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珠讲述缴获盐运送到瑞金红军总部

Admin 发表于2016-03-12 17:58:11
一九三三年三月,红三军团打下了福建洋口县,在县城里搞到了万余斤食盐,立刻电报瑞金红军总部。
苏区不产盐,蒋介石实行经济封锁后,苏区的盐基本上断了来源。当时,党中央想了很多办法弄盐,同时号召部队和根据地人民自己动手熬硝盐,硝盐很难吃,长期吃,人就要浮肿。一下子搞到万把斤盐,对苏区是个大好消息。军委电示三军团:“所获食盐全部运回苏区,勿使丢失一粒。”当时,因有新的战斗任务,部队立刻要转移。三军团接电后,就把运盐的任务交给了二十兵站。
红军时期的兵站,主要任务是军需、军械物资的运转、保管和人员、伤员输送。总兵站设在瑞金,站长是杨立三。
二十兵站是东线的一个前方兵站,随三军团活动,因离总站太远,实际上受三军团供给部的直接领导,部长是吴克之。
兵站没有长期固定的驻地,接受运盐任务时,临时驻在福建顺昌、将乐地区的一个镇附近的一个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
兵站的编制是站长、政委各一人,下设三个股:财务股,三人;运输股,八人;管理股,二十人(包括炊事员、通信员);一个排(监护排,四十人,负责押运)、一个队(担架运输队,五十余人),有战斗时,还临时附属一个四五十人的野战医院,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然后往后方送。
这之前不久,我因负伤由战斗部队调到二十兵站任政委,这次运盐是我到兵站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工作不熟悉,这个镇又是国民党统治区,情况复杂。因此,我思想上压力比较大。站长姓唐,是个老同志,他和我一起到军团供给部接受了吴克之部长布置的任务。回到兵站后,我们召开了支部扩大会,吸收了各股的股长和运输队长参加。我们分析了形势和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传达了军委的电示和军团领导的指示,研究了运输路线、装运方法、民夫等具体问题,把所有问题都做了仔细研究之后,我心里才踏实了些。会上还做了分工,我负责与上级联系报告运输情况,做好动员和思想政治工作;老唐抓运输和民夫工作。党员和干部们情绪都较高。
盐由部队的同志们用干粮袋和衣服包装着运到兵站,堆在祠堂里。根据地靠近前线的几个县的民夫也陆续赶到了。用什么装盐往苏区运成了问题,没有口袋,我们买了许多稻草,发动兵站的同志和民夫编草袋。老唐组织能力很强,人力调配得当,编草袋的编草袋,装盐的装盐,过秤的过秤,工作井然有序。同时,民夫也按县、村编组,造好了花名册,选出负责人。因为连手推车也没有,全靠人的肩膀挑或扛,所以还要按身体强弱来确定每人运的分量。身体强壮的每人六十斤,弱的四十斤,每天要走七八十里山路,所以每人不能扛得太多。工作紧张的时候,几天几夜捞不到觉睡。有的同志累得晕过去,醒来后接着干。
这样前后一共用了七天,万余斤食盐全部安全地运到了苏区。
谁在收藏
浏览:70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