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具有存活千年的顽强生命力,被誉为树木中的纪念塔。深秋季节的鲁东南平原,金灿灿的银杏林挺拔耸立,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妖娆。回忆起家乡的银杏树,刘方飞总有几分激动,在他内心深处,这美丽的风景中还掩映着一座永远的丰碑。
刘方飞,今年37岁,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的一名教员。
“我爷爷刘善训是山东省郯城县褚墩西永安村人(今临沂市兰山区),1941年的8月为掩护干部群众,保护机密文件,被日寇残酷杀害,年仅31岁。”刘方飞虽然没见过爷爷,但这个故事却一直影响着他,也影响了刘家三代人。
5月25日,记者听刘方飞讲述爷爷刘善训的故事。
爷爷:为保护党的文件,被日寇杀害开膛破肚
刘方飞听老家的亲友说,爷爷刘善训是个读书人。毕业于“老五中”(“老五中”是临沂一中的前身),当时的农村老家,能在“老五中”念过书就是很有学问的人了。
也就是在“老五中”读书时,刘善训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34年,刘善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38年以后,刘善训在临沂县从事锄奸保卫工作,成立公安局后担任秘书。1941年8月,日本鬼子对鲁东南进行惨绝人寰的扫荡,有一天,敌人突袭包围了公安局驻地,局长危益民率领公安人员立即掩护驻地的干部群众紧急撤退,刘善训对保管的重要文件正在做最后的处理,成群的鬼子已经步步逼近,眼瞅着就进了屋子,临危不乱的刘善训将重要的文件迅速地塞进了嘴里,在同敌人激烈的枪战中耗尽了最后一粒子弹,鬼子用刺刀将他开膛破肚,发现胃中还有没有被消化的文件纸屑。
奶奶:把孩子嫁给庄稼人
刘善训牺牲时,留有十岁的女儿、三岁的儿子,和她们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人民政府烈属政策的关照下,熬过了艰难的岁月。女儿长大成人后,母亲坚决不让嫁读书人,许配给了村里的一位普通农民。
刘方飞说:“我奶奶是个没文化的淳朴传统的家庭妇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到三十岁就开始守寡,孤身一人将两个子女养育成人,能踏实地过日子,是奶奶心中唯一的期盼,或许,不让姑姑嫁读书人,是对我爷爷最朴素的怀念。”
受家庭的影响,刘方飞的姑姑自幼读过不少书,虽然在农村务农,但她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常说的一句话:“我不能给娘家丢人。”
父亲:烈士后代头上没有光环
刘方飞的父亲自幼按照长辈授意,学习中医,成为当地医德医术有口皆碑的医生。
他待人忠厚诚恳,心地善良,时刻不忘自己救死扶伤的天职,每次节假日回农村老家,都不辞劳苦,为从四里八乡慕名赶来的贫苦乡亲们义务就诊。
刘方飞对中学时期发生在暑假的一件事,至今记忆深刻。
当年,刘方飞和父母姐妹们住在集体家属院,垃圾桶设在大院外,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就将垃圾扔在院内角落,由于清理不及时,有的垃圾摊到了路上。有一次,刘方飞顺手将垃圾丢在了路边,正好被下班回家的父亲看到,父亲严厉地批评了他,勒令他捡回院外垃圾桶内。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烈士后代头上没有光环。”姐弟几个从小读书就很用功,大家都有同样的理念:身为烈士的后代,身上担着更多的责任。
刘方飞在2000年从中国政法大学双学士毕业后,选择了到公安部直属的武警学院任教,他的姐姐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人民法院报的记者,可以说,革命后代在职业选择上秉承了爷爷未竟的事业。
女儿:采一片家乡的银杏叶
刘方飞说,爷爷是烈士,对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己的女儿已经上一年级了,老师布置了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刘方飞马上就帮女儿想到了一个好题目:《家乡的银杏树》,因为银杏树已经是家乡的特色植被和形象标志物了。
刘方飞拿出刘善训的革命烈士证书,向女儿讲述了当年公安战士抗日打鬼子壮烈牺牲的故事。女儿听得眼泪在眼眶打转,她在作文中写道:
“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银杏树,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黄黄的叶,蓝蓝的天,成为美丽的风景线。在那个季节,太爷爷为了我们过上幸福生活而牺牲奉献,所以,今天花儿更红、叶儿更艳。”
她想了想,回过头来说:“爸爸,等银杏叶黄了的时候,我要去采一片。”(闫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