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干部马守青拾起的记忆9:第二次升级

Admin 发表于2016-05-08 22:18:13
 由于“五井战斗”胜利的影响,参加我军的青壮年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补充到主力一、二团外,还组建了三团。这个团是以我们独立营和直辖大队为基础成立的。
 三团组建后,政治处要成立宣传队,到各营连选调比较年轻又有文化的同志参加。我被选中了,调到团宣传队工作。调上来的大多数是些半大孩子,我过了年已是18岁的人,比起他们来算是比较大的。在他们眼里,我是个老大哥了。宣传队编了两个分队,年龄稍大的编成一分队,有七八个人,年龄稍小一点编为二分队,也有七八个人。领导叫我担任二分队队长。第一次做领导,不知道该怎么做好。只听领导讲,做领导要起领头作用,要起模范作用。
 过了几天,由支队司令部派来了队长。他常讲起他在一团参加五井战斗的经过,我们都喜欢听,因为他是主力部队,是老大哥部队的,大家都很尊敬他。有一次,队长讲宣传队的任务,要宣传队经常到各连队去教歌,到农村去讲抗战的道理,拿些麻捆刷子写标语……到老百姓家中讨些石灰、锅底灰当墨水,要写得好看,学会写美术字。到连队去教的歌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刀进行曲》等;到农村里教的第一只歌是《叫老乡》……在连队教歌最热闹,能看到练兵的拼刺刀、投弹、打靶等,所以大家都争着到连队去。
 部队里的大练兵,练得热火朝天。农村里拥军、参军的情绪非常高涨。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大练兵的刺杀声、口号声响彻大地。农村里组织了工、农、青、妇、儿童团等各种抗日群众组织。儿童团童声童气的歌声此起彼伏,经常拉宣传队的同志去教唱歌。
 这里是一片宁静的、快乐的土地,只听到歌声、笑声……好象没有战争的气息。
 “五井战斗”后,我军从人道主义出发,将打死的日本兵用白布包好,等待他们前来收尸。日本鬼子来收尸时,我们没有和他们交火,他们把尸体抬上一辆车,朝西山打了几炮就回了临朐城。据说,鬼子从青州、潍县集中了不少兵力,很可能要向我们进攻,对我军进行报复。
 国民党省政府沈鸿烈的部队、吴化文的新四师,不仅不抗日,还不断地对我军进行挑畔。我二中队驻在沂水县的交通联络点——埠村,被他们包围,不能工作,被迫撤出。国民党部队对我防区得寸进尺,又袭击我驻在璞丘的驻军。国民党王尚志的部队从东面袭击我驻在鲍庄的驻军,北面临朐城的鬼子又不断向我军进攻。本来就不大的这块新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三面受到军事威胁。太平欢乐的局面,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为了避免大的损失,于1940年5月,被迫放弃了这块抗日前沿的根据地。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向莱芜进发。自此,我们三团就在新泰、蒙阴一带开展抗战救国活动,经常处于紧张的战斗中。
 国民党军队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溃逃的溃逃,投敌的投敌。我军在敌后坚持抗战,组织敌后人民开展抗日救国运动,力量不断壮大。日本军队对国民党停止进攻,由迫降改为诱降的政策,调集大批兵力专门对付在它后防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军。日军对我们新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扫荡”,实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对我军频繁地进行军事进攻,采用“分进合击”、“远距离奔袭”、“铁壁合围”、“铁脚合击”、“拉网”、“梳篾”、“地毯式的清剿”等等毒辣、残酷的战术。在公路的两侧修建两米多高的墙,叫“防共墙”;在另一侧挖两米宽、两米深的壕沟,叫“反共沟”。公路上留有通道,通道口三里一碉堡,由伪军把守;五里一据点,由鬼子兵把守。把一块根据地横三竖四的分割包围。国民党的军队还时不时地对我军和地方政府进行袭击。
 坚持敌后抗战的我军,虽然处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但还是经常寻机主动打击敌人,拔除敌人的据点、摧毁敌人的碉堡。
 一次,在攻克敌人的据点时,我跟在一个排长后面,跳进敌据点外面的壕沟,爬上梯子跳进据点。我们宣传队年龄大一点的遇到战斗时,都是到连队参加战斗,而且强调团政下到连队的同志在战斗中要起领导、模范作用,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我军除了对付日本鬼子外,还要根据上级指示,对国民党反动顽固的军队进行“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那时,由于根据地受到封锁包围,战斗中负伤的伤病员没有医院,没有医药救治,只能安排到敌占区的群众当中去,在群众的掩护下,用土方土药治疗。没有粮食,饿着肚子打仗是常有的事;天很冷了还穿不上棉衣……战斗消耗的弹药也无法补充。我军虽然有简易兵工厂,但只能造手榴弹,步枪、子弹还不会造。坚持在敌后的军民处于非常艰难的困境中。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也日益加剧,我军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带领100多人,事先和国民党秦启荣部队联系好,经过他们同意,路过他们防区时,却遭到国民党部队的突然袭击,政治部主任和100多名同志全部牺牲,酿成极其惨烈的“太河事件”。
浏览:80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