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贤,原名张则昔,1904年出生于诸城市枳沟镇普庆村。7岁上学,在村读私塾7年,后于枳沟高小毕业。1922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期间,初步滋生了“国家观念和社会思想,但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观念1925年,张希贤中学毕业后,因家庭阻挠未升大学,回到家乡在本村小学任教,但因不安于本职,常做买卖种菜园,为自己的生活打算。
1926年,张希贤由王立哉、张菊田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受其影响,积极从事国民党活动。1927年任国民党诸城县党部干事。1928年被选为县党部候补执行委员,但因厌恶官场腐败、争权夺利而无所事事。1929年被委任为国民党嘉祥县特派员,次年随王立哉参加国民党改组派,投入反蒋运动。1936年,张希贤被委任为国民党诸城三区区长,建立了200多人的抗日区队武装——常备队,其成员大都是当地的农民和青年学生,张希贤兼任常备队队长。1937年冬,常备队被国民党别动总队二八支队收编为第三分队,张希贤任分队长,这时队伍已发展到1200余人。1938年,被国民党第十军团新编第六师高树勋部改编为第三旅第六团,张希贤任团长。1939年冬,该部又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统编为“山东保安第十二旅”,张希贤任旅长,至1940年底,该旅直辖两个独立营和一个特务营,旅下辖三个团,全旅共2500余人。
1941年2月,张希贤部一团一营的一个连在凤凰官庄迎击进犯日寇,击毙日军小队长尾村和两名日本兵,俘虏伪军多名,缴获手枪1支,三八式步枪1支,指挥刀1把,子弹百余发,受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通令嘉奖。
数月之后,麦收前夕,日军100余人伙同伪军200余人,向张部驻地红杏沟发起突然袭击,后被张希贤的一团包围,经过激战,日伪伤亡颇重,后由诸城城里的日军主动将其救出,一团亦伤亡30余人,团长王幼农中弹阵亡。
被偷袭家破人亡 另寻靠山入歧途
由于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势,地方部队亦相互吞并,争抢地盘,为保存自身实力、躲避其他地方部队的侵扰,张希贤急需寻求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在滨北地区,伪军张步云早有吃掉张希贤部队的野心,两人名为结拜兄弟,实则积怨甚重,张希贤时常受到张步云的威胁和侵袭,部队屡受损失。
为了摆脱伪张步云部之威胁,1941年,张希贤率部投靠驻莒县的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周毓英,但仍不能改变被动挨打的处境,军心很不稳定。1942年春,张步云大举进攻击溃张希贤部,并偷袭了张希贤安置在马耳山下张家沟村的家眷,杀害了张希贤的父母和五弟。
面对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恨,张希贤决定另寻靠山。这时,日军由于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失利,导致侵华兵员及战争物资严重不足,为弥补军事实力,疯狂推行“以战养战,以华治华”的法西斯政策,他们一面加紧了对国民党的诱降,一面在各地竭力笼络收编地方杂牌队伍变为自己的附庸。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在“曲线救国”的鼓吹影响下,纷纷主动投敌。张希贤为保存实力,也开始考虑与日本人合作,通过与驻管帅据点的日军联系,1942年9月张希贤迈出了背叛人民的一步,投降日军,被编为皇协军第一支队,自任支队司令,下辖六个大队,后归属伪诸城县保安大队,任副大队长。
◎各方动态
张希贤 在失望中寻求出路
张希贤不得已投降日军,但又不甘心当汉奸,所以他往往不使用皇协军的番号,只要有可能,还是打“保安十二旅”的旗号,所辖各大队也称各团。在诸城的各股伪军中,大部分系土匪出身,而张希贤属于国民党正统派,这就决定了在他身上具有爱国和卖国的双重属性:对于国民党他抱有很大幻想,但抗战以来国民党政府与军队黑暗腐败的现实又一再使他失望;对于日军他主动投靠寻求保护,但由于诸城各股伪军之间相互吞并倾轧,使其屡遭重创,损失非常惨重;其部下有不少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正义感,自耻于当汉奸,渴望寻求新的出路。
国民党政府 如意算盘两手准备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失利,侵华日军兵员及战争物资严重不足。为维持侵华战争,弥补其军事实力不足,日军一面加紧了对国民党的诱降;一面在各地竭力笼络收编地方杂牌队伍变为自己的附庸。而以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腐败政府在鼓吹“曲线救国”的同时,再次掀起反共防共高潮,为扩充自己的势力也在各地加紧收编笼络地方各种杂牌队伍和“抗日游击队”。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如果日本人战胜,即完全降日;如果日本战败则又可摇身一变而为“中央军”来“收复失地”,获取抗战胜利的果实。因此,地方的各种杂牌队伍就成了日军和国民党政府互相争夺的对象。而共产党最迫切的任务是动员全民族中一切反侵略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抗日武装,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日军势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以配合我军解放战场对日作战。
山东军区 采取措施争取伪军
抗日战争期间,诸城境内有伪军二十余股,其人数在全省堪称最多。由于各股伪军之间相互倾轧,至1943年合并为张步云、李永平、张希贤三大股。他们各自拥兵割据,独霸一方,横征暴敛,并先后投降日军,成为日本侵略军奴役中国人民的帮凶。诸城境内还驻有侵华日军部队与国民党部队(1943年秋以前驻有国民党于学忠部,此后为李仙洲部接防)。日伪顽三凶并立,在全县建有据点三百多处。这不仅切断了我鲁中南与滨海及胶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联络,而且严重阻碍了鲁东南地区各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与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日军势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壮大抗日武装力量,1943年6月,山东军区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争取、瓦解敌伪军工作的指示,成立了专做滨北地区大股伪军反正工作的机构——滨北办事处,由省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张梓祯任办事处主任。滨北办事处正确分析了张希贤及其部属的投敌背景和爱国与卖国的两面性,制定出了具体策反工作方针及措施,在滨北地委、滨北军分区的密切配合下,对伪张希贤部进行争取工作。
三次会谈劝说张希贤
陈超然与张希贤的儿子、侄子是同班同学,陈超然也曾在诸城省立十三中上过学,认识不少张希贤部属中的各级官员,这些都是与张希贤打交道的有力条件,于是滨北办事处便派陈超然打入张希贤部,秘密开展工作。在经过与张希贤三次会谈之后,张希贤的思想被深深触动。为了促使他早下起义的决心,滨北办事处研究决定让张希贤撤掉皇华店附近一个较大据点,张希贤暗地指示驻该据点的特务营假装顶不住,以此来蒙骗日军,据点很快被拔掉了。鉴于张希贤的良好表现,经山东军区和滨北地委研究决定,提前任命张希贤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三旅旅长。
派人打入张希贤部秘密开展工作
1943年9月,张希贤提出要将父母和五弟的坟墓由解放区迁葬回老家,我方予以准许并提供了一些帮助,使张希贤深受感动。这时,我方利用他与张步云之间的矛盾,提出双方建立联系共同对付张步云。张希贤亦深感张步云对自己的威胁,答应双方建立秘密联系。滨北办事处派陈超然同志利用社会关系打入张希贤部,秘密开展工作。
陈超然,又名胡铭瓖,1938年10月参加革命,时年18岁,1943年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一分校政治队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敌工部)当干事。滨北办事处成立后,担任办事处秘书。陈超然的祖籍在莒县老三区的坊城村(现属五莲),张希贤的老家在诸城县普庆村,两村相距三十里,两家一直有世交,陈超然与张希贤的儿子、侄子是同班同学;陈超然也曾在诸城省立十三中上过学,认识不少张希贤部属中的各级官员,对张希贤防区内外的地理风土也很熟悉,这些都是与张希贤打交道的有力条件。
10月,陈超然与张希贤在诸城三区南老村进行了第一次秘密会谈。陈超然转交了滨北军分区司令员梁兴初致张希贤的信,信中历数其部下侵犯边区骚扰百姓的事实,责成其约束部下,整顿军纪。同时,陈超然也对张希贤不甘心效忠日寇的爱国思想给予肯定,向他讲解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希望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为抗战出力。
张希贤表示赞成抗日,同意我方提出的约束部属、少干坏事的要求,双方达成了进一步加强联系的协议。虽然张希贤此时仍然惧怕日军,对国民党尚存幻想,但总的来说,第一次会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争取张部的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陈超然与其多次会谈促其反正
两个月后,陈超然与张希贤在大泮庄第二次会谈。由于张希贤受国民党反动宣传影响很深,对整个战争形势缺乏准确了解,尤其对我军局部反攻以来取得的胜利几乎一无所知。陈超然带去了我方出版的报纸和介绍全国抗战胜利形势、我军战绩的材料。他向张希贤指出:国民党右派鼓吹“曲线救国”,是打着抗日的幌子公开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如果寄希望于国民党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遭挫败,其侵入南洋诸国的日军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侵华日军在我军民英勇打击下已走向颓势;而我八路军在各解放区战场已开始了局部反攻,全民族抗战的形势正向着最后胜利的方向发展。陈超然还列举了我军在华南、华中、华北战场重创日军获辉煌战果:八路军在鲁中南地区全歼伪军13个团;滨海区30多个伪军中队弃暗投明、举义反正;渤海区我军发起猛烈攻势,聚歼伪军12000余名;胶东区7个伪军中队在我宽大政策感召下反正抗日等情况。通过这一次会谈,张希贤的思想被深深触动了,他表现出了友好的态度,语气极为诚恳,策反工作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
1944年3月,陈超然与张希贤在诸城县城第三次会谈。这一次我方谈判代表陈超然化妆成伪军中尉,混入县城,住在了张希贤二太太家书房。在将近十天的日子里,张白天处理公务,晚上过去和陈超然交谈。由于接触时间长,双方交谈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整个时局,抗日战争的性质、目的,到国家、个人的前途,都进行了深入剖析。当陈超然以试探的口吻说:“若山东军区要求老兄反戈一击,高举义旗,您当如何?”张叹口气说:“共产党、八路军的所作所为,顺乎公理,合乎潮流,唯共产党、八路军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看来我也必须走这条路了!但我部情况复杂,时机尚未成熟,我当待机而动。”这次长谈对张希贤震动很大,对其转化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配合我抗日军民 拔掉特务营据点
这一时期,我抗日军民在鲁东南地区连续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我方借此有力时机加紧了对张希贤的策反工作。为了促使他早下起义的决心,滨北办事处研究决定让张希贤撤掉皇华店附近一个较大据点以此来考验他。张希贤表示,与我方共同行动。这次行动由八路军佯装强攻,他暗地指示驻该据点的特务营假装顶不住,以此来蒙骗日军。经过三次佯攻,据点被拔掉了。
为了表彰张希贤按照滨北办事处的要求,主动放弃其特务营驻守的据点,为我建立和扩大常山区根据地、保证滨海区与胶东区的联系通道畅通无阻做出的贡献,滨海军区给予记功并致函嘉奖。这表明张希贤已经开始在实际行动上支持我抗日战斗。
提前颁发委任状 打消张希贤疑虑
1944年7月21日,驻寿光伪军王道率部两千余人起义,同年11月14日莫正民率莒县伪军反正,这对张希贤的思想转化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方也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有利形势推进工作向纵深开展,委派陈超然多次同张希贤进行交谈,张希贤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明朗、坚决,但还是有许多思想顾虑没有彻底解除。譬如,共产党、八路军会怎样对待十二旅,共产党会不会跟他算旧账;起义后自己的官职、地位能否保住等等。针对他的这些顾虑,我方利用王道、莫正民起义后受到八路军和人民宽大、优待并委以重任的事实说服他,告诉他:昨天拿枪当汉奸是人民的敌人,今天反正抗日就是人民的朋友。只要真心抗日人民是欢迎的。党的政策是不咎既往,一视同仁,抗战一家,共产党、八路军说话从来是算数的。
鉴于张希贤的良好表现,为了防止其左摇右摆,促使他当机立断,早下决心,尽快率部起义,经山东军区和滨北地委研究决定,是年11月以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的名义提前任命张希贤为八路军山东军区独立第三旅旅长。当张希贤派心腹张崇文从解放区领回委任状后,疑云全散,态度坚决,决心走真正抗日的道路,择机率部起义。
◎相关链接
陈超然
陈超然,又名胡铭襄,祖籍五莲县汪湖乡坊城村,抗日战争前在山东省立十三中学读书。1938年10月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举办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在鲁东南特委宣传部任干事,后转入部队,先后任指导员、教导员及军分区政治部干事等职。1943年6月从山东抗日军政大学(抗大一分校)结业后,分配到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任干事。1943年8月,调滨北办事处,以秘书名义做争取张希贤部工作。1945年春,任由张希贤起义部队整编的独立第三旅旅部副秘书长,兼第七团政治主任。1946年后回到地方,任莒北县枳沟区中心小学校长。1950年调诸城师范,先后任政治教师、教导副主任、教导主任,直至离休。
(作者:诸城市委党史研究室袁帅刘培泉 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刘佳慧 刊登于《潍坊晚报》2011年9月4日第A20-A22版)
浏览:37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