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民风杜宝回忆一枪未发突出重围

Admin 发表于2016-05-09 19:20:54
    1942年冬季,日本侵略军对胶东地区发动拉网大“扫荡”时,我们都是马石山突围战的参加者。当时姜民风是第十六团(塔山英雄团的前身)二营教导员,杜宝是五连副指导员。我们回忆起马石山突围的情况,其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根据胶东军区决定,这次反“扫荡”二营(缺六连二个排,他们随民运股长丁锐留在内线坚持斗争)以营为单位活动。11月19日,日军从烟青公路莱阳、栖霞各据点,由西向东平推而来进行拉网“扫荡”。这次“扫荡”与过去不同,以前他们是分进合击,迅速进入根据地腹地,这次敌人开始进展不快,白天只走二十多里路,但来势凶猛,枪声不断,进到林寺山以后网口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快。开始我们营在林寺山以西活动,后转移到林寺山南,东距马石山主峰不足十公里。这时形势非常严峻,夜晚,敌人的火堆像用线串起来的灯笼,两边都望不到头。后得知水道据点的敌军也自东向西而来,我们完全处在被包围之中。逃难的群众从四面八方不断涌来,山沟里到处都是人。形势险峻,只有突围,别无选择。
    11月23日下午,在全营连级干部会议上,营领导讲了当前形势,做了两条决定:一是今夜部队一定要突围出去,二是一定要把逃难的群众带出去。紧接着营的干部作了分工:营长田松负责战斗指挥,指定五连担任先头部队,四连跟进,准备强行突围。姜民风带领六连长和一个排负责组织群众跟随部队突围。
    会后即分头进行准备,营长派出便衣侦察班对敌人火堆的情况进行侦察,选好了突破口。五连王连长召集排长传达布置战斗任务,指定两个排在突围时分头对付火堆两侧的敌人,并再三强调一定要誓死掩护部队和乡亲们突围,同时又说:为了保证群众的安全,只要敌人不拦击,我们也不去惊动敌人。姜民风则带一个排的战士分散到各个山沟去联络集合群众。当时群众很乱,东一堆、西一伙,孩子哭、大人叫,姜民风同志对大家讲:“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今晚一定要把你们带出去,大家一定要配合好,保持安静,不要失掉联系。”很快大家便鸦雀无声,安静下来了。同时老乡们开始给驴尾巴吊块小石头,姜民风同志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老乡说这么多的驴在一起会叫,为了保证安全突围,尾巴上吊块小石头驴就不叫了。
    当晚午夜以后部队开始行动。五连全体指战员深知此次突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他们满怀对敌人的仇恨,抱着必胜的决心,王连长在前,全连战士枪上刺刀、腰插手榴弹,按着营长选好的突破口冲去!万万没想到,敌人竟没敢拦击,我们一枪未发冲出了重围,接着四连和近千名群众紧跟着部队也冲出了包围。
    姜民风和战士们护送第一批群众走了以后,又发现有零散的群众随后而来,于是又将这些群众组织起来再次送出火网。为了怕还有群众留在网内,他们又到处搜寻,进到南边一个村子,见村中空无一人。正准备回头追赶部队,这时天色已经发白,姜民风朦朦胧胧发现远处有一队敌兵向村子走来,他当机立断命令全排战士隐蔽起来,并说:如果被敌人发现就拼一下再向西找部队。这股敌兵因急于东去参加马石山总攻作战匆匆而过,全排战士脱离险境趁机向西追赶部队去了。
就这样二营和近千名群众一枪未发胜利突出重围。
    事后回想,为什么我们原准备的一场恶战没有发生,敌人为什么没有拦击突围的军民?细分析一下也不奇怪。敌军自11月19日以来连日作战,爬山越岭疲惫不堪,夜晚大队的鬼子在村里休息,守卫火堆的敌人大多是伪军,以班为单位,人数有限。而我们选择的突破口又都是在山的半腰或山根河道敌军薄弱部位,所以当他们发现了迎面而来的主力突围部队,月光照得一片刺刀闪闪发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也在情理之中,他们知道谁先开枪拦击谁将被全部歼灭,所以退避三舍,我们一枪未发顺利冲出重围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正是兵书所说:“两军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姜民风 杜宝撰写)
浏览:56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