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竹书回忆蔡正国将军牺牲经过:二、我所认识的将军

Admin 发表于2016-05-10 23:57:27
蔡正国副军长是江西人,1951年第三次战役发起前,由西海指调50军,负责全军的军事工作,他讲原则,有主见,轻易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同时他又是一个爱护下属,顾全大局,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是我军难得的一位将才。蔡正国副军长来50军以前,50军在朝鲜战场上缺乏系统的指挥,在重大的战役中,军部对各部队的掌控不是很完善,军部各级人员的作用发挥得也不是很好,如入朝作战初期,我们这些作战参谋的工作有时就是用耳朵来听数前方打了多少炮弹。自从蔡副军长来以后,曾军长才真正有了助手,全军上下形成系统有效的作战指挥体系,我们这些作战参谋才开始真正进入角色,司守电话,准时保持与各基层部队的联系,随时了解各部队的战况,编写作战日记,这样打起仗来,军领导心里才有底。有了蔡正国副军长,曾泽生军长才真正地感觉到50军能打仗了。在与军长、政委的关系中,蔡正国副军长既尊重他们,同时也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中又不乏灵活。蔡正国到50军以后,要求我起草一份从清川江到鸭绿江一线防御作战命令,在我起草的第一号命令中,提出来了“必须达到坚守之目的”的作战要求,蔡副军长看了以后,认为固守比坚守决心更大,要求将坚守改为固守,研究中,曾军长认为如果固守,必须是钢筋水泥浇筑成的要塞工事,且人员及装备都在地下,我军目前均是野战工事,从工事性质到我军装备,均达不到固守的目的,认为还是坚守更切合实际,徐政委也同意曾军长的观点,蔡副军长见军长和政委都主张用坚守,他沉默了好半天,最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同意用坚守。在作战指挥和日常工作上,蔡正国和曾泽生、徐文烈也是相互配合,非常默契。由于两位军事主官的带动,使50军军部成为一个团结、和谐、战斗的集体。
在作战指挥上,蔡正国灵活地运用了东北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所形成的战术思想,即“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他主张用兵不能只打一面,应点面结合,主攻佯攻相互配合,猛突一点。刚入朝时,我军的装备与美国军队的装备相比是非常落后的,美军刚刚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锻炼,不但有陆海空立体的作战体系,还掌握着完全的制空权和先进的陆战武器,而我们当时连反坦克炮和火箭筒还没有完全装备部队,打坦克只能靠爆破筒和手雷。50军入朝时,过边境走到定州附近,遇到一支从前线撤退下来的人民军坦克团,团长是名中校,见到我们后,便要求见长官,舒行参谋长接待了这位中校团长,团长告诉舒参谋长,他的坦克团装备有T-34型坦克,被美国飞机发现,成群的飞机围圈上来,向坦克投掷凝固汽油弹,坦克大都被毁,汽油弹燃烧所发出的高温将坦克的炮管都烧弯了下来,请求我们援助灭火,然而我们的部队也没装备灭火器,只能看着一辆辆坦克在大火中被烧毁。即便这样,50军在第二次战役后,由于蔡正国副军长灵活运用了我军的战术,发挥了我军的作战特点,用落后的近战武器,同样战胜了装备先进的美军。
蔡副军长既是一位爱学习的人,又是一位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由于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也不能捞到多少便宜,便开始用原子弹来恫吓我军。为了防备美军狗急跳墙,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军委派我国核物理专家王凎昌教授专程来到朝鲜,在志愿军司令部办培训班,讲解原子弹的原理和防护办法。我代表50军参加了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志愿军司令部给的任务是照本传达到营团级干部,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原子弹,怎样防护。回到军里向蔡正国汇报后,他要求我立即按志司的指示办学习班进行培训,同时他还要求我对部队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使大家不只是理论上的了解,更主要是让大家知道回去以后应该做什么。我根据蔡副军长的指示,提出每一条坑道的门应做成馒头式的,这样可以防御原子弹爆炸时冲击波的冲击。学习班办了三天,参加学习的各团营干部都说学习班办得好,443团团长朱光云对我说,以前对原子弹不是很了解,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回去后要好好地落实。并表示要做一个沙盘,再做一个馒头式的门放在沙盘上,要大家一看就明白,蔡副军长听了非常高兴。
蔡正国副军长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他要求我们这些参谋必须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精于业务。在蔡副军长的严格要求下,50军的参谋工作水平在整个志愿军都是一流的。按志司要求,各军每月都要将全军各师阵地备战情况并附图表报送到志司,50军的战报由我来写,图表则由测绘参谋郝玉麟绘制,每次50军报志司的材料,都会因文字简练、清晰、准确,图表干净、美观、精确而得到志司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蔡副军长十分平易近人,他本不抽烟,他将政府为他配发的香烟都分给了我们这些参谋人员。(郑竹书口述  刘宇飞整理)
浏览:131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