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至成回忆南昌起义后艰苦转战会师井冈山的过程(三)

Admin 发表于2016-05-04 19:38:19
我们这支部队虽然有了自己的领袖,并且由他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处境却仍然非常困难。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了朱德同志这高瞻远瞩的胸怀和这些从革命实践中得来的道理。特别是因为朱德同志的这些指示没有及时传达到部队中去,没有为全体士兵所接受,部队的混乱还没有遏祝
每天,天一亮就集合出发,全军沿着赣南的山道,向西疾进。这时已是十月下旬,山林里气候已经很冷了,我们身上却还是穿着八一起义时发下的单衣。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远征和连续战斗,衣服磨损得破烂不堪了。穿的是短裤,两条腿饱受风吹日晒,皴裂得像两条棍子。鞋子早已穿烂了,要打草鞋,既无材料,又无时间,有的撕下块布把脚包起来走,有的索性打赤脚走。行军中常常赶不到村庄宿营,只好露营。每逢宿营,各人弄把树叶子垫在身子底下,穿着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抱着枪支,背靠背地挤拢在一起,互相暖着身体睡上一夜。夜凉寒露,刚被体温烤干的衣服又被露水打湿了,一夜不知冻醒几回。至于吃饭,那更是困难,吃饱肚子的时候是少有的。尤其难耐的是疾病的折磨。这正是南方发病的季节,拉立打摆子的一天天在增多,又没有医药治疗,有的就寄养在老乡家中;有的病势沉重,就在野营的树下或是小道旁牺牲了。
在这样艰苦的情势下,部队也更难以掌握了。虽然名义上存在着团营连的建制,但实际上除了少数由领导同志亲自抓住的部队以外,大部是混乱的。名义上我是连长,可是在这段时间里,连队的人员数目我就没有弄清过。一个人,一个班,甚至成排的自由行动起来。每天部队出发前,朱德军长照常下达行军命令,可是到哪里去找接受命令的单位呢?有时传令兵只好拿着命令站到岔路口,看到个排长,把命令给他看看;看到个班长,也给他看看。队伍散散乱乱地走。 每天差不多都是这样: 出发时人还齐全,路上人就少了,宿营时又慢慢多起来……
自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到了目的地。很多人受不了这种失败的考验,受不了这种艰苦困难的考验,不辞而别了。一路行军,只要碰上岔道,就有三三两两向岔道上走了,喊也喊不转。记得这天刚上路没多久,我们连的一个湖南籍的士兵便离开大路走开了。我追上去喊他,他也不理。我说:“朱军长说过,你受不了苦可以走,可是枪是革命的武器呀!”他想了想,把枪一扔,头也不回地走了。像这样的事,不只一回两回。
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部队像一炉在熔炼中的矿砂,渣滓被淘汰了,剩下的却冶炼成了纯净、坚韧的钢铁。回想起来,当时部队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由于党的坚强领导。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常常看见朱德、陈毅、王尔琢等负责同志,穿插在行军行列里走着,肩上扛着动摇分子扔下的步枪,或是搀扶着病号。他们一面走,一面向士兵们讲解着革命道理,指出革命的前途。沿路,陈毅同志曾经不只一次地召集我们这些党员谈话、开会,要求党员们“受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失败时的英雄”,切实掌握好部队。那时候,党的组织很不健全,更不懂得把支部建在连上,一切活动都靠党员个别进行。干部在行军中要和士兵们谈心,休息时要讲话,宿营了要检查纪律、向群众作宣传解释工作,士兵扔掉的枪支要背起,有病的同志要扶起走……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朱德、陈毅同志对部队纪律的整顿也是从不放松的。记得到达信丰的那天,发现城里有一家当铺。几个不良分子一鼓动,有些战士一轰而上,抢钱的抢钱,拿东西的拿东西,乱成了一团。事情很快被陈毅同志发现了,他立即下令吹紧急集合号。 队伍仓促地拉出了城,在一个山脚下集合起来。陈毅同志气愤地批评这种现象说:“这哪里像革命军队,简直像土匪一样了!”接着又谆谆地告诫大家:“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讲得那些犯纪律的人都垂下了头、红着脸把抢来的东西交出来。
在党的领导下,混乱和动摇渐渐减少了,终于将这支部队保存了下来。到了十月底,来到了大庾,部队暂时停住了脚。混乱也终于制止了。在天心圩时朱德同志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宁汉战争打起来了,粤赣的大小军阀这时都卷入了这场混战,果然顾不上追我们了。
谁在收藏
浏览:75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去有风的地方
    去有风的地方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