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海:英雄的名字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

Admin 发表于2014-10-28 01:17:15
    1953年10月29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模范和特等功臣名单。这个名单排在第一位的是黄继光,排在第二、三位是杨根思、邱少云,排第四位的便是曹玉海。其中,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早已载入中小学课本,搬上银幕,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另一个闪光的名字曹玉海,在他的家乡乃至全国却很少有人知道。英雄的名字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
  嫂嫂送小叔参加八路军
  1923年,曹玉海出生在山东省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6岁时,老实憨厚的父亲曹兴中因交不起租子,被地主活活打死。曹玉海9岁时便为地主放羊,这一年,他的母亲又不幸染病去世。不久,日本鬼子的魔爪伸到了沂蒙山区。一次,祖父去地里割庄稼,被下乡扫荡的日军用刺刀捅死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曹玉海兄弟4人仅靠年老多病的祖母拉扯着,成了人见人叹的苦命儿。
  曹玉海16那年,嫂子王月花嫁过来了,给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王月花过门没有几天,为了让全家人身上都能挂上点布,她在冬天农闲时一有空便纺线,借机子织棉布做衣服。夏天里忙完了农活,她便挤出时间纳鞋底,做布鞋,把大的破的不能再穿的衣服改成小衣服给年小的穿;春天里,地里的野菜刚刚发芽,她便挎起篮子挖野菜给家人充饥,待到树叶子长成后,她就到处采树叶子,回家晒干,备着冬天吃。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沟里的水草,别人扔的烂地瓜,都被她加工成食物。在王月花的辛勤操持下,兄弟姊妹6人慢慢长大了,可饭量也大起来,她只好挎着篮子到附近村庄讨饭。为了讨饭,她自已也数不清走了多路,进了多少家的门。
  1943年1月,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进驻莒南县。曹玉海很早就听说八路军是打日本鬼子的,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国难家仇,使他产生了参军打鬼子的念头。一天,曹玉海边帮嫂子烧火边试探地问:“嫂子,我想当兵,就怕你不同意。”王月花眼噙着泪,一声没吭。这几天,细心的她看出玉海的心事,她真担心小叔出去后有个三长两短,因为打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她想想日本鬼子杀人放火,想想公爹被地主活活折磨死,再考虑到家庭生活的艰难,便改变了主意,让小叔子去参军,既能混口饭吃,又能打鬼子。
  她终于同意小叔子参加八路军了,玉海高兴地跳起来。临走那天,王月花天不明就起了床,她烧好水让玉海洗了个热水脸,又把家里仅有的几个鸡蛋煮熟了,让玉海带在身上,一边把连夜赶做的一双布鞋掖在玉海的腰里,一边说:“到了部队上,一定要干出个名目来,给咱曹家争光。”曹玉海望着这位慈祥的“嫂娘”不住地点头。 王月花站在街头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曹玉海,大声喊道:“打完仗就快回来,咱全家都等着你,啊?”
  战斗英雄再穿戒装入朝作战
  曹玉海走上抗日前线后,不久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被部队安排回乡疗养。
  这年秋天,万毅领导的新一一一师进驻莒南,曹玉海坚决要求重返前线,部队首长被他的举动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1944年2月,曹玉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曹玉海没有辜负嫂子的期望,战场上,他表现出敢打敢拚的大无畏精神,因战绩突出,多次受到表扬和嘉奖。在坚守龙古山和重罗山阻击战中,曹玉海因战功卓著,被滨海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945年秋,曹玉海所在部队奉命从山东开赴东北。这支罗荣桓元帅领导的能征善战的部队,尽管衣着破烂生活艰苦,但却有着强大的战斗力。在著名的四平血战中,他负伤不下火线,表现得十分顽强。在四平市民欢庆解放时,蒋介石海运国民党王牌部队争夺四平这一战略要地。从4月14日到5月18日,曹玉海所在的五十六团和兄弟部队一起,冒着敌人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击,打退了敌人无数次进攻。曹玉海几次负伤,每次都是下去包扎后立即重返前线。由于他英勇异常,战功显赫,被军部评为战斗英雄、保卫四平十勇士之一,梁兴初军长、刘西元政委亲自签发了嘉奖令和立功喜报。
  在东北战场上,曹玉海还参加了1947年夏秋冬三大攻势,又参加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辽西会战,四平恶战,直到沈阳解放。辽沈战役后,曹玉海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和南下渡江战役。这时候的曹玉海已经担任营长职务。从1945年进入东北到1949年渡江西进,他先后在战斗中立功7次,其中立大功3次,获奖章5枚,并多次被评为战斗英雄和战斗模范。
  1949年6月,曹玉海在江西宜昌战役中,再次负了重伤,部队首长考虑到他的身体,安排他到后方治疗。曹玉海伤愈后组织决定让他转业到武汉监狱任监狱长。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纠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悍然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全国上下群情激昂,一致声讨美国的侵略暴行。这时,刚刚转业仅4个月准备回山东老家探亲的曹玉海再也坐不住了。他多次找上级党组织要求入朝作战,都因他身体伤痕累累而没被批准。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恰巧他原所在部队一一四师在湖南完成剿匪任务后奉命北上入朝作战,路过武汉。曹玉海听到消息异常兴奋,他找到师团首长,坚决要求入朝作战。曹玉海动情地说:“首长,我是一名孤儿,如果牺牲了,牵挂少,请批准我入朝参战吧!”说这句话时,其实他是多么想念拉扯他长大的嫂嫂啊!可他不这么说,又如何能打动首长呢!首长默默地把曹玉海上衣钮扣解开,只见20多处伤疤裸露出来,让人目不忍睹。首长凝视着这个年仅27岁已经遍体麟伤的英雄战士,庄重地回了个军礼,用深沉的语调说:“玉海同志,有你这样的战士,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败美帝国主义者,我同意你重新入伍。”经军师首长与中南军区交涉,曹玉海被批准重回原部队一一四师三四二团二营任营长。这支部队入朝后番号改为三十八军三师九团二营。
  1950年10月25日,曹玉海所在三师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争前线。11月2日,三师在达檀峰与敌伪六师遭遇,首战告捷,曹玉海营消灭了敌人一个营的兵力,他自己带领的四连消灭了敌人一个连,并配合兄弟连队俘获数百名敌人,还活捉了5个美国顾问。这是我军入朝后第一次俘获美国军官。  
  “钢铁营长”血洒松骨峰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与美韩敌军共进行了5次大战役,曹玉海参加了前4次战役。
  在第一次战役的朝北反击战中,曹玉海指挥二营守卫月峰山,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白天坚守阵地,夜里亲自率领战士主动出击,利用敌人害怕夜战近战的特点,多次偷袭敌人阵地,把正在喝酒、跳舞的美国鬼子打死了不少。11月14日,曹玉海率二营趁大雪天深入敌后,消灭100多个敌人,俘虏了数十个。
  第二次战役时,曹玉海改任九团一营营长。11月29日晚上,三师挺进到价川附近的阳站,地方虽小,却是价川北面的一大障碍,这里有土耳其旅的一个加强营和工兵连驻扎,企图阻挡我军前进,掩护西线美军撤退。师部研究决定拿下阳站,团长孙洪道把突击任务交给了一营。曹玉海率兵突击后,受到了敌人猛烈炮火的阻击,几次猛攻未克。他及时调整战斗部署,采取灵活战术,主力猛冲猛打,两翼小股部队偷袭牵制,经过反复冲杀,先后夺下了两处敌炮兵阵地,又趁机猛烈进攻,一举拿下了阳站。这次战斗消灭敌人6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保证了我军的顺利前进。
  第三次战役是突破三八线。曹玉海的一营担任突击任务,他以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敌阵地,插入敌人腹地40多公里,孤军奋战。1951年元旦,他们冒着零下20多度严寒泅渡汉江,奇袭敌人老巢,共歼灭美国鬼子330多人,缴获大炮40多门,机枪20多挺,汽车30多辆。这支能征善战所向披糜的队伍被誉为铁军,曹玉海也得了“钢铁营长”的美称。
  第四次战役,从1月26日开始,激战到2月4日晚上,九团突然接到命令,限他们于5月2日前从阳平渡江赶到指定地点,接替二团在京安周围的防务。这个阵地便是魏巍在《谁是最可受的人》中描写的那个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刚结束的地方。
  曹玉海的营守卫京安里以北,主阵地在三五0点三高地,一进入阵地便投入了战斗。三五0点三高地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三十八军防御阵地的稳定,关系着整个朝鲜战局的进展,意义特别重大。三十八军副军长江拥辉亲自把曹玉海叫去谈话,让他下决心一定守住三五0点三高地。曹玉海坚定地表示:“我们营还没打过败仗呢,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这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恶战。敌人为了打开生路,全力与我军争夺。曹玉海的一营面对的是十几倍于他们的美军最精锐部队。三五0点三高地突出在最前面,三面临敌,形势极为险恶。曹玉海和教导员方新7昼夜不眠不休,指挥战士顽强抵抗,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疯狂进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半步。但连日的恶战,我军也伤亡严重,弹药缺乏。2月11日,被称为美国王牌军的美骑兵第一师(注:美骑一师建立于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虽沿用骑兵的番号但实际上已经是一支全机械化部队,第一次战役时在云山曾遭我第39军重创)发动疯狂进攻,飞机、坦克和火炮轮番向我阵地狂轰滥炸,把三五0点三高地炸成了一片焦土。
  2月12日拂晓,美骑一师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配合下,向一营阵地三五0点三高地发起了猛烈进攻。在三连坚守的阵地上,炮弹像雨点一样,各种掩体工事全部被破坏了,全连仅剩下53人,且弹药已消耗得差不多了,情况万分危急。曹玉海一方面请求上级支援,一方面命令全连节约每1颗子弹,敌人不靠近不准开枪。就这样,战士们又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枪管都打红了,冒着青烟。黄昏时分,曹玉海利用敌人喘息的机会,让剩余的20多名战士,每个人身上都绑上了手榴弹,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这时,敌人又发起了第七次进攻,当敌人距阵地不足60米时,曹玉海率领战士们从战壕中跃出,端着枪冲向了敌人。激战中,两颗子弹打中了曹玉海的胸部和头部,只见他的身体摇晃几下,倒在了地上。一班长徐金抱着曹玉海,大声喊道:“营长、营长,你醒醒,战士们需要你,阵地需要你!”曹玉海艰难地微睁着眼,用微弱的声音说:“一定要守住阵地,有机会告诉俺嫂子,我没有给她丢脸。”说完,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剩下的战士悲愤地吼道:“为营长报仇!”顽强地打退了美骑一师的强攻。教导员方新打完了子弹,抱一发迫击炮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八班长申德恩左眼失明,右臂和左腿被打断,仍然继续向敌人射击,到到战死……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我方只剩下两个人了。当晚,七团七连和师警卫连接下了三五0点三高地。
  在这次恶战中,曹玉海的一营苦战7昼夜,打退了敌人近70次进攻,歼灭美军680多人,是我志愿军营级建制上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后,一营被志愿军总部授予“抗美援朝英雄营”称号,三连被总部记特等功和二级战斗英雄连光荣称号。
  英雄埋名半世纪
  曹玉海的遗体留在了朝鲜汉江南岸的三五0点三高地上,他的名字马上传遍了三十八军。他以28岁的青春年华,为保卫祖国反击侵略谱写了一曲壮烈的乐章。  
  在清理烈士的遗物时,发现了曹玉海直至牺牲都一直珍藏的未婚妻的信和那双绣着“永不变心”的枕套。不久,部队根据信上的地址给曹玉海的未婚妻回了一封信,告诉她“曹玉海同志是祖国优秀的儿子,是抗美援朝的一级英雄和特等功臣,直到他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还珍惜地保存着你给他的信和爱情的纪念。”姑娘回信说:“……这对我该是多么不可弥补的损失啊!但,我因有了这样的爱人而自豪,我要永远不愧为他的爱人。告诉您——他的亲密战友,我坚决要求到朝鲜前线去……”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参加战斗的战士纷纷回到了家乡,王月花天天盼着小叔子回来,然而,半年过去了,却连一点消息也没有有。这时,村里的传闻却渐渐多起来,有的说他在战场上牺牲了,有的说他失踪了,也有的说他在北京做了大官……
  一次,村里有人听说王月花是烈士的嫂子,就不屑一顾地说:“什么烈士?有何证据,还不知真实情况是什么呢!”王月花听了,心里难受极了,她没有和人家争吵,一个人跑回家躲在屋里大哭一场。
  不久,县里派人来看她,并送了一些糁子,让她不要难过,好好生活,并告诉她曹玉海在战场上牺牲了。至于曹玉海的详细情况,多年来谁也说不清楚。
  1997年4月,第38集团军派人专门来查找曹玉海的情况,他们跑遍了有关部门,却没有找到曹玉海的任何资料。在有关部门的全力帮助下,经过3年的时间逐村调查,终于和曹玉海的家人联系上了。原来,记录者记错了,又因莒南县是从莒县划分出来的,部队的信寄到了莒县,也就成了死信。
  终于有了曹玉海的消息,84岁的王月花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捧着玉海的照片,自言自语道:“真是玉海兄弟啊,可找到你了!”当部队的同志得知王月花全家一点也不知道曹玉海的事迹时,大家都感慨万分,告诉老人:曹玉海烈士是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是和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并列的英雄人物。
  王月花老人一直住在几间用泥土垒起的草房里,由她的儿子养活着。目睹屋里屋外家徒四壁,除了几只山羊外没有值钱的东西。从王月花的家往南70多米,就是曹玉海当年住过的老屋,王月花老人引着笔者来到了英雄青少年时代的住宅,只见屋顶早已坍陷,只剩下屋基和石垒的院墙,显得十分凋零。王月花老人说,她有时拄着拐杖到这里转一下,回想一下玉海年轻时的模样。
浏览:96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墨墨啊
    墨墨啊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