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亭回忆录:难忘鲁中南(二、支援济南战役)

GAO... 发表于2016-05-06 11:18:08
鲁中南区党委一成立,马上投入了济南战役的各项准备工作。华东局、华东军区不断召开各种会议,部署济南战役的支前工作,并下达了《济南战役总动员令》。华东野战军前委也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研究制定了济南战役作战方案,提出了“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振奋人心的口号。鲁中南军区部队也奉命组建鲁中南纵队,归山东兵团建制,准备参加济南战役。康生走后不久,区党委召开会议,根据形势的紧迫需要,为了更有力地领导支前工作,华东局决定:鲁中南党政军机关分为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后方由我主持区党委工作,李乐平主持行署工作,钱钧主持军区工作。前方则成立鲁中南支前委员会兼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前方办事处,傅秋涛任主任,周骏鸣任副主任,唐少田、张雨帆、张劲夫、程照轩、赵锡纯、魏思文等为委员。后方指挥部负责在解放区内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支援前线,做好地方工作,前方指挥部则直接跟随主力部队行动,指挥协调各支前力量的活动。为统一领导支前工作,地委设立支前司令部,县设支前指挥部,区设支前站,村设生产支前委员会。这明确分工和各级支前组织的建立,为以后支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9月初,区党委发出的《关于目前战争、支前、生产工作的指示》,指出:“行将到来的大规模津浦战役支援任务,主要将由我鲁中南担负,而秋收已开始,秋种迫在目前,因此,战争支前与秋收、秋耕、秋种已为我党目前的紧急的中心任务。这两大任务都必须同时进行。”
这个指示给全区各级党组织指出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心思想是支前、生产两不误。这一指示,不仅对济南战役的支前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以后的战争支前、特别是对淮海战役的支前奠定了基础。华东局认为,这个文件不仅适合鲁中南区的情况,别的地方也适合,于是于9月27日把这个文件加上批语转发到各地,并在《大众日报》上发表,要求各地参照执行,努力生产,搞好支前,保证生产、支前两不误。
9月16日午夜,华东野战军组织的济南战役打响了。
参加战役的我军分成两个集团,攻城部队约14万人,由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指挥;打援部队约18万人,由华野首长直接指挥。经过10天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10万余人(内含2万余人起义),化装潜逃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亦于两天后被查获,而徐州之敌慑于我军声威,未敢大举增援。
战役打响后,鲁中南军区所属部队积极参战,获得重大战果。鲁中南纵队主力四十六师及四十七师一个团、炮兵营和泰山、泰西军分区部队参加了扫清外围、攻击外城的作战,仅鲁中南纵队参战的4个团就毙伤俘敌4500多人,缴获各种炮21门、汽车11辆、兵工厂2座、弹药库5座及大批军用物资。泰西军分区武装在配合主力从西线的进攻中,亦毙伤俘敌旅长以下官兵2000多人,缴获甚丰。战役前后,鲁中南军区组织各地方武装、民兵担负起保护公路、桥梁、电话线路及仓库的任务,保证了济南战役中我前后方军运和通讯联络的畅通。
为了济南战役的胜利,鲁中南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全力支援前线,为济南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物资保证和后勤保证。当时攻济与打援部队和民工共计82万多人,仅部队每天就需要供应粮食26.5万斤,马料6.5万斤。解放区人民刚度过灾荒,粮食积存不多,完成这一任务十分艰巨。
但广大人民群众想尽切办法,克服了秋粮尚未完全登场与秋雨连绵的种种困难,加紧抢收,速碾快磨,终于超额完成了任务。沂山区原定征粮20万斤,当群众知道我军要打济南,自动提前两天缴粮123万斤,超出原计划6倍。泰安县崔家庄民工阎成兴等4人,在运粮途中踏响了地雷,1人牺牲,3人受了伤,但他们忍着伤痛安葬好同伴的尸体,继续把粮食运送到前方粮站。整个战役期间,鲁中南共出常备民工19万余人(含民兵7000多人),担架15458副,小车24021辆,挑子23843副,驴500头,马车301辆,出临时民工11.2万多人,担架8364副,小车20880辆,挑子23965副,驴4577头,共运粮食5900万斤、棉衣13万套,其它物资45万斤。仅泰山、泰西、淄博三地区就修公路1695里、桥梁145座,筹集门板2万余块、木杆4万余根及其它大批支前物资。为了支援此次战役,鲁中南区设立了5个随军供应站、2个固定供应站,将27万斤食油、120万斤食盐、6.5万斤咸菜、1.2万斤虾皮及大批咸鱼、大蒜、粉条等副食品送到前线,保证了部队的供应。
在济南战役中,济南党的城市地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在济南开展地下活动的有济南市委、渤海区党委济南工委、冀鲁豫区党委济南工委3个系统的党组织,由济南市委统协调指导工作。鲁中南区党委有关部门还向市内派遣人员和设立工作机构,开展情报工作。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济南党的地下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从开展敌情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调查、为我军分化瓦解敌军、正确制定攻城部署,到顺利接管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从发动市内地下党员和群众内线关系开展战时服务和保护城市工作,到争取国民党军吴化文部起义,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争取国民党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兼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2万余人起义,为解放济南起了重要作用。
对吴化文部的争取、教育工作自1947年就着手了,1948年8月,华东局指示济南市委专门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蒋方宇为组长的争取吴化文起义领导小组,对吴化文开展了更加细致、耐心的争取教育工作,向其阐明党的政策,指出光明前途,消除其对国民党军的增援所抱的幻想,终于使吴化文在我军强大军事压力下和坚定耐心的争取下,率部起义。
在我军解放济南城强大声势的震慑下,盘踞在临沂城的王洪九部于10月6日弃城南逃,我鲁中南地方部队收复临沂城。11月初,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机关由沂北农村移驻临沂城。
济南战役的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具有重大意义,正如中共中央致华东野战军的贺电中指出的那样,济南战役的胜利“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的内部,这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济南战役的胜利,不仅开创了我军夺取敌人重兵防守、强固工事设防的大城市的先例,而且打通了华北与山东地区的联系,基本控制了山东全境,为华东野战军下一步南下,与中原野战军协同作战造成了极为有利的形势。就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之际,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此时陈毅同志在中原)根据形势的发展,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建议以华野主力由鲁南前出苏北,与中原野战军配合展开淮海战役,粉碎蒋介石“守江必守淮”的作战方针。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毛泽东主席于10月11日亲自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对战役的部署作了具体指示。一场新的震惊世界的大决战就要开始了。
浏览:420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丰林谷农业
    丰林谷农业
  • 思目
    思目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