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战邮老兵谷春荣的故事

Admin 发表于2016-04-26 22:02:08
    走进82岁的邮电离休老干部谷春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端一个幽静小区的家里,只见一幅黑白照片摆放在客厅中。
    “那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大城市’临沂,我个人拍的第一张照片。”谷老向记者如是介绍。照片上的小伙子,身着八路军军装,目光直视前方,炯炯有神。
    从1942年到1945年的3年多时间里,他和战友们一起,从沂南县马牧池乡双泉峪子村——山东战时邮务总局的诞生地开始,奔波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线上。
    谷春荣说,山东战邮成立是抗战形势所迫。日本侵占山东后,为便利敌后抗日军民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于1941年7月提出在全省建立统一的交通机构。赵志刚受命与“邮政专家”李旦复(抗战前在中华邮政青岛邮局做邮务工作)一起筹建。
    1942年2月7日,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在双泉峪子村成立,设业务科、交通科、发行科、秘书科、总务科,赵志刚任局长,他提出“人在文件在,人与文件共存亡”。
    “山东战邮有三大任务:党内交通,报刊发行,邮政通信。”谷春荣说。
    当时,山东解放区的根据地与敌占区犬牙交错,交通线是无形的,但却是“打不乱、切不断,机动灵活、四通八达”。交通员送文件,要冲破包围圈、越过封锁线,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用谷春荣的话说,他们是“凭着一个脑袋、一颗红心、两条腿加上机智勇敢”,将文件准确送达,甚至将《大众日报》发行到日本人占领的县城。“这是不得了的事,当时的军队首长说‘发行一张报纸相当于一发炮弹落在了敌占区’。”
    在谷春荣看来,交通员送文件的过程,充分验证了“群众的创造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句话。初冬时节涉水过河,他们将棉裤脱下来,用绑腿将小腿缠上,“这样既能保证棉裤不湿,又避免腿被薄冰扎破”;夏天时,交通员先游到河对岸,把衣服放好,再游回来,把文件举过头顶运过河。夜间过封锁线,感冒的交通员会把搓掉沙子的泥巴含在嘴里,避免咳嗽引起敌人注意。为了建交通站,交通员们更是见机行事,拜和尚为师、在地主家当长工,通过变换身份做掩护开展工作。
    山东战邮存在的4年间,在全省形成了由251个邮局、117个邮站、804个邮务所组成的战邮组织体系,运邮工作人员达9400余人,开辟邮线9.1万华里,邮递各类邮件上千万件。
    作为“送信人”,山东战邮非常重视报纸的宣传作用。战邮总局成立后两个月,总局机关报——《山东战邮》报便诞生了,用于传达上级精神、转载山东形势报道、表扬好人好事。1945年2月7日,要召开全省战邮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报社安排人员根据战邮模范人员评选条件编写了一些歌曲。于是,以秧歌调曲谱写的“模范交通员”、“模范邮务员”、“模范干部”等歌词刊登在《山东战邮》报上,并很快在战邮人员中传唱开来,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谷春荣回忆说,山东战邮非常重视对干部职工的培养教育,虽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但仍因陋就简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开展培养教育工作,使广大战邮职工在艰苦的环境中得以健康成长。这样的培训使得谷春荣也受益匪浅。
    谷春荣当时兼做钢板刻印工作,开始时,一张钢板只能印六七十张,而且麻点多、字不清楚,他们就提出向新四军的《战斗报》学习,后来一张钢板可以印到120张。
    “连炊事班的师傅都知道了这事,打饭时还特地给我加了一勺豆芽菜。”谷春荣说。但长期在昏暗的油灯下刻钢板,严重影响了他的视力。
    解放战争开始后,随着形势变化,军队流动性增大,山东战邮便成立了军邮总局,在纵队设分局、在师里设支局、在团里设军邮站,凡是部队的邮件都由地方邮政交给军邮处理。同时,成立了支前邮局,为支援淮海战场的民众提供服务。解放战争胜利后,山东邮政总局迁往上海,成立华东邮政总局,服务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古春荣被编入台湾接管组,后因故撤销。
    1952年10月至1990年,谷春荣先后在邮电部政治部保卫处(保卫部)、邮电设计院、邮电科学研究院、邮电出版社任职,后在邮电部安全保卫司司长任上离休。
    1992年年初,山东战邮成立50周年之际,谷春荣应邀回到双泉峪子村。看到过去的老照片、交通工具,睹物思人的谷春荣连说“没想到”——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没想到邮电发展这么快,“过去是一根扁担、两根麻绳送文件,当时邮运科只有6个科员,每人配有1辆自行车,用来穿针引线、组织邮路。现在好了,不仅有自行车,还有汽车、火车、飞机运邮,邮政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有这样一枚邮票,让谷春荣印象深刻,这是1945年12月山东战邮总局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它是解放区邮票中首次套色印刷的,背景中绘有“青天白日旗”和红旗,邮票上端左右两角文字是“中华邮政”。
    “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首次在邮票上出现这两个标志。”谷春荣说,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经过8年抗战胜利后,希望国共两党合作,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时至今日,相信这仍然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49年,台湾接管组因故取消;2008年12月15日,两岸实现‘大三通’,两岸同胞实现直接通邮,两岸关系越来越近,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谷老的爱人、子女都是邮电职工,全家人对邮政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最后意味深长地说:“祝愿传承百年优良传统的中国邮政明天更美好!”
浏览:319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 柳影
    柳影
  • nenu
    nenu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