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德回忆沂山斗争纪实(三):在最困难的日子里

Admin 发表于2016-05-10 10:48:07
1940 年至1943年初,是沂山一带人民最艰苦的岁月,也是我们斗争最困难的日子。各种反动势力聚集在临朐这块不大的土地上,计有国民党顽固派、鬼子、汉奸、土匪共2万多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也搬到沂山西的吕匣店子村,五十一军牟中珩部也在这一带驻扎。日寇疯狂地推行“三光”政策,加之国民党残酷地压榨人民,又遇荒年歉收,瘟疫流行,广大人民非死即逃,把临朐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无人区”。
日寇疯狂地“扫荡”我根据地沂蒙山区。有的国民党军队与日寇勾结进攻我八路军,妄图消灭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面临这一形势,为了保存力量打击敌人,我主力部队从临朐转移。国民党顽固派和敌伪勾结在一起,执行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的法西斯政策,到处抓共产党、八路军,残害我民兵、抗属。国民党九支队在代家庄西一次就活埋我民兵、抗属十几人。对人民群众也常加以“私通八路”,“私通共产党”的罪名,轻者毒打,重者枪杀活埋。整个临朐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力量。那时,我们能见到的党内文件、学习材料很少,往往是一份文件要分头传达学习。党的文件和毛主席的书,同我们每个党员的生命息息相关。党的文件的丢失,不仅泄露了党的机密,而且也暴露了党员的身份。因此,每个党员都视党的文件如自己的生命。为了保护、传达党的文件,要冒着生命危险。记得有一次(1940年冬)我去大悦庄参加中心区委会,在会上学习了上级送来的毛译东同志的《论持久战》、党的建设、支部生活等文件,汇报和分析了当前敌、我、友的动态,研究了形势恶化后我们对敌斗争的任务和斗争策略。会后让我们带着这些文件,分别到各支部组织学习。
在斗争中我们十分注意斗争策略。当时,沂山区委的几个同志都有较好的掩护职业。我开店,可以利用同志们来往店的机会,召集大家研究工作;以要帐为名,到各村进行联系。区委组织委员邱升来同志是个石匠,经常背着铁钻、打磨包,走村串户,同各支部进行联系。刘家营党员牛占山挑着卖书籍、石笔、墨的担子赶集、串校送信。另一个组织委员张世富原来担任小学教师,后来为了工作方便弃教经商,以贩卖货物为名,往来于根据地与敌占区之间。区委宣传委员侯继信,在石砬中学读书,兼石砬中学党支部书记,重点做青年学生的工作。环境恶化后,县委领导和区委领导,更名易姓,进行秘密联络。我改名王永和,张贡忱改名王永兴,李仲恭改名李西五。起初,区委通过李仲恭同志家里的雇工老杜到博山太河给县委高奋、李仲恭送信。后来通过敌占区邮局,利用暗语秘密通信。县委的通讯地址:博山太河镇爱生堂药铺(即县委机关,医生是刘质堂)。一次我写信报告县委:“近来买卖还好,买卖略有盈余,唯费用太高,故收购量不大。”县委来信说:“这项买卖即使高价,也一定要坚持下去。现各地行情很好,务必好货多买一些,本号保证及时销出,过些日子,保证大有盈利。”指导我们一定要坚持斗争,发动群众,积极慎重地发展党的组织,争取胜利。同时我们还利用亲戚朋友以及宗族关系,千方百计地打入敌人内部,取得情报。
斗争的实践证明,广大党员是好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广大群众是好的,是拥护我们党的。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刻,沂山区很多同志象侯继信、李加行、赵来春、邱升来、张世富、周福成、王星三等,斗争非常坚决、勇敢。广大群众给我们党以极大支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们送信,传递消息。有些贫雇农和基本群众主动给我们当义务交通员。李仲恭家的雇工老杜同志,那时已50多岁,为人憨厚忠诚,由于出身雇农,又加在李仲恭家多年,受到李仲恭同志的帮助和教育,逐步懂得了革命道理,当了我们的义务交通员。他负责区委和县委之间的联系,从沂山到博山太河,中途经冶源、五井,翻山越岭,往返200多里路,路上挨饥受饿,常常要着饭送信,但他毫无怨言,而且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他对革命赤胆忠心,不畏艰险的精神,令人赞佩。正是我们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保护下,沂山区的党组织,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得到发展壮大。到1943年初,党在大关、薛家庄、板峪、蒲沟、代家庄、官庄、杨家庄子和吕庄中学等10几个村和学校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发展到近百人,党的活动更加活跃了。艰苦的斗争,锻炼了党和人民,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
浏览:176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