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里担任财经助理时,我认识了区委组织委员刘作,他决定发展我为共产党员,1943年6月,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候,家乡一带遭逢一场特大灾荒,抗日部队、机关供给严重不足,连日常工作都难以为继。于是,区委党组织派我回村从事基层建党和发动群众工作,灾荒期间主要是抗灾救灾。
1943年春夏之际,村里人被灾荒折腾得不成样子,不要说吃糠咽菜,连树皮、树叶、野菜、草籽也寻不着、吃不上,村民甚至把烧火用的玉米棒芯和喂牲口的麦糠碾碎磨碎用来充饥。记得父母让我去妹妹冢乡集市上买谷糠秕子,因为我无知,买来的是黍糠,黍糠味苦无法下咽,母亲用凉水淘了晒、晒了淘,一连几遍苦味不减,全家像吃黄连一样硬硬地让它下了肚。我的一个堂哥去附近的小嫂家,饿死在回来的路上,连尸体都没找到。有个本家侄子,年龄与我一样大,在给本家爷爷送葬时,吃了一顿饱饭,却活活给撑死了。这样,直到这年秋天,秋粮和瓜菜下来,大家才渡过这一难关,熬了过来没有饿死。
灾荒结束后,党组织指示我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培养建党对象。于是,我在本村发展党员3名,建立起临时党支部。当时,党组织处于秘密状态,开会、研究工作、发展党员等一切活动都是在夜间、庄稼地里、僻静处。后来,随着共产党农村政策的深入,农村党组织也随之迅速壮大。我村党员发展到十几名,正式建立了党支部。这时县、区委对我村的工作极为重视,住村干部不断增加,先后有区抗联主任、公安助理、区妇联干部等。区抗联主任曾专程到我村召开支部会,研究部署建党和发动群众工作,我们也多次向县委书记赵西岳同志汇报工作、取得指示,各项工作十分活跃,我村党支部也成为全区群众运动发展最快最好的先进党支部之一。
浏览:6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