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至1947年2月,在抗日战争艰苦年代和解放战争初期,为了培养输送军队和地方干部,活动在胶东栖霞牙山一带的胶东抗大,有一支年轻的小小的出版队(组),他们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军队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出版队的同志,都是来自农村和抗日中学的青年。他(她)们热情淳朴,一心为抗日救国而来到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分配做出版工作,年龄都在17-18岁。具有高小或初中文化程度,在当时也算是小知识分子了。
出版队的任务是出版教材和校刊(锻炼报)。那时,学校没有铅印和石印,唯一有的是从敌占区买来的钢板、铁笔、蜡纸和油墨,十分宝贵。为了配合与保证教学,出版队经常接受突击任务,底稿一到手,马上分工连夜点着油灯缮写和油印,把印好的材料,排摆在桌面或地面上,流水作业,检页的检页,装订的装订,裁切的裁切,连夜赶完,500本或1000本的教材,整齐地放在桌上待发。这时已是夜深人静,大家喝一碗热面条,暖暖身子,才去休息,第二天照常完成新的任务。
那时,条件很差,环境很艰苦。住在老百姓家里,很少有像样的桌椅板凳。不少情况下都是在锅台、炕边和背包上工作。夏天,军衣湿透了,汗流满面,蜡纸打湿了,擦干了又湿,湿了再擦,坚持刻板。晚间点燃艾蒿绳驱蚊后紧闭门窗,在闷热中坚持刻板和油印。冬天,钢板冰凉,手冻的发麻,甚至僵直,大家硬是坚持执笔缮写,从操作中得到热量。没有棉鞋,更没有火炉,只好用大衣或蒲草盖着脚来干,就这样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衣着被服简朴极了。冬天睡在铺草的地上,一件大衣,白天穿,晚上盖,盖头漏脚,盖脚漏身,经常冻得半夜难以入睡。只有两个人打通腿取暖才能睡着。夏天蚊子咬,夜间常常是用毛巾包着头、穿着袜子睡觉。那时,五冬六夏都是穿着衣服睡觉,几乎每个缮写员和油印员身上都生了虱子。说起来也怪,虱子多了不觉咬。多到白天工作时都爬到脸上、头上,因为精力集中在刻蜡板上。尽管如此,大家都不怕苦和累,情绪乐观,一有空就跳呀唱呀!从不想家,从不退缩,都沉浸在抗大这所革命熔炉里,陶冶青春,为5000余名军政干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越是艰苦越向前!大家都为用铁笔当刺刀而感到荣耀和自豪。
回想那时候,缮写油印的技术很高。特别见到新四军油印的小报,非常羡慕。他们用套版套色,用美术字描写标题,还有插图,版面活泼新鲜。我们就学习他们的长处,改进提高我们的技术。我们在缮写步枪、手枪、轻机关枪、迫击炮等教材时,用美术字缮写标题并有插图,清晰易懂。出版校刊《锻炼报》,孙波(现改名孙志坚)既排版又缮写,版面安排恰当。小仿宋体写的刚直秀丽,油印出来的清晰美观,教职员工都为之赞扬。因为大家都学会了写美术字。所以经常参加校里组织到街头写标语等宣传活动。孙波1945年冬曾去六连,给政治指导员洪国治、宣传股长孙殿甲抄写自传。他还专门用毛笔写小仿宋体,用钢笔写小等线体方块字,并自编了缮写钢板的教材,供新调来的缮写员学习。当时,我们出版组还不断地向军区机关和野战部队输送出版技术较好的同志去工作,能记起名字的有刘宝瑚、梁国福、王明、陈洪奎等同志.
战争年代,军队与群众的关系亲如一家。我们都住在群众家里,没到一地,房东老大娘给我们烧热炕,有的把花生炒好,可我们都不吃,还帮助房东干活。部队开拔时,我们把铺草捆好送还老乡,把房子和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还要清查群众纪律,有的打破了盆碗,丢失了东西,都按价赔偿。
那时候,处于敌后根据地,为粉碎日寇“扫荡”或随形势变化作防务调整时,以防行军比较频繁,大多是围着牙山转,最长的行军路程是日寇投降前后,由栖霞城向莱阳水沟头进军,和以后重返栖霞,又进驻莱阳。出版组的钢板、蜡纸、油印机、油墨纸张等,都是用骡马驮着。我们跟随托马,特别精心牵引和保护,以防损坏工具,影响出版文物的完成。有时油墨溢出,染得满身红、绿、蓝、黑色,同志们开玩笑说我们是“小油鬼”。
为了表彰先进,推动今后的出版工作,1946年春,抗大在栖霞城召开立功创模总结大会,孙波被选为全校的模范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此后他一直珍重组织上给予的鼓励和荣誉,默默地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在出版队工作过的同志有,从1940年到1944年先后有:孟子皿(股长)、肖凡(股长)、丛笑难(队长)、张海(组长)以及姚晋、姜述德、孙治平、曲中一、毕庶山、高峰、宫理石、徐舟力(女)孙心如、王湘生、孙宝良、刘伯玉、孙波、刘宝瑚等。从1945年春到1947年2月,改为华东军大胶东分校前先后有:孙波(组长)、刘白玉、刘宝瑚、王杰民、梁国福、王朋、刘伟、段凤信、岳锋、王宣英(女)、江沈连、陈洪奎等。另外有图书干事宋丽(女),这些同志在出版工作中,都受到很大的陶冶锻炼,所以工作二、三年,就调部队和地方工作区了。大多是干政治工作,现在都是六、七十岁了,都已经离休了,离休时的职务多为师、军干部。
解甲的今天,年近古稀,鬓如霜白,忆昔日胶东抗大,曾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指导着我们5000余名英雄儿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可谓思念绵绵,沁彻心扉,不胜感慨系之。
孙波(孙志坚)和刘伯玉于1945年春,书写在刚建成的民宅白石灰墙上的宣传标语,当年用通过地下党买烟台日报的油墨写的所以现在还色彩鲜艳。
栖霞凤凰庄村在一栋老房子的后墙上,原本是“拥护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大字标语,仍然清晰可见。只不过,因为修街道,老房子拆掉了一半,只剩下“民领袖毛泽东”的六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