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井冈山政权,扩大湘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发展湘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主力回师井冈山途中,决定成立湘南红军游击队,由湘南特委直接领导,并决定我离开二十八团三营党代表职务,调该游击队任大队长。
当时,这支游击队只三十多人,朱德军长批准由二十八团抽调一部分枪支。但由于武器短缺,结果只抽出了十二支枪(其中套筒枪、毛瑟枪各两支,单响枪八支),其他都是些土枪、梭镖等。就这样,我们这支游击队便开始留在龙溪十二洞、八面山与资、汝、桂边的崇山峻岭中开展游击活动。
早在大革命时期,湘南就掀起过蓬蓬勃勃的农民运动,“马日事变”后,遭到了白色恐怖的残酷镇压。秋收起义的部队到了井冈山,湘赣边的农民又起来了,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来到湘南,又点燃了湘南暴动的烈火。在这时期,黄克诚等人就曾以资兴为中心,动员起义农民组成一个师。所以这里有革命基础,群众对红军有较好的印象。龙溪十二洞斜倚在资兴的东南,紧靠着八面山、雷公仙,方圆数十里,山地中村落稀疏,人民贫困,更是开展游击战争的良好场所。我们来到这里以后,广泛地做调查、宣传、组织工作,同时打土豪、分粮食,解决农民的实际生活困难。这样,经过我们短时间的工作后,群众就发动起来了。
当游击队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的时候,敌人常来“围剿”我们。开始,他们到处追踪,企图将我们消灭。但我们处处有群众的支援,哪里能消灭得了?敌人便使出了更为毒辣的手段,到处大杀大抢,烧山烧房子,妄想以残酷的白色恐怖困死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打击敌人的气焰。但要打仗,就得有枪、有弹药。而我们武器既少,弹药又奇缺。怎么办呢?对呀,在井冈山时,毛泽东教过我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术,今天何不搬用。于是,我们便将全队三十多个人分成三个班,与当地赤卫队配合起来,和敌人捉迷藏。
我们首先从小规模的伏击战人手。我们常常是这样:以两条枪、两发子弹作为攻击力量,又以一支枪一发子弹作为掩护力量,将三支枪组成一个小组,打的时候,前面两支枪对准一个敌人,后面一支枪担任掩护,必要时增援,其余无子弹的人作为预备队。每当遇到三五成群的敌人散兵,只要我们采取这个打法,准能放倒一两个敌人,不仅能获得枪,而且能获得五六十排子弹。有了子弹,我们就可以全队参加作战了。在准备一个较大的战斗之前,我们常常是在群众掩护下首先分班制敌,一方面鼓舞大家的胜利信心,另方面又作了战斗的物质准备。当时,我们除了经常的政治口号外,还强调提出:子弹是我们最宝贵的“粮食”。没有粮食,我们就要饿死;没有子弹,我们就不能打胜仗,甚至还会被消灭。
我们连打了几个这样的小战斗,取得了几百排子弹以后,就有了打“大仗”的可能了。记得在彩洞附近进行过一次战斗——
头一天就得到消息,敌人从资兴开来了一个营正规军和民团几百人;汝城匪首胡风璋派了一个队来到南洞;桂东也来一个营进至沙田。我们决心与敌人一拼。按照地形,决定先打资兴方向来的敌人。
阴沉沉的天气,下着牛毛细雨,树叶上淅沥淅沥地滴着雨水。战士们有的戴着树枝做的斗笠,有的披着草制的蓑衣,但还是全身都湿透了。我们将部队带到山凹,派出两个突击队,分别隐蔽在小路的两边杂草丛中,其余的与群众在一起,分别布置在制高点上,作为掩护和预备队。
一条只一尺多宽的山路,稍带弯曲地从山前搭到山背,像一根浸湿了的土黄色的带子。敌人分成三截,前后是民团,中间是正规军,成一路纵队,沿着这条湿滑的沙石小路,躬着背吆吆喝喝地爬行着。
雨越下越大,我们清楚地看到敌人爬到凹上,又慢吞吞地下到凹背去,一个、两个、三个……翻过山的敌人已经有几百名,两头的数目渐渐差不多了。于是,我们一声号令,埋伏在两边的队伍顿时拥了出来,把敌军切成两段。一时枪声、喊杀声大作。敌人措手不及,在窄小的山路上也施展不开,慌慌乱乱,连滚带摔,哀叫声、乱枪声和雨声混在一起。两头敌军有的走过了,有的没赶上来,又因山路崎岖来不及增援,只好各自逃窜。近千名敌人,不到一小时,被我们全部击溃,死伤百余人。
这次战斗,我们很少伤亡,俘获很多,第一次缴到了两支自动步枪。胜利鼓舞了战士们,更鼓舞了广大群众。
除了上述这种以少胜多的打法外,我们还采取了“以多胜少”的打法。这也是我们执行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一点的战法。当大股的敌人进攻时,我们就先分出一部分力量,与赤卫队和群众配合起来,四处吹角呜锣,袭扰、迷惑、牵制和吸引敌人,使敌人觉得草木皆兵,举棋不定;主力则隐蔽起来,发现敌人的错觉和弱点以后,即迅速地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的薄弱部分。用这种打法,我们常以一个排的兵力消灭敌人一个班,用一个连的兵力打垮敌人一个排甚至几个排。敌人吃了败仗,如果还不回头,我们则用同样的打法连续战斗,歼灭敌人另外一股。如果敌人被迫撤退,我们则立即动员起广大的赤卫队和农民群众,尾追和沿途侧击敌人,又可以给敌人一些杀伤。
当敌人集中较大的兵力大举“围剿”的时候,我们看看吃不掉它,便又采取了一种和敌人换防的打法:突出敌人包围,插到白区里活动。突围的战斗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当敌人一开始进攻,我们便和敌人同时进军,避过敌人主力,插到敌人后方;有时,我们故意与敌人接触,且战且退,边退边抽出主力,待将敌人引进山区,我们的主力也已撤出一旁集中起来,便以突然动作甩开敌人。有时索性钻进深山密林隐蔽起来,以岩石作墙壁、瀑布作门帘,挖竹笋、采香菇吃,休息几天,待“围剿”的敌人围拢了,我们抓住他们“会剿”部队参差不齐的弱点,利用敌人同时并进,你进我不进的矛盾,乘隙突出去,或者隐蔽转移,或者留一小部吸引敌人主力突围,或者干脆化整为零,从敌人的合围网里渗透出去。这样一下子打出外线,进入白区,收拾掉小股的敌军,打土豪、分粮食,搞得敌军蒙头转向、土豪日夜惶恐不安。
最典型的是在田庄附近打的那一仗:敌人集中了几路来围攻,我们以一支小部队配合赤卫军虚张声势吸引敌人。开始敌人怕上当,派出探子来侦察。我们抓住了侦探,故意把我们的主力暴露给他,然后放他回去。愚蠢的敌人以为得计,便全力来攻。我们的小部队便紧紧地把他们粘住,主力则星夜进入敌后,连扫几个村镇,大打土豪。等敌人大队人马闻讯仓皇撤回时,我们却早已安全转移了。据说当地土豪对敌军大为不满,骂他们:“你们‘会剿’红军,怎么反把红军‘剿’到我们家门上来了!”
当然,我们这样一支小的游击武装,在强大的敌人包围中进行活动,没有群众的支持、没有与群众亲如鱼水的关系,要想生存、发展和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建立游击队之初,我们就严格执行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亲手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作宣传,人人作调查,发动农民打土豪、分粮食、收缴地主武装。群众发动起来了,建立了党的组织,组织了赤卫队,主动配合游击队活动。这样,人人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部队便真正成了一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内部更加团结了,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
《星火燎原》
浏览:7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