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酒兴,两位志愿军老英雄一起共叙往事,讲起了那段方为人知的传奇人生和曲折经历的故事。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时任15军45师134团8连七班班长的柴云振,凭他的借机智和勇敢,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先后将两个山头夺了回来,并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仗打到第七天中午, 2号山头阵地上在子弹全部打光,战友全部牺牲之后,柴云振孤身一人与冲上来的敌兵展开惨烈肉搏。扭打中,敌人捡了块石头朝他头上砸了24次,鲜血顺着头顶流了下来,他却拼出最后的力气伸手挖掉了敌人的眼睛,敌兵疼得丢了石头,咬断了柴云振的右手食指头……”
谈起当年的战斗经历,柴云振老人心情还是那样的激动。在这次战斗中,柴云振和战友们共歼敌200多名。 柴云振身负重伤后,被辗转送回国治疗,因与原部队失去联系,1952年4月,伤好以后他怀揣“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回到岳池县大佛乡。回到家乡后,他始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情怀为党和国家分忧。他先后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生产大队长,帮助农民发展多种经济,并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孙子孙女全部送去部队报效祖国。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访问时对柴云振的下落很关心,邓小平下令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经过十五军4年的多方组织寻找,最后通过1984年9月11日4版《四川日报》刊登的一则寻人启事被原部队找到,这位失散了30多年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终于佩戴上了早就属于他的英雄勋章。1985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柴云振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团的成员,应金日成的邀请前往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受到金日成的两次接见,并给他颁发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在参观朝鲜军事博物馆和志愿军烈士陵园时,柴云振将悬挂在军事博物馆里自己的一幅素描“遗像”揭了下来,带回家保存了起来。
如今,离职休养在家安享晚年幸福生活的柴云振,在群众中仍然有很高的威望,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编外干部”。多年以来,他义务为邻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
浏览:10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