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放后,妈妈和爸爸于1950年一同调到北京新华社总社工作。妈妈深感自己高小肄业的知识水准不足以做好新中国的新闻报道工作,抱着三姐毅然去报考中国人民大学。从小学四年级直接进入大学读书,妈妈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可惜妈妈的文化水平与高等院校的差距实在太大,数理化几门考试都不及格。最后一门考试是作文,妈妈知道自己恐难如愿,含着热泪写了一篇《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的作文。妈妈的作文和决心深深感动了校领导,终于破格录取到外交系学习。妈妈毕业一年后,人民大学在外交系的基础上于1955年9月成立外交学院。图为1950年秋,妈妈同同学室友合影,当年胸前佩戴解放军胸章,现在佩着大学生校徽。
1953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调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执行一项特殊使命。在人民大学读书的妈妈和爸爸在前门外合影。
1954年妈妈从人大外交系毕业时留影。这是妈妈最喜爱的一张照片,可惜文革中底片逸失。在妈妈60大寿时,我从一寸证件照上设法翻拍,洗印了12寸大相片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老母亲喜出望外。
1954年秋天,爸爸妈妈同赴新华社驻印度分社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1954年12月妈妈在新德里新华社分社留影;1955年4月妈妈身着一件素雅的普通棉布旗袍在新德里分社参加使馆外事活动。
1956年2月妈妈抱着我哥哥;1956年5月14日妈妈慈爱的笑容。
1957年春妈妈在新德里分社;1961年妈妈从印度回国前夕;1962年4月赴古巴和父亲开展拉丁美洲的报道工作。
妈妈长年在国外工作,无法回老家探望外公外婆。1962年秋天,于洲伯伯(在铁道部担任领导工作)代父母回山东省乳山县石村探望,同外公外婆(我们一直叫爷爷奶奶)留影。听说我奶奶每天都搬个小板凳在村头翘盼妈妈回来。
1964年国庆节,适值建国15周年大庆,父母应邀参加国庆招待会和阅兵典礼。图为父母珍藏了40多年的招待会请柬和观礼绶带。
①1972年1月留影,文革中的母亲表情肃穆而凝重;②1973年妈妈被诊断出乳腺癌中晚期,但以高度乐观的精神同疾病抗争,连续动了两次手术后又进行化疗和放疗,妈妈身体十分虚弱,爸爸和姐姐们(当时哥哥在国外学习)千方百计照顾妈妈,在铁道兵司令部工作的徐华民舅舅设法为我们买到一盘小石磨,我每天给妈妈磨新鲜豆浆,帮助妈妈补充营养。
①在全家的悉心呵护下,坚强的妈妈于1974年元旦终于恢复了健康;②在经历了文革数年靠边站之后,1975年母亲又回到新华社部门领导岗位。
①1977年,妈妈虽患严重的心肌梗塞,但灿烂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令我们全家和妈妈工作中的同事如沐春风,新华社的同事亲切地称妈妈“徐老太”。②1979年,妈妈战胜疾病后与爸爸同赴新华社东京分社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①1983年母亲从新华社东京分社任满回国不久,被任命为参考资料编辑部副主任兼党委书记。②1995年母亲荣获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证书。
①母亲的自传文章《一个女兵》1995年在“抗战胜利50周年与新闻工作”征文中获三等奖。②1997年全国记协向母亲颁发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年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