匪首廖其祥,听见俘虏的声音,微微睁开眼睛,愤怒地瞪了那个中队长一眼,随即又把眼睛闭上了。这个细微的动作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连长杜玉泰却看在眼里,心里有数了。
为了证实俘匪是否说谎,张加祥对着俘匪说:“你说谎,廖其祥是有名的‘廖大肚子’,可是这家伙,你看……”一边说一边将廖匪的上衣一掀,问道:“他的大肚子呢?”
“哎呀,长官,我哪敢说谎呀。”那个匪中队长说,“你不知道,我们这一年多被你们撵得不停脚步地满山跑,从江西逃到福建,从福建逃回江西,又……唉,就这么逃呀,跑呀,没吃过几顿好饭,没睡过几个好觉。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后,有时候一天连一餐饭也吃不上,还得逃呀,跑呀,就是再大的肚子也都会跑瘪掉的。他算好的,你看我们的肚子,把手往肚皮上一放,就能摸到一根根棍棍,那是什么?是脊梁骨呀!”
战士们听了俘匪绘声绘色的描述,哈哈大笑起来。
“严肃点!”杜玉泰正色道,“七班长,把俘虏押下去!”
俘虏一走,杜玉泰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从肚皮上摸到脊梁骨’,这个老兵油子,亏他想得出来。”他说着又转过脸去,对三排长王均荣说道,“老王,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肯定,这个家伙就是廖其祥了。”
“是的,同志们,这个人就是江西目前最大的土匪头子,所谓‘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的‘中将司令’廖其祥。”三排长王均荣说:“这个人不但在江西作恶,而且经常为害闽赣两省边界各县,是个血债累累的匪首。今天终于落在我们手里了,我们为党为人民立了一个大功!”
听完三排长王均荣慷概激昂的说话,战士们激动地欢呼起来。
“同志们,我们的剿匪任务还没有彻底完成。”连长杜玉泰接过三排长王均荣的话,说道:“因为还有一些散匪在逃,他们藏在深山密林之中,继续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继续破坏人民政权的稳定。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将这些土匪全部、干净、彻底、一个不剩地消灭掉!”
此次联合会剿胜利结束,匪首廖其祥被俘获后,泰宁县的股匪已基本肃清。287团除留一个连担任县城的警戒任务外,团主力转移回建宁,会同先前已在那里的1营,围剿建宁匪首朱树棠。而弋口武工队,则根据县领导的指示,押解廖其祥前往泰宁县城。这里去县城不通公路,匪首廖其祥又被打伤了大腿,不能行走,只好用“猪仔轿”把他抬着。
所谓“猪仔轿”是一种极简单的扛抬工具,就是在两根竹杠中间,夹一把做工粗糙的竹椅,或者只用几根凹形短杠相连。那时山里人到城里卖猪,只能沿着山间的小路行走,有的地方高山起伏,连走独轮车的条件都不具备,使用这种“轿子”把猪绑在上面,抬到城里去,所以叫“猪仔轿”。廖其祥因大腿被打伤,不能走路,才享受到这种“优待”。
崎岖的山路是上坡下坎、大起大伏,十分难走。扛“轿”的人都是请的当地群众,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换几个人,就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在向龙安进发途中,新换上的两个扛轿的老乡不知道肩上抬的是谁,边走路边聊天。从庆幸解放,聊到肃匪反霸,就这样一直走到腾岭头,两个人是越聊越来劲,聊起来没完。
“听说解放军最近又打了个胜仗,把个什么廖司令给抓住了。”走在前面的老乡说:“这家伙近来常在建宁、泰宁抢劫,杀了很多人。”
“可不是吗。”后面的老乡答腔说:“听说这个人坏透了,是红军的一个叛徒,一叛变就杀了上百人。”
“这一回他是死定了,老百姓饶不了他……”前面的老乡又说,“这种人拉去枪毙就算便宜他了,真应该把他千刀万剐……”一句话刚说完,两人只觉得上身一晃,两肩一轻,“嗵”地一声,匪首廖其祥猛地一翻身摔到崖下去了。
“搞什么鬼,怎么把他翻下去了。”燕作秀、陈祖蔚都跑了过来,很生气问道。
“同志,这不关我们的事,是他自己用力挣脱下去的。”扛轿的老乡慌忙解释说,“我们两人正聊着天呢,谁也没想到他会翻到山底下去。”接着,便将两人刚才闲聊的事说了一遍,证明自己根本没想着要将廖匪故意摔下去。
“唉,你们呀,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陈祖蔚说:“他就是广昌匪首廖其祥,听你们那么一说,还不把他吓死了。”
陈祖蔚检查了“猪仔轿”,那绳子的确是挣脱的。走在后面的人也都过来证明,决不是老乡有意将他抛下去的。
陈祖蔚朝廖其祥摔下的方向看了看,“唉”的叹一声,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周,这怪不得老乡,只能怨自己,要想到他有自杀的可能,多用两根绳子,捆紧一些就没事了。脑子里想到部队领导和地方领导都一再强调,一定要活捉廖匪,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击毙匪首廖其祥。好不容易抓到活的了,没想到竟让他这样轻易就摔死了。他从心里深深感到自己没能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现在廖匪摔死了,就不能对他进行公审了,所以,对于廖匪的死亡,多少有些惋惜。
死了算了,不怪你们。”燕作秀安慰两位老乡说,“走,我们下去把廖匪的尸首找到,抬回去,让群众看看他可悲的下场。”
这是一条很窄的山路,上边是峭壁,下边是深谷。大家攀藤附葛而下,找到匪首廖其祥时,他已是一具血肉模糊、没有一丝气息的尸体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弄到路上来,仍然让他乘着“猪仔轿”,不过这回可是绑得牢牢实实的,尽管知道他已不会再挣脱了,但,陈祖蔚还是担心廖匪万一再滚落到崖底、河谷,把他弄上来也是一大麻烦事。就这样,用“猪仔轿”将廖其祥的尸体一直抬回了泰宁县里。
当地群众听说闽、浙、赣边区最大的土匪司令被人民解放军打死了,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抬着廖匪的尸体游街示众。还有许多群众纷纷赶到五连驻地,慰问五连的指战员们。
1951年3月初,江西抚州地区北部,春寒未尽,而此时的广昌县却已春意浓浓。县长马加在石印印就的“广昌县人民政府”稿纸上起草了一封信函。这显然是一位知识分子出身的县长,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透出他那高昂的革命激情:
泰宁县人民政府:
前接建宁县电讯,我县匪首廖其祥于二月十四日被我人民解放军围剿,当场被击伤,解至你县开永乡时,即告毙命;并生俘残匪二十一名等情。
查匪首廖其祥在本县横行十数年,解放后率其残匪持枪顽抗,危害地方,人民痛恨已极。电讯传来,莫不鼓舞。唯一般群众因未亲睹其死,故有少数群众尚在疑惑中。为此,特派本县公安局邱发生同志前来接洽。希请你县将廖其祥首级或其死后照片,及被俘残匪名单、照片一并交由该同志带回,以释群疑为荷。
此致
泰宁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加
福建建宁与江西广昌彼此相邻,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建宁县政府从驻地部队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刻通知了广昌县政府。广昌县长马加接到电报,随后就写了至泰宁县人民政府,要求索取匪首廖其祥首级的信函。
3月15日,邱发生同志从泰宁县提着匪首廖其祥的首级回到广昌。他在布袋里放上生石灰粉,然后将匪首廖其祥的首级置于其中。因生石灰粉具有防腐、杀菌作用。虽然经过了较长时间,但廖匪的面目仍清晰可辨。经广昌县委、县政府讨论决定,将匪首廖其祥的首级挂在汽车站路边示众,广昌人民确信匪首廖其祥真的死了,终于放下心来,致力于发展生产、建设家乡。为此,马加再次起草文件,向专署报告。其文曰:
朱专员:
我县匪首廖其祥于今年2月14日在福建泰宁县被我人民解放军围剿捕获,解至泰宁开永乡时,伤重毙命。本府于本(3)月4日派本县公安局邱发生前往泰宁县洽取廖其祥死后照片及其首级,业于今(15)日挚取回县。
滋将廖其祥死后照片一帧送请鉴核。广昌县县长 马加
至此,“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被完全摧毁。从“中将司令”到各“总队长”,没有被打死的,便当了俘虏,无一漏网。支队长、大队长一级的,也基本完结,只剩下一小股散匪四处逃命,但已经折腾不了几天了。
福建匪首严正、江西匪首廖其祥被剿灭后,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致电表扬福建剿匪工作,并作重要指示,称福建“剿匪成绩甚大,望继续不懈,坚持到底,务于三月底以前,肃清福建一切股匪。如那时尚有残匪未清,仍须地方武装及民兵继续坚持清捕,直至完全消灭匪众为止。在清匪斗争中,对于一切为民众痛恨的匪首、惯匪和恶霸,必须在人民同意下,坚决迅速地处以死刑。切切,勿误为要!”
2月28日,华东军区也通电表扬,并要求各地研究参考福建的剿匪经验。
围剿、歼灭匪“豫章山区游击队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残部的战斗结束后,张加祥、韩炳田均荣立二等战功。
1951年6月,96师兼南平军分区,在南平召开首届英模代表会议。所有立功人员均颁发纪念品(下述纪念品由薛乐义同志保存)。1951年7月,杜玉泰、金道模被评为福建军区“剿匪模范”。11月1日出席了华东军区南京召开的首届英模代表大会。
父亲张加祥参加南平军分区首届英模代表会议颁发的纪念章和纪念笔
照片说明:
一、前排左:薛乐义(96师287团2营5连卫生员)三等功
前排右:薛连勇(96师287团2营卫生员)
后排左:金道模(96师287团2营5连机枪班长) 剿匪模范
后排右:张加祥(96师287团2营5连3排7班战士) 二等功
二、1951年6月,96师兼南平军分区在福建南平召开首届英模代表会议。金道模、张加祥、薛乐义同志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会议,胸前所佩彩带上为“英模代表”,该照片由薛连勇提议并付费拍摄于福建南平市。
1951年6月6日,96师287团,营、团两级在张加祥英模功劳事迹中的评语是:“现任三排七班班长的张加祥同志,他的名字我们早就熟悉、敬爱,因为他过去为人民立过三等功,而今天他更加勇敢起来了。在活捉匪首廖其祥的胜利中,他又光荣的立下了二等功,为我团入闽以来,创立了典型战例。”
当年,96师287团党委会在父亲的人事档案里这样记载着:该同志的英勇顽强的范例,真是难以描写,在每次战斗都是表现得超众出色。
2营党委会在父亲的档案里记载着:该同志战斗勇敢、大胆沉着,在捉廖匪时,该同志表现的无比英勇、顽强勇敢,以响亮的口号鼓动大家提高信
后记:
1989年5月,在北京居住、原287团的一些老同志,汇集在时任铁道兵后勤部副部长、顾问姜世良家中,讨论和回忆原32军96师287团在闽剿匪时的任务、作战情况。姜世良在给马骅同志的信中指出:“由于事隔近四十年,又无当年的作战资料可查,记忆不准确在所难免,尤其是经验教训及战果,需进一步调查、补充、核实。因此这份素材仅供写史参考。”聚会期间,收到一营教导员程善美同志、2营教导员余松年同志、五连班长金道模同志分别从各地寄来的回忆文章。
福建省志、军事志记载:解放军第 32军96师287团在闽剿匪期间共取得三大战绩:
1、1951年1月15日,在泰宁西南举凤山区,围剿匪“中国人民自由军闽赣边总指挥部”中将司令严正。
2、1951年2月14日,在泰宁龙安乡焦溪村桥马坑大山,围剿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中将司令廖其祥。
3、1951年3月,在建宁县,围剿匪“中国人民反共救国突击军第6纵队”中将司令朱树棠。
这三个中将级的匪首全部被活捉。其中,战绩最为突出的是:“活捉匪首廖其祥”。
许多老同志在写回忆录里都提到剿灭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残部的战斗。由于事隔几十年,在许多文章里关于“活捉匪首廖其祥”的战斗过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见解。对于廖匪的死亡结局也不相同。
1、金道模在所写文中提道:廖匪是被他用机枪打伤,在与张加祥搏斗中,被张加祥打死。
2、福建省志,军事志记载:廖匪被金道模打伤后,在逃跑途中猝死。
3、张加祥回忆口述:廖匪先被我活捉,后被七班长韩炳田击伤,死于流血过多。
4、《生死对决》一书和《建宁剿匪记》记叙:廖匪被张加祥先抓获,后被七班长击伤,在福建泰宁开永乡死于自杀。
5、张加祥英模功劳事迹记载:廖匪与张加祥搏斗时,被张加祥击伤、抓获。强调廖匪是被活捉的:“经俘匪证明,这就是罪大恶极、人人痛恨的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廖其祥,就这样被机警、勇敢的张加祥同志活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特色,谁都知道张加祥同志是奋身勇敢、机智灵活活捉匪首廖其祥的英雄好汉,他为什么会这样勇敢呢,张加祥同志是党的小组长,这正是由于他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革命的实际斗争中,提高了阶级觉悟,锻炼成了一副献身为人民的共产党员应有的伟大品质,张加祥同志这种英勇行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为了把这段历史事件了解清楚,重现当年围剿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残部战斗的真实过程,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寻访了当年在福建参加剿匪的原287团的老兵们。但只有“生死对决”一书中的记叙及原287团2营5连卫生员薛乐义同志的回信与我父亲张加祥的回忆一致。
江西广昌县党史办资料,福建泰宁县党史办资料也证实:“匪首廖其祥是被先活捉、后毙命。”所以,这篇文章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记叙了我父亲张加祥从1947年3月参军始至2006年2月9日去逝的一段人生历程,还原和再现了1951年2月8日至2月14日,在福建省泰宁县龙安乡(今大龙乡)焦溪村桥马坑大山围剿匪“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中将司令廖其祥及其残部的战斗经过,以此纪念我的父亲张加祥。
父亲张加祥生前曾多次提起过,要把“活捉匪首廖其祥”这段惊险而难忘的经历写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在父亲去逝七周年后,我终于完成了父亲生前的遗愿,把“活捉匪首廖其祥”的战斗经过从时间、地点、人物、经历过程,真实、完整地再现出来。
父亲生前经常给我们讲“活捉匪首廖其祥”的战斗故事。虽然时光流逝近半个世纪,但我们对父亲讲的这段故事仍然记忆深刻,每当父亲讲到他与匪首廖其祥作生死对决的那一刻,都会激动地用手比画当时的情景,如同回到当年“活捉匪首廖其祥”的场面。父亲生前最难忘的是团长姜世良说的两句话:“谁抓住这个大土匪头子,这个二等功就是谁的”。
父亲说到:“当时,我追上并抓获匪首廖其祥后,用枪指着他,要他立即投降。但他还想逃跑,嘴里哇哇地说着什么我也听不懂,他又用手胡乱指了指,我没有理会他。我看见他的屁股后面挂有一把手枪,就两眼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不让他有掏枪的机会。我为了活捉匪首廖其祥,争取立个二等功,所以没有立刻开枪打死他。我和他面对面地相持一段时间后,他把手伸向屁股后面想掏枪打我。正在这时,班长韩炳田从我身后冲上来开枪打中廖其祥的右大腿根部。廖匪被俘获后,让地方上的民兵给抬走了。”
父亲又说:“廖匪他没能活过第二天。”他分析和估计:“廖匪可能是因为流血过多的原因死的。”说到廖匪的死,感到有些惋惜。他说:“如果廖匪不被打这一枪,我就要抓个活的。”廖匪被抬走后,父亲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情。其实廖匪死亡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害怕被押回江西广昌后,受到人民的审判而自杀死亡的。
“活捉匪首廖其祥”的战斗已经过去60多年了,和我父亲一个村里同时参军的三个战友。一个牺牲在解放山东潍县的战斗中,一个牺牲在福建剿匪的战斗中。在三年的解放战争和三年的剿匪斗争中,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前扑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谨以此文献给在闽剿匪的英烈们!
2013年10月1日(张玉涛整理)
附:参阅资料:
1、《张加祥英模功劳事迹》张加祥同志档案材料 1951年6月6日
2、《活捉匪首廖其祥的战斗经过》张加祥同志口述、张玉涛整理 2005年3月
3、 张加祥同志活捉匪首廖其祥荣立的二等功证书 1951年2月8日
4、 活捉匪首廖其祥后,张加祥同志及立功战士合影照片﹙摄于福建南平)1951年6月
5、 福建军区《解放前线》报,《壁垒部队剿匪模范金道模》1985年5月
6、 广昌县县长至泰宁县人民政府及抚州专署信函原稿 1951年3月
7、《建宁剿匪记》作者王洪山(原建宁县政协副主席)
8、《五一年在福建剿匪情况》金道模 1989年4月
9、 广昌县党史办资料
10、泰宁县党史办资料
11、《永远的军魂—将军与青岛》作者 方秀佳
12、《蔡晋康起义与薛家岛解放》姜世良口述,王华奎整理
13、《剿灭廖其祥的战斗》作者 薛乐义2013年9月
14、福建省志:1951年福建大记事
15、《清剿陆匪》福建省志—军事志 1995年
16、 剿匪斗争—华东地区(下),《忆闽北剿匪》作者 宋顺义、马骅 2004年9月
17、《生死对决》作者 孙世昌、吕云松 2007年6月
18、《喋血发生在拂晓》作者 帅建忠、李明华 2008年
19、《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典》作者 姜思毅 1992年
20、《三野主力传奇》作者 张敬山 2010年2月
21、《解放军第32军组织沿革简介》
22、 32军师、团、营、连、排、班单位建制
96师辖:286团、287团、288团
287团辖:1营、2营、3营
2 营辖:4连、5连、6连
5连辖:1排、2排、3排
3排辖:7班、8班、9班
浏览:49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