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龙回忆山东人民支前的伟大功绩:全面支前

Admin 发表于2016-05-08 09:48:52
所谓全面支前,就是说战争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山东人民也就从各方面支援前线,并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部队要吃饭,打仗要弹药,因此,运送粮食弹药是头等任务,而山东人民确实做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莱芜战役前的形势是,敌人从南北两面对我军合围,我们也曾准备和敌人在鲁南决战,粮食弹药、担架也都向南集结。后来,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转变战役方向,先打北边的李仙洲,大部队突然由南向北开进。随着部队行军方向的改变,支前的队伍也必须迅速跟上,支前队伍追赶着部队日夜兼程向北挺进,当我军在莱芜把敌人合围时,支前大军也赶上来了。战役打响后,由于情况紧急,部队做饭来不及,山东人民就提供了大量熟食,烙出了各种煎饼支援前线,有小米的,玉米的,还有酸煎饼(莱芜人民习惯吃的一种干粮),保证了我们部队无论处于任何情况下作战,都能吃饱饭。淮海战役中,费县辛庄的群众,听说部队要从村中经过,几天内就磨好白面一万多斤,集中烧柴三千斤,做成了各种熟食,保证了部队吃饱喝足。蒙阴县李家楼妇女组,轮班推碾;两天内就碾小米两千五百多斤,全县十一天就碾米四十九万一千多斤。
其次,打仗必然有伤员,能否把他们及时抢救下来,是关系到部队士气稳定的大问题。为此,山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在硝烟滚滚的阵地上勇敢地抢救伤员,在转运伤员的路上,不怕苦不怕累,精心照料伤员,有的人口对口地给伤员吸痰,有的人用自己的吃饭小瓢给伤员接屎接尿,有的人甚至为了掩护伤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鲁南担架团一营四连的十二副担架,参加了上海战役,他们在营教导员刘道生带领下,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从前线到包扎所十八里路,一天一夜就运送了九趟。当伤员们感动地问他们累不累时,担架队员们响亮地回答;“不怕苦,不怕累,抢下一个伤员,就多一份革命力量。”胶东担架团,在运送伤员的路上,遇到了敌机的疯狂扫射,排长曹星一和民工李良爱,立即放下担架,伏在伤员身上,用身体掩护伤员,并说:“打死我,也不能再让你受伤。”为了激励大家爱护伤员,他们还写了许多诗歌,我记得有这样一首:
咱们抬伤员,
照顾要周全,
同志们杀敌在前线,
流血流汗为了咱。
咱们不怕劳累不怕死,
日夜运转不停闲。
另外,打了胜仗还有许多俘虏需要押送,民兵们主动勇敢地承担了这项工作。在押送过程中,民兵们表现了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高度的阶级觉悟。有些被俘的国民党官兵,妄图用金钱收买民兵,遭到了严词拒绝。胶东民工团一营,押送了三千二百名战俘,有个俘虏送给民工孙乐胜同志四个金戒指,三块现洋,两支钢笔,他不但拒不收礼,还把这个俘虏教育了一番,他说;“你看错了人,俺是老根据地的群众,不象你们那样贪财图利。”这个俘虏惊奇地问:“你们都是些老百姓,不为钱,不为利,出来为什么?”孙乐胜回答说;“为什么,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件事在俘虏中影响很大,有的说:“咱们这边当官的,都比不上人家那边的普通老百姓,无怪八路军天天打胜仗。”也有的说:“咱没到过解放区,看到民工都这么伟大,就能知道解放区里更了不起啦。”再者,部队作战大量减员,需要及时补充兵源。为此,山东人民热烈响应党提出的“到前线去,到主力部队去”的伟大号召,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参军的动人事迹随处可见。大批地方武装荣升主力,开赴前线,英勇杀敌。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先后发动了四次大的参军运动,送出了五十八万九千余名优秀子弟参了军,使华东野战军愈战愈强。与此同时,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还夜以继日地赶做军衣军鞋,保证战士的需要。特别感人的是,有些七、八十岁的老大娘,戴着花镜,含着深情,千针万线,做出一双又一双的军鞋,一身又一身的军装。总之,部队的一切需要,山东人民都满足了。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前方后方构成了一幅伟大的图画,各个方面,各条战线,都进行着火热的战斗。

浏览:73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坚冰大侠
    坚冰大侠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