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回忆解放解放海南(一 )

Admin 发表于2016-03-15 15:55:48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两广战役刚刚结束,野司给我们军下达了命令:立即开往雷州半岛,准备与兄弟部队共同跨海南征,解放海南岛。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号称“南中国海的门户”。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海南防御总司令”,把海南行政长官陈济棠的部队和两广战役漏网的残敌共约十万人纠集在一起,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企图凭借琼州海峡与舟山、金门、万山诸岛构成一道防卫台湾的屏障,作为“反攻复国”的跳板。薛岳恬不知耻,竟以自己的臭名命海南岛为“伯陵防线”。仗着他拥有十万残兵,五十多艘军舰,三十几架飞机,吹嘘什么“海陆空立体防御”,“固若金汤” 每天出动飞机向我沿海轰炸,向广州、武汉骚扰。同时加紧“围剿”我岛上的琼崖纵队。
为了实现全国彻底解放,趁敌人立足未稳,我们必须尽快地登上海南岛。可是茫茫的大海拦住了道路,我们一无海、空军,二无海上作战的经验,全国大陆刚刚解放,国民党留给我们一堆烂摊子,要想在短期内建成海、空军是不可能的,摆在面前唯一的办法是:变陆军为海战部队,用木帆船跨越海峡。
把陆军变成海战部队,完全用木船航海战胜拥有现代海空军的敌人,这不仅在我军历史上没有过,而且在世界战史上也找不到。这个空前的难题,应该如何着手来解决呢?
毛主席适时地给我们指示了方向。主席指示说:渡海作战与我军过去所有的战役、战斗不同,必须注意潮汐和风向;必须充分准备船只,求得一次能载运足够的兵力;敌前登陆的部队,要建立巩固的滩头阵地,要能独立进攻,不依后援;要研究渡海作战的经验。野司首长指示,要细心研究渡海的各种办法,训练海上战术和自己的水手,要以渔民为师,深入调查研究海情。……
上级的这些指示,成了我们行动的指南,是渡海作战取胜的法宝。我们遵照主席的指示,在中共中南局和野战军、兵团首长的统一领导下,以巨大的努力,展开了征服海洋天险的准备工作。这时摆在全军面前的真是困难重重:没有船只,没有经验,没有器材,不懂海洋气象,不熟悉海情,一句话,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而且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争取在三个月内完成,因为每年从正月到清明,多东风和东北风,对南渡海峡最为有利,过了清明,风向则变化无常,时而东,时而西,一过谷雨,则转为南风,逆风渡海作战,那是不堪设想的。而在三个月之内,要使一支对大海完全陌生的陆军熟悉海洋,学会一套航海、作战的本领,又要筹备到足够的船只,真是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全军指战员中,除少数干部从山东进军东北时渡过一次渤海外,绝大多数同志还是生平第一次看到大海。海上练兵开始,一个连队登上船,百分之八十的人呕吐头昏。出海归来,每个人好像害了一场大病,脸色苍白,吃不下饭。有的连队不懂气象,冒失出海后,遇着风暴,弄得桅断篷破,船底朝天。有的战士说:“这次要革命到底(海底)了!”不少人对木船渡海作战发生了怀疑,希望上级解决登陆艇。
木帆船渡海作战到底行不行呢?这也是许多人每天谈论的问题。从道理上大家是懂得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道路是人开辟的,在过去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在毛主席领导下,史无前例的事迹创造了千千万,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一直是我军的传统;然而,海峡这个巨大的障碍,渡海作战这一崭新的课题,却是一个极为艰险的现实。
我们在军部驻地海康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议,吸收全军团以上干部参加。会中,首先深入地学习了毛主席和野司首长对渡海作战的指示,然后对木船能不能渡海作战的问题,摆开让干部讨论。通过自由讨论,大家更进一步认清了当面的困难和有利的条件,大大地激发了干部的主观能动精神。有的同志英气勃勃地说:“三年多,我们从松花江打到了南海∵,多少困难都战胜了,今天怎能让一条海峡挡住1许多同志过去认为“旱老虎”下海,使不出威风,现在感到方向明确了,有了办法,增强了信心,说:“旱老虎一定要变成水蛟龙。”
军党委扩大会议进一步坚定了依靠木船渡海作战的思想。一场海上练兵的群众运动,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军师领导机关和团营指挥所都移到海∵,搭起草棚,同战士一块学习,一块下海。大家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海洋知识和海战史料,访问被称为“特约顾问”、“活气象台”的老渔民、老船工。就连旧书摊上无人过问的清朝海军提督的《航海手册》和《潮汐表》,也买了来研究参考。滩头、海上,到处是课堂。打秋千,走浪桥,练摇橹,学掌帆。“要做大海的主人”这句话,响彻每个角落。指挥员们吃着饭,也把筷子往碗里一插当帆船,以饭桌当海,研究起航海队形来。许多人带病参加海练,劝不了,拦不住!经过一个多月的艰巨努力,日夜苦练,部队中基本上消除了晕船的现象,学会了一套海上行船的本领。这种奇迹使许多船老大惊叹,他们竖起大拇指说:“毛主席的大军真是神兵!神兵!”
一天,忽然从并肩准备跨海的兄弟部队中,传出一个神话般的消息:一只木帆船把敌人的兵舰战胜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但它确是一件事实。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有位名叫鲁湘云的排长,带领八个战士乘着小木船出海演习。突然,一艘敌舰向他们开来,鲁湘云见敌舰来得猛,靠风行驶的木船无法走脱,随下令船上的战士准备战斗。当敌舰开近五六十米时,鲁排长喊了一声:“打!船上的轻火器和掷弹筒突然开火,打退了敌舰,自己安全返航。这活生生的事实,又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的论断:起决定因素的不是武器,而是人!
为了对付敌人的兵舰,军部炮兵主任亲自领导一些会木工、铁工的战士,利用木船和汽车引擎,创造出了一只“土炮艇”。随着第一只“土炮艇”诞生,各师也先后造出了同样的 “炮艇”。从此,海练部队的行列中,出现了一支由“土炮艇”编成的“舰队”。 《星火燎原》
谁在收藏
浏览:1424次

下一篇:韩先楚传略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