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办学阶段,是抗大一分校办校规模发展最大、培养干部最多、对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贡献最大的一个阶段。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政委员会,根据山东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报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批准,对学校领导和组织机构作了重大调整,扩大了抗大一分校的办学机构,除一分校本部扩大培养干部的规模外,又下设三个支校。一支校驻鲁南地区,二支校驻鲁西地区,三支校驻胶东地区。学校除了常设的军事队,政治队,上干队训练在编的团、营、连、排级干部外,以后又组建了文化队,挑选部队中的优秀青年战士,培养掌握新技能的军事人才。
为了培训更多的地方干部,中共山东分局1940年12月决定,由一分校承担培训县、区、乡三级政权干部的任务,为此,一分校组建了“建国大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干部培训的力度,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一分校于1942年抽调一部分干部和教员,组建了专门培训地方干部的山东省建国学校。
受山东分局的委托,一分校后来又继续举办过“宣教队”,两期城市青年队等。宣教队的学员来自鲁北、胶东、鲁南、鲁中等地。宣教队由校文工团主任袁成隆兼任政治指导员,队长由文工团杨霖担任,和文工团一起活动,学习戏剧、音乐、美术等课目。城市青年队从1943年8月至1944年8月连续举办两期,主要是提高城市地下工作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分校办学七年,坚定执行了毛主席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从抗日战争实际需要出发,紧紧抓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要义,以马列主义、爱国主义、党的理论、军事知识教育学员,学员以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和建设抗日根据地的成就,作为检验学习成绩的答卷。实践证明,一分校对山东抗日军队建设和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为部队和地方政府培训、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2.4万余名。其中有一部分学员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将军、省部级领导干部。二是直接参加对日作战达数百次。一分校的干部、教师、学员为此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特别是1941年大青山突围战斗中,为掩护山东三大领导机关突围,200多名抗大干部、学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抗大校友都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三是在建设抗日根据地政权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抗大走到哪里,就把建设政权的工作做到哪里,为此还专门设立了民运工作团。四是对抗日根据地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分校文工团、宣传队转战山东敌后,走到哪里就把宣传抗日和文艺演出带到哪里。山东的许多干校,学校,都以抗大为自己办学的楷模,有的还以抗大校歌作为自己的校歌。(作者:李志 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12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