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鸡毛信”有学问 从未被鬼子发现
1944年,王世信17岁,对鬼子的暴行深恶痛绝。在同学孙日昌的帮助下,他加入了当地的民兵团。因为个头比同龄人矮很多,人又机灵,所以他经常接到送情报的任务。
王世信说,当时敌人内部有我党的密探,有可能是做饭的厨子,也有可能是在敌人营房门口开小卖部的,如果他们发现敌人有可疑动向,就会及时传出情报。有一次,他接到一个任务,要去邻村送一封很重要的情报。虽然之前也送过情报,但这一次上级说得格外严厉,王世信开始仔细琢磨如何把信藏好。
那时刚入秋,还不能戴很厚的帽子,把信藏在帽檐里显然不合适。王世信又想,要是藏在鞋垫下面也不安全,万一进水,信上的字迹可就模糊了。最后,王世信偷偷在大腿内侧的裤缝里,缝了一个小口袋,把信藏在了这里。
为了赶快把情报送到,王世信抄小路一路小跑,好不容易快到邻村了,不料碰上了几个巡逻的敌人。这时,他放慢脚步,尽管很紧张却故作镇定地继续向前走。“站住!”敌人把王世信喊住了,并走到他的身边上下打量着。
“你是干什么的?”
“邻村的,上俺姐家去。”面对敌人的盘问,王世信带着哭腔,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道。敌人看他个子小小的,刚问句话就吓哭了,认为他就是个胆小鬼,便把他放走了。
“当时就抱着一个信念,‘人在信在,人没了信也不能丢’。所以,我自己想了很多办法藏‘鸡毛信’。”王世信说,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送情报是个惊险的活儿。
这样的盘问和怀疑,王世信在送情报的过程中曾多次碰到。有一次是在冬天,王世信在送情报的路上又遇见了鬼子,他把信藏在了帽子夹层里,没想到,鬼子上去就把他的帽子打落在地,好在没有发现信。等鬼子检查完走远了,王世信赶紧从地上捡起帽子。(采访 撰稿:马 斌)
浏览:5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