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本对山东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当时,先“扫荡”鲁南,因为山东省委都在鲁南,铁道以南都叫鲁南,说上鲁南学习了,就是去省委了。那时不叫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军区就是鲁南,就是沂蒙山区,“扫荡”完鲁南以后就转向胶东了。这年冬天,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组织日本鬼子1.5万名,还有5000伪军对咱们胶东进行大“扫荡”,开始先“扫荡”西海,西海有招远、掖县、平度,还有昌邑和潍县都属于西海,以后才划出去了。西海结束后,又集中兵力开始往东拉网。日本的军舰整天在海上巡逻,封锁各个港口。飞机在空中侦察、扫射。地面上日、伪军像饿狼一样烧杀抢掠。白天,他们像梳头发一样,以密集的队伍齐头并进,不漏过一个村子,不漏掉一座山头;晚上,把山口、要道控制起来,点起火堆、密密麻麻,构成方圆几百里的大火网,叫“铁壁火围”,敌人妄想把我们胶东的党政军机关都围在网里消灭掉。包围圈一天天缩小, 最后把咱们的人都围在了马石山周围,因为咱们的部队、机关都提前得到信跑到网外面去了,困在里面的主要是一些老百姓。
掩护群众突围
当时胶东公安局有个警卫二连,属于胶东行署,就是做警卫工作的。我从胶东抗大出来后,到了警卫二连三排。那时是三三编制,三排九班,我是最大的一个,也就21 岁,我下边的12 个人,都是10 多岁,都不到20 岁,我就担任九班的班长。在反“扫荡”中,二连分成3 个单位,分散活动。我们连部有3 个姓王的,连长、指导员、副连长都姓王。指导员叫王殿元被困在了马石山上,当天晚上突围没突出来。当时三排分了两个单位,我跟着胶东公安局人事科科长韩敏和一个侦察班,记得还有一个沙树华,有个张树德,别人我都不记得了。当天晚上,日本鬼子的“扫荡”是拉网式的, 100 米一个组点火,晚上他们转着圈拉着铃铛。不了解情况的话往外突围,碰着铃铛, 铃铛就响,他们就打枪。当天晚上我突围,后面跟着些老百姓,跟的人太多了,都跟着我这个班。韩科长领着10 来个人在前面突围。那一晚上天气好,月亮很亮,天很冷, 日子鬼子都在围着烤火,在火堆边往外看什么也看不见,咱们能看见他,他看不见咱们。咱们离火堆也就十几米,就这么个距离往外突围,韩敏带的这十几个人碰着铃铛了,铃铛一响,敌人就开始乱打枪,那一晚上韩敏挂了彩,我也忘了是在哪里了,但最后他们突围出去了。这一打枪,我们带的老百姓出不去了,又回来,当时只有几十米, 这个火堆也打,那个火堆也打,这些就出不去了,也不知有多少老百姓,哪里的也有, 就都回去了。那时马石山属于海阳,山上到处都挖洞。那里山多,山还高,地都是梯田, 梯田建得高,当天晚上回去,俺都带着步枪,一个人4 个手榴弹,手榴弹包都是布的, 一个手榴弹一个包,包上用白布扎了记号,一人一个。当时不能和敌人打,为的是带着老百姓往外突围。当时党的教育就是,老百姓跟着你你就得带出来,没有不为老百姓的,当兵也是为老百姓,能为你自己?没有工资,干得还有劲呢。以后部队打起仗来,他就自愿自觉地支持你,送粮食、送草、送吃的,跟着抬担架,这些都是自愿自觉地,不用强迫,当然地方上也有政府组织,也是有组织地去支援。
成功脱险
当天晚上没出来,我们就回去了,回来后到了哪里?马石山西北有个马石店,这个村挺大,净是纺蚕的,都是昌邑人。到了这个时候,昌邑人在南大道上就往后走,到了春天就往那边走。俺就上了马石店,马石店以南有个青山,白天就上山了,拉网“扫荡”时,马石店旁边有条河,我们就上了南岸,趴在梯田里。我们在山顶上,敌人就从东北边的大道来了,那个大道通郭城,郭城跨着两个县,郭城以南是海阳,郭城以北是栖霞,就这么条公路,敌人就顺着那条公路走。我们在山顶的梯田里,就看见敌人往马石店走,这是白天,大约是11点多钟,当时没有表,就看太阳。我们看见敌人抓了些老百姓,到马石店住下,吃饭,我们就想顺着梯田往外趴,梯田不一般高,有矮的地方,我就被敌人发现了,我戴着棉军帽,身上穿着老百姓的大褂,我们这12个人都化装了,都是从老百姓那里借来的便衣。敌人以为我是个老百姓,就朝我打了三枪,把我的帽子打掉了,我马上就趴下了。后来又顺着梯田往西北跑,后面敌人也没跟上来。马石店的西面有条小河沟,小河沟以南就是大山,小河沟以北就是平山,也有松树也有地。一看敌人过去了,上了马石店到郭城的公路了。敌人在前面,抓的老百姓在中间,我们就不敢走了,就在山顶上趴下了。我们有一个小孩,不害怕,他就数抓了多少老百姓,有男的有女的,有赤着脚的,有穿着鞋的,一共抓了500多,后来了解到这些人都被拉着上了烟台了。后面是骑兵押着,前面是步兵,我们在那看得清清楚楚的,离得很近,也就是百十米,就那么清楚,我们就那么突围出来了。
马石山牺牲的战友
等到了马石店了,敌人都在那里集合,那离马石山不远,光听着马石山打起来了。马石山很陡,山后面爬不上人去,山前是个慢坡,山顶上修的围子,净是些大石头。白天上边有飞机,我们在下边看得清清楚楚的。当时我领着10来个人与部队走散了,到处找部队、找机关,在海阳、栖霞转转,后来就找到了田家,田家这个村离马石山不远,在马石山北边,到田家就住下了。我们打听老百姓,那个地方的老百姓反“扫荡”都有经验了,都在山里挖的洞,都出来了。我们向老百姓打听情况,老百姓说, 光知道在马石山有一个部队打了很多日子,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队,他们手榴弹兜是用白布扎的。行了,我说,明白了,是我们的部队。敌人撤走后,我领着10 来个人上了马石山,上了山以后一看,我点了点人数,就是我们排的七班和八班,20 多个人, 阻挡那么多敌人的进攻,坚持打了一天一宿。所有人都牺牲了,都趴在城墙上,被敌人的燃烧弹烧了,衣裳烧得光光的,人都烧得乌黑,认不出哪一个是谁了。从东南边往西北边,顺着墙走,找着指导员王殿元了。那个时候中央整风,指导员腰里带着整风文件。临牺牲前,他把匣子枪拆了扔了,文件撕了,军装扣子系得好好的,然后用手榴弹自杀了,他至死也不投降。一看见指导员这样子,我们的眼泪哗哗地流下来了, 我们这12 个人,没有一个不哭的,直到现在,我想起来,指导员真是个勇敢的人, 没说的。后来,我们这10 来个人只能扯下松树枝把他盖起来,因为当时没家什抬他, 没有担架。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后来,我们回到了田家,原来我在田家驻防时住的三间屋,我们就在那打下草铺住了一天一宿,还得去找部队,找机关, 那时我在胶东公安局。以后在哪找着了?郭城南边有个林寺山,栖霞南边有个桃村, 好大的镇,有40 里地,从郭城往北,上栖霞桃村那打听,找着了。回来往南又上了海阳。到了海阳的一个小村,我们在那住下了
(采访:烟台市胶东红色文化办公室 撰稿:郭恩革)
浏览:7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