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民回忆抗战教育历程:二、针锋相对地反“蚕食”斗争

Admin 发表于2016-05-15 09:24:02
1940 年9 月,史口一带解放后半年时间,在博兴县第七区委领导下,各项抗日救国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很大成就,各村普遍建立了村政权,成立了乡、村各群众团体,成为清河区根据地向北发展战略转移后建设的一片新的根据地。但在1941 年春节后,斗争形势逐渐恶化,境内敌人先后建立起了三里庄山东保安十六旅成建基部顽军据点,小刘村、龙居村两处伪军碉堡和岗楼,不断对我根据地进行封锁、分割、“扫荡”、“蚕食”,这一带成为敌军占优势的游击区,成为抗日斗争的前沿,形势十分危急。
清河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在广饶八区西部、博兴七区、蒲台四区建立三边区,专门成立了中共广、博、蒲三边工作委员会和广、博、蒲三边行政委员会(政府),加强了对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三边工委书记是张力生,三边政府主任是蔡恩溥、副主任是杨公田。在三边工委和三边政府的领导下,对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是夜间对敌人进行破袭战,捣毁敌人的防御工事,破坏敌人的封锁沟。二是把各村之间的大道挖掘抗日沟以改造地形,堵死村头街道口,使敌人走投无路,便于我方灵活机动。三是控制村两面政权,向敌人送“平安无事”的假情报,以迷惑敌人。四是开展反资敌斗争,不给敌人送钱送粮,困死敌人。五是向伪军开展分化瓦解工作, 给他们记“黑点”“红点”账,使伪军做有利于抗日的事情。六是开展反奸反霸斗争, 消除敌人安插在各村的“钉子”。这些工作颇有成效,经过一段时间后,小刘村、龙居村伪军据点龟缩到许家据点,形势逐渐好转,这一带转化成为我军占优势的游击区。1943 年5 月28 日,清河军区部队展开了对已经成为汉奸的成建基部的进攻,并摧毁了三里庄据点,从此这一带成为巩固的根据地,清河区和以后的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就在这块根据地居住,一直到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
浏览:50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