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前过程中,山东民工除胜利完成了火线抢救伤员、运送粮食弹药、看押俘虏等工作外,还积极帮助部队和当地政府开辟新区工作。例如,我南下大军到达浙江肖县时,虽已占领了县城,但城外多为匪特所控制,大部队因急于追歼穷寇,来不及剿匪,我支前民工就集中了一个团的兵力,向威胁群众最大的一股土匪——陆子铨部发动包围清剿,迅速灭匪一个中队,其余全部被摧垮,许多散匪缴械投降,不仅稳定了全县的局势,而且成为我们新的支前基地。与此同时,另外几个随军担架团也分别在绍兴、皖南、赣东北等地区,不断围歼匪徒,收缴地主武装。仅在赣东北罗平县就收缴匪特长短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十八挺,还有六○炮两门,这对安定社会秩序,开辟新区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想引用几个数字,说明山东人民支前的重大成绩。据统计,在各大战役中,远离家乡一个月到一年以上的民工、民兵就有六百零二万一千多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民兵就有一百五十四万多人。仅就济南、淮海、渡江和长山群岛诸战役不完全统计,就动用大小车十九万九千多辆,其中随军小车五千五百多辆。仅就济南、淮海、京沪三大战役统计,就出粮四亿六千多万斤。仅据淮海、京沪两大战役四十三个民工团的统计,就运粮一千五百多万斤,被服十五万多件,弹药一亿八千多斤,运送伤员十二万多名。仅就淮海、渡江两大战役十七个民工团统计,就看押俘虏十万多人。
山东人民所以能发挥这样大的力量支援解放战争直到最后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党中央、毛主席战略方针的正确,是毛主席人民战争的思想深入人心,当人民把战争的最高目标和自身的最大利益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充分认识到共产党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只有打败蒋介石,才能翻身得解放,支援前线是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就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争中去。另外,华东局、华野前委、以及后来的总前委,对支前工作高度重视,抓得很紧、很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开始,直接指挥我们在前线搞支前工作的是华野前委,后来是总前委。一九四八年底,在徐州召开的支前工作联席会上,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亲自写信,批准了会议决议,保证了支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华东局、华野前委、总前委,还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实事求是的确定了支前工作的指导思想;充分估计了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可能条件;把人力、物力、财力科学地组织起来,建立了严格地节约民力、节约粮食的制度,做到有计划地调度和合理地使用;坚持自力更生,以战养战,耕战互助,公私两利,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原则;把土改、生产、支前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人民的积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了,使山东解放区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回顾过去,对照现在,战争年代的那种革命精神多么可贵!那时候,生活那样艰苦,环境那样恶劣,可是,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力以赴为前线,为早日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不知疲倦地战斗。这种不图名、不为利的忘我精神,勤勤恳恳的实干精神,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决心,在大干四化的今天仍然需要。当前,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继承和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选自《忆沂蒙》)
浏览:13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