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牧回忆胶东“孩子剧团”:(上)

Admin 发表于2016-05-14 18:46:14
  在抗战时期的胶东大地活跃着一支“孩子剧团”。这支由十五、六岁的孩子组成的文艺队伍,在硝烟中诞生,在炮火下成长,谱写了一曲曲昂扬的战歌,描绘出一幅幅不屈的画卷。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作为“孩子剧团”中的一员,作为已年届八旬的老战士,目睹《中国老年报》刊发的60年前胶东“孩子剧团”的老照片(载2005年7月20日2版),不禁心潮起伏澎湃,往事如烟浮现,“孩子剧团”的二三事又萦回脑际。
  这张标题为“小小儿郎、保家卫国”的老照片,由14个或站或坐的孩子组成,站在最左边的那个大孩子就是我。看着它,使我想起了“孩子剧团”诞生的艰苦岁月。
  “孩子剧团”的前身是“胶东少年抗日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中共胶东特委于1937年12月发动天福山起义,建立起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蓬莱、黄县、掖县也相继组建了二路、三路、四路武装部队。这期间,有很多少年儿童跟随父兄投入到革命队伍中来,胶东特委三军司令部因此组建了“胶东少年抗日先锋队”,由特委青年部长林乎加直接领导,马竟、崔敏任队长,牟敏任副队长,王顾明任指导员。1938年春,我就是在三军西进路过我家村子时,背着家人跟随部队加入了少先队。当时我只有14岁。
  到1938年夏季,我们少先队已发展到近百人的队伍了。上级决定将少先队一分为二,16岁以上比较大一点的孩子组成前方少先队,归前方司令部领导,开赴平度、掖县一带,由队长马竟、崔敏带领。他们到达前方后很快就参加了战斗。10月,前方司令部遭到伪军赵宝原部的袭击,前方少先队勇敢地冲在前面,奋勇抵抗,掩护司令部安全脱险。在战斗中,我们可爱可敬的队长崔敏同志壮烈牺牲,当时他只有20岁。
  1939年初,日寇沿烟淮路东犯,先后侵占了掖县、黄县、蓬莱县城,我军撤离这些地区,转到平度、招远、莱阳以及掖县边界的山区,在莱阳北部张格庄建立了敌后根据地。我被派往平度县担任县少先队长。七、八月份,胶东青联领导人林江同志为筹建“孩子剧团”,又把我调回。将我与于锡之、张华盛等送往胶东鲁迅艺术学校学习,又把少先队的孩子们与文登、牟平剧团的部分人员合并在一起,组建起了胶东“孩子剧团”。王顾明任团长,我任副团长,王文俗任指导员兼导演。
  在那个年月,到处都是抗日的战歌,遍地都是救亡的呐喊,不屈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些战歌和呐喊的鼓舞声中站了起来。我们这些少年满怀着抗日救国的一腔热血,高唱着救亡的歌曲,朝气蓬勃地迎接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为了提高政治觉悟和明白革命道理,组织安排我们进行系统的学习。我们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来武装自己。随着觉悟的提高,我们和大人们一样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就这样,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孩子剧团”应运而生。
 看着这张60年前的老照片,我想起了当时拍照时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胶东“孩子剧团”在抗日的炮火里成长的艰苦卓绝的岁月。
  记得那是1940年春夏,日寇对胶东军民进行“六•一”大扫荡。这是继半年前“一二•九”扫荡的又一次更加疯狂的大扫荡。地方党组织为保护我们这些孩子,把我们集中起来送进大山里。山里沟深林密,虽然山背面就是敌人的据点(招远县门楼),但这样更容易麻痹敌人。进山后,我们首先是改装打扮,把衣服弄得破烂些,两只手抓松树油加上土一起搓,然后再抹到自己脸上。女孩子也下狠心剪掉长发,和男孩子一样都变成乡村的土小子,以便万一落到鬼子的手里,也可能蒙混过去。就这样我们隐蔽起来,白天在树丛里躲避敌人的搜索,夜晚则两人一伙轮流爬到山顶上监视敌人的动向。一天我们只能吃一顿饭,是送我们进山的一位同志每天夜间送来的,有地瓜、饼子、咸萝卜块。吃饱是不可能的,那时群众生活困难得很,即使这样也已经是倾其所有且冒着生命危险了。因此,我们十分感谢老百姓的养育之恩。
  在山沟里一连隐藏了三天三夜,扫荡的鬼子渐渐远去了。局势稍一缓和,领导就决定让我们转移到掖县北部平原地带进行整顿。于是,我们编为几个小组分别行动,两天后到达掖县保旺、邓家周围的几个村,隐藏在群众家里,两三天聚集一次,学习文件,讨论工作。这张照片就是在当时由一位教师给拍的。很遗憾,这位教师的名字我没有记下来。
  “孩子剧团”成立后排练的第一个节目是独幕话剧《夜里》,由包干夫编导。该剧表现的是一个日本军官夜间闯进老百姓家,企图侮辱这家姑娘,遭到全家人的奋力反抗,最终将其打死的故事。我在剧中扮演那个鬼子军官,张志永扮演姑娘。该剧情节虽简单,但表演很生动,感染力极强,因此每到一地,观众都反映强烈。从此“孩子剧团”的名声一炮打响。
  “孩子剧团”不断以歌剧、话剧、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活跃在整个胶东地区,他们的表演深受广大指战员及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这群还未成年的孩子,用他们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激励着广大军民奋起抗日的斗志和勇气。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演出多幕话剧《血路》,剧中表现一位共产党员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随即下起雨来。演出还在进行,是否接着演下去,导演高洁同志走到台前征求观众意见。台下观众异口同声地喊到:“演下去!演下去!”就这样,演出继续进行。雨越下越大,雨水打在演员们的脸上,顺着脸颊不断地往下淌着。泥泞的舞台增加了演出的难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演员们的表演情绪,反而使我们更加地专注与投入。台下的千余观众原地静静地坐着或站着,仿佛忘记了他们是在大雨之中。他们被剧中的英雄人物所感染,仿佛也融入了剧情之中。直到演出结束,整个现场秩序井然,没有一人离开。
  我曾在王文俗同志编导的活报剧《反扫荡》中扮演日本鬼子。该剧描写的是一个杀气腾腾的日本鬼子,一手举着枪,一手挥动着火把扑向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实施烧光、杀光、抢光,无恶不做。老百姓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群情激愤,最终将日本鬼子打倒在地。每当表演到这里,台下的观众都会情绪激动地高喊着:“打死他!打死他!”有的观众甚至会跳上台,不顾一切地动起手来。我有时也真得吃点苦头。
  当时演出的条件极差,服装、道具、布景可以说一无所有,只能到群众家去借或动脑筋自己动手解决。如上层社会人物家中的沙发,在农村是借不到的,就借群众家的小炕单拼起来用棉被一包。有的角色穿的坎肩借不到,就用一条裤子把裤腿从背后往前搭过双肩,裤腿扎在腰带里。远景用纸画后贴到天幕上或画在门板上竖在台上。当时买不到化妆的油彩,就用各色颜料同凡士林油调合,黑颜色是到群众家去刮灯窝灰,根本不考虑是否会伤害皮肤的问题。灯光最初是在舞台前面摆放两个泥盆,倒进花生油,用棉花卷成灯芯点燃。1941年后有了气灯,最多也只有四盏,还经常出毛病。
浏览:227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华君
    华君
  • Volunteer
    Volunteer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