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抗战漫忆:一、见证《泰山时报》的光荣历程

Admin 发表于2016-05-15 09:36:49
1.jpg  “《泰山时报》的兴衰几乎同茶业人民的抗日斗争历程相始终。”方正老人开始向我们讲述《泰山时报》的历史。“1938年秋,中共泰山特委成立,1939 年9 月改为泰山地委,主要负责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7 县党的抗日工作。由于抗日根据地处在日军据点和顽固军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泰莱地区很难看到《大众日报》。为了更好地向人民大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泰山地委成立不久,便在当年10 月10 日组织创立了地委机关报——《泰山时报》。”
  《泰山时报》为三日刊、四开四版的石印小报,每版可容3000字左右。一版主要刊登国内要闻、社论;二版刊载本地区新闻,特别是抗日斗争要闻;三版是国际新闻及世界动态;四版为文艺专论等。每期报纸印发1000 余份,通过战时邮局逐期分送到本地区各县委机关、区、乡、村各级党组织以及抗日武装、团体。
  泰山时报社分为编辑部、经理部、印刷部。编辑部负责稿件的采写、誊刻,由编辑、记者和誊写员共同完成。编辑部配有无线电收报机,可接收到延安新华社的电讯。经理部负责经费的筹措,采购出版用的机械、纸张、印油、石印板,接送稿件,还承担着战时邮局的工作。战时邮局配有7 匹战马,确保两日内将刚出版的报纸送往所辖7 县各处。印刷部负责排版、印刷以及印刷厂的安全保卫,很大程度上安保工作由当地武装负责,他们不仅对地形熟悉,更能发动广大群众来共同保护印刷厂。三个部门各设一名主任,报社社长由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高启云同志兼任。
  报社编辑部头两年一直跟随地委机关在各块根据地之间流动。而由于生铁铸造的石印机重达800 余斤,十分笨重,不可能随机关经常转移。刚开始,印刷部设在章丘麦月村,1941 年春转入莱芜房干村,3 个月后,为确保印刷安全,地委指示设立两个印刷厂,一个在茶业区的上王庄村,另一个在紧邻雪野区的小楼村。日伪军如果在章、莱沿线扫荡,报纸就在博、莱交界的上王庄村印刷;反之,敌人进犯东部,印刷厂人员就步行30 里到西边的小楼村印刷。与此同时,经理部跟随印刷部的移动而动。编辑部将每期写好的药纸(类似铅印的刻纸)交给经理部,由经理部武装押运至印刷厂。
   由于采取这种灵活机动的方式,加上根据地民兵、群众的全力掩护,使得泰山时报社的印刷器材从未遭到敌人的破坏。
    然而,在1942年10月17日的吉山战斗中,《泰山时报》编辑部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跟随汪洋主力先行的资深编辑李爱文(莱芜人)、李新华(莱芜人)、滕振戈(泰安人)、郝克昌(肥城人)及年仅17岁的誊写员孟华全部壮烈牺牲。跟随地委宣传部及电台部的善后人员编辑部主任宫达非、编辑董彩、记者方正、誊写员查仲谦幸免于难。这几个人成为日后《泰山时报》的骨干力量,担负起党报宣传的重任,继续编辑出报,直至终刊。
  “吉山战斗时,当我们善后人员在地委高启云部长带领下,离开刘白杨村到达高白杨村东时,吉山方向传来密集的枪炮声,听阵势敌人是有备而来……报社编辑部和地委电台部的同志都是非战斗人员,为了保护电台和编辑部机关,高启云毅然决定改变行军路线,从凤凰山下的曼里村穿插至法山峪,爬上吉山北面的潘家崖村。这时,枪声逐渐停了下来。我们都急着下山去看看,但高部长认为下山去也无济于事,还是保护电台和编辑部要紧。在不停的转移中,我们来到了坐落在悬崖边上的逯家岭村,又登上了卧铺村东面的摩云岭。站在摩云岭上,已经看到博山城的电灯亮了。高部长说:‘不知道上王庄的印刷厂怎么样了,我们到那里看看情况吧。’于是,一行十几人摸黑下山来到上王庄,幸好印刷厂完好无损。印刷厂设在村西靠山根的一户较富裕的人家。户主范金明,一个40多岁、中等身材、精明能干、热情豪爽的庄稼汉。他妻子王氏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和善人。他的儿子范玉瑞,才13岁。印报的石印机就设在他家南屋的二层楼上,叫二层楼,其实是用青石垒砌的摞屋子,每层不过20平方米。因为没有楼梯,上下要靠木梯。当工作人员工作时,将木梯抽掉藏在一旁,不大的门口用石板挡住,一般情况下不易被人察觉。印刷厂的邹明主任和经理部的燕益明主任与上王庄群众一起为我们做饭。后半夜,又来了一拨十几人,是地委副书记刘莱夫带领的从吉山战场突围出来的,他们目睹了战斗的惨烈……”
  11月的一天,编辑部、经理部、印刷部在上王庄的印刷厂召开会议,报社代理总负责人宫达非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上王庄村党支部的3名同志,茶业区抗联队长“爆炸大王”李念林,副大队长刘白杨,村抗青队长刘俊林,范金明作为党员特邀参会。宫达非说:“印刷厂设在这里已经两年多了,虽然在当地党组织、民兵、群众的全力保护下,没遭受任何损失,但我们不能存侥幸心理,时间长了没有不透风的墙。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研究、商讨一个稳妥的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几种方案,但都不太理想。范金明说:“我有个设想,请同志们琢磨。村西北有条柿子沟,离这里不足三里地,沟里是我家的几亩地。前几年为了种地方便,在靠北山崖的地方盖了两间石屋子。柿子沟沟深路险,三面悬崖连接成怀抱一般,只有沟口一条小路可通,因为沟里没有别人家的地,所以很少有人进去。我们把石印机安放在那里,经理部还住在俺家,编辑部又不在这里,这样分离目标就小多了。一旦鬼子进了村也很难找到石印机,工作人员可轻装进山躲避。”大家一听这个办法好,都纷纷表示赞同。当天夜里,民兵联防队的二十几名人员帮助我们把石印机抬到了柿子沟的石屋里。范金明安排儿子小玉瑞赶着自家的羊群在柿子沟的出口周围放牧。表面是放羊,实际是放哨,防止任何陌生人进入柿子沟。茶业区联防队和上王庄村里的民兵也积极配合,在柿子沟周围放哨和巡逻。
  1944 年,山东根据地的抗战形势逐渐好转,敌人对于根据地的封锁越来越乏力。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开始顺畅起来。在泰莱地区可以看到三日前出版的《大众日报》。在这种情况下,泰山地委报上级批准,停办《泰山时报》。这份在山东根据地内唯一一份由地级创办的党报,在历经5 年艰苦卓绝的刊行岁月之后,于1944 年9 月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编辑部和印刷部的大部分人员编入大众日报社,部分进入地委宣传部。
  “《泰山时报》刊行的5 年间,我在茶业待了近3 年。我是1941 年秋从泰北来到《泰山时报》编辑部的,一直到停刊,3 年的时光,我在莱北这块热土上度过,其中大部分时间就活动在茶业的青山绿水间。吉山战斗之后,廖容标司令与其他党政领导重新组建了泰山地委,地委随廖司令的主力部队活动在莱北与章丘、淄博交界的山区。茶业区全境成为这个活动区域的中心地带。报社编辑部则改变了原来跟随地委行动的路子,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穿行于茶业的村村寨寨与地委所在地之间。下法山村、中法山村、上法山村、卧铺村、逯家岭村、上王庄村都曾是报社编辑部的常驻之地。我们始终与印刷厂保持较近的距离,为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茶业人民为我们站岗、放哨,传递消息,供我们吃住,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茶业人民为抗战付出了太多太多……”“1978年,我与夫人重回上王庄。二层石楼未动,西屋未变,但范大哥人已仙去。当年的小玉瑞已是50多岁的人了。尽管风吹日晒,繁重的劳作使他看上去有些显老,但身体还算健壮。谈起当年的趣事,引起一阵哈哈大笑……1994年,我与夫人再一次踏上茶业这片热土,想起那些为抗战做出巨大牺牲的老区人民,我无以回报,将1万元钱和240套历史书册捐献给汪洋中学,那是汪洋等烈士们牺牲的地方……”
浏览:110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