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安讲述木兰山的火种

Admin 发表于2016-03-14 18:05:59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黄安城在敌人屡次疯狂围攻下失守,解放了二十一天的黄安城,又陷敌手。农民自卫军在守卫黄安城和突出重围中,遭到严重伤亡。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潘忠汝在突围时中弹负伤,因流血过多,不久牺牲。黄麻起义虽失败了,但已经燃烧起来的革命烈火没有被反革命的嚣张气焰所扑灭。
在党的领导下,从敌人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的部分革命力量,在黄麻起义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同志的组织下,聚集了七十二个人(解放后还健在的有陈启光、陈再道、詹才芳等同志),携带五十三条枪,沿途冲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战胜了重重困难,于十二月下旬胜利到达了黄陂县的木兰山,使这团黄麻起义的火种在木兰山得到了保存和发展。
木兰山位于黄陂县北部,海拔五百四十五米,方圆六七十里。山上有众多的宏大庙宇,光上山的石头台阶就有一千多级,住着七十多个尼姑、和尚。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如:金顶、南天门、白骨塔、七剑峰、七星桥、将军庙、棋盘石、打儿石、三眼井、水帘洞等。木兰山下人烟稠密、物产丰富。那时,原驻木兰山区的敌三十军已调走,地方反动武装比较薄弱。吴光浩的家就住在木兰山东侧王家河芽吴家湾,他熟悉地形,便于行动,且也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关系进行活动。
农民自卫军上山不久,便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曹学楷也是领导人之一。那时的第七军,仅是个空架子,人、枪还是原来那么多,力量很小,然而这是一支经过黄麻起义锻炼的具有一定斗争经验的人民武装,是宝贵的革命火种。
第七军编成后,同志们便以木兰山为中心,更加广泛地宣传和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和反动势力。木兰山区的穷人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受豪绅地主的压迫剥削,遭反动武装的抢劫掳掠,还受封建迷信的欺骗盘剥,因此,这里群众革命的愿望很强烈。革命军紧紧依靠群众,白天分散藏在山上,夜间下山活动。他们到处张贴“打倒土豪劣绅,保护老百姓”的标语,还将土豪地主的粮仓打开,分给老百姓。
老百姓看到有了自己的队伍,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当面叫革命军的人为“先生”,背后则幽默地称革命军的人为“共先生”。一些群众偷偷地到山上给军队送鸭子、鸡蛋等东西,并且一再表示不愿收钱。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穷人一条心兰山区情更深;木兰河边两称心人今日闹翻身。
革命军在木兰山区的活动,像在敌人的心脏上插进一把刀子,使其惊恐万分。国民党正规军和“清乡团”多次围剿木兰山,想扑灭这股重新燃烧起来的革命烈火。革命军采取“敌人上山我下山、敌人下山我上山、敌众我散、敌散我众、声东击西、机动灵活”的办法和敌人周旋,打击敌人。
因为经常在山上活动,就要取得僧人的理解,为此,我们耐心地做山上尼姑、和尚的思想工作,以求得他们中一部分人的同情和支持。革命军上山以前,木兰山上的个别和尚很凶残,把一些上山烧香求神的妇女骗到山顶玉皇阁附近的“暗室”里进行奸污,然后将这些妇女从“舍身岩”推下去,把她们活活摔死,以掩人耳目。但也有部分受了革命军的影响,同情和支持革命的尼姑、和尚。在玉皇阁,有一个叫万绍树的“道人”,留着长长的胡子,他实质上是我党派上山的地下工作人员。万绍树以玉皇阁为根据地,以“道人”身份作掩护,组织起一些尼姑、和尚,为革命军做了不少工作。有时,敌人突然上山“围剿”,革命军来不及隐蔽,就躲进庙里,装成和尚,嘴里念念有词,敌人弄得不明真假,也就走开了。
木兰山上平日烧香祭神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敌人时常派出奸细、特务}昆入其中,刺探革命军的消息。为对付敌人这一手,革命军在山上的活动十分隐蔽,开会一般都是在夜间,轮流在玉皇阁、祈祀顶、雷祖殿三个较大的庙里举行,事先和所要出席会议的同志通好气,到时三三两两地悄悄赶到这里。祈祀顶有一个较大的山洞,平日来往人较少,革命军在山洞开会较多。玉皇阁、雷祖殿人来人往,在平时开会的次数少一点。
为防敌人破坏和叛徒告密,山上的革命军同山下党组织的联系都是通过一个个联络站单线联系的。联络站也有真有假,一般人很难分清。联络员送信是不直接上山的,只送到木兰山下的秘密联络站,再由山下的联络员送往山上。
革命军主要的经济来源靠打土豪、向地主“派款子”(限令时间交出钱粮)获取。但这笔很有限的经费,既要用来接济周围难以生存的穷人,又要用来购买武器弹药,自造土枪(撇把子),扩充队伍,剩下革命军自己吃、穿、用的经费就微乎其微了。因而,革命军在木兰山上的生活是极其艰难困苦的,可谓餐风饮露,有时仅以南瓜充饥,稻草为被,在古刹破庙里存身。
三个多月中,黄麻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这团革命火种在木兰山愈烧愈烈,革命军的足迹遍及周围几个县。青山口、蔡店、梅店、夏店、姚集、长轩岭、研子岗、詹店、象鼻嘴、长堰、罗家岗等地区都成了革命军的根据地,革命的力量得到了发展壮大,使遭受苦难的黄麻起义地区的人民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看到了我们党的力量、革命武装的力量。被迫外逃的人纷纷到木兰山聚集,革命军的队伍不断得到扩充,到一九二八年三月,木兰山的这支革命武装已达二百余人,成为以后鄂豫皖党和红军的主要力量之一。
一九二八年四月初,黄麻起义区的敌军撤退,吴光浩、曹学楷、陈定候等同志即带领一部分革命军到光山、柴山堡地区开辟根据地,另一部分革命军则从木兰山转回到了黄麻起义地区,准备组织第二次大暴动。黄麻地区的群众看到自己的队伍又回来了,兴奋异常,更增添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信心,决一跟着党同敌人斗下去。
浏览:11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