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芳传略

Admin 发表于2014-11-07 09:51:11
石景芳(1914-1942) ,名玉琮,山东省无棣县水湾镇刘风台村人。1928年入无棣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取惠民县省立第四中学。1933年他作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之一,领导学生反对学校当局侵吞文渊楼(图书馆)建设基金和学生赔偿金(学生使用校具押金),遭国民党惠民县政府拘捕,勒令退学。次年春,转北平宏达中学就读。1935年,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石景芳辍学回乡,执教无棣县小山街(今属河北省海兴县) 短期小学。1936年春,与关星甫、于梅仙等人创立友谊读书会,并秘密组织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鲁北分会, 联络抗日志士。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8月间与关星甫、于梅仙、冯景恩等人组织抗日救亡会,与关星甫分任正副会长。不久,抗日救亡会因揭发国民党无棣县政府官员走私日货,被国民党无棣县党部控告到省,诬为“聚众闹事”,定为“非法组织”,勒令解散。石景芳等遭通缉,抗日救亡会转入秘密活动。 1937年9月,中共无棣县委员会正式成立,石景芳任县委书记。10月下旬,国民党无棣县政府慑于日军南犯,由县城迁至水湾村,准备出逃。石景芳抓住时机,与张荣亭、徐尚武等人以无棣小学教员联合会的名义,发动300名小学教员签名,向国民党无棣县政府县长朱康济索要教育基金。经过交涉,迫使国民党县政府交出教育基金2400元,石景芳又变卖部分家产,购置步枪20支,组成一支近三十人的队伍,定名“无棣县民众抗日游击大队” ,石景芳任教导员。1938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敌后第31游击支队攻占无棣城,石景芳率无棣县民众抗日游击大队加入该部, 编为第二十一路军,转战乐陵、庆云等地,7月任改编后的第31游击支队政治特派员。1938年8月, 冀鲁边区委派石景芳开辟东光县抗日根据地。他赴任后迅速加强中国共产党在东光县的组织,制定建立东光县抗日民主政权方案。10月初,经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批准,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石景芳任县长。他就职后组织教导队,培养军政干部,整顿乡村政权,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东光县除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的抗日武装大队外,还有八路军冀中军区收编的“津南抗日自卫军独立第2旅”。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未来得及彻底改造。1939年初,东光县政府缉私人员查获一起贩毒案, 在押犯中有“2旅”人员,潜藏在该部的伪顽特务趁机制造“县政府欺压2旅”的舆论, 挑动部分官兵两次持枪大闹东光县抗日民主政府, 强行索人。石景芳耐心向“2旅” 官兵说明因由,制止了不幸事件的发生。事后他又协助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肖华对“2旅” 进行彻底整编,镇压了阴谋叛变投敌分子,充实了一批共产党员领导骨干,更名为“冀鲁边区运河支队”。1939年3月,石景芳调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5月该机构撤销,改任冀南区第六督察专员公署专员。 1941年2月,中共冀鲁边区党委成立,冀南六专署改称冀鲁边区一专署, 石景芳仍任专员。是年7月,冀鲁边军区成立,他兼任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当时日伪正全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石景芳领导一分区军民,开展保护林木和青纱帐的斗争,并配合主力部队打开了与清河区的通道,使冀鲁边与清河两游击区连成一片。1941年秋,一专署机关在东光县大柳树张村遭日军袭击,形势十分危急,石景芳亲自带一班战士顶住日军的进攻, 使 机关人员安全转移。为巩固抗日民主政权,他不断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贯彻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除奸政策,推行合理负担,  深入开展抗日爱国教育。南皮县桃园村有股地主武装,其头目异常刁顽,绰号“桃园猴“,  县大队几次攻打未能奏效,只掳到他的小少爷,遂以此作为抵押,要挟他捐献50支枪。适逢石景芳到南皮县视察,便指示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对小孩要关心爱护,应利用关系疏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照此办理,终于使“桃园猴”转变立场,为抗日做了些有益的工作。1942年6月, 日军集结两万多人对冀鲁边区进行空前大扫荡,形势迅速恶化。国民党山东省独立保安第六旅旅长张子良趁机派人借同乡叙谊拉石景芳“归顺”,他断然拒绝,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华民族抗战已到了最困难的时刻,但黑暗即将过去,胜利就在前面,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为抗日而献身的准备!”6月18日,石景芳与地委机关干部及警卫连百余人在东光县大单家村一带被四路“扫荡” 的日军包围。 19日晚,石景芳决定组织突围。等掩护群众向漳卫河南岸转移后,所有路口已被日军封锁。他只得改变计划,顺原路边打边撤。退至寺后杨村附近,石景芳中弹负伤,他忍住剧痛,继续指挥战斗。到达赵家柳林村东时,他率领的干部战士已大部牺牲,子弹也 快打光,遂与蜂涌而上的日军展开肉搏,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浏览:90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