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峰抗战回忆:三、参加八路军 了解战争史

Admin 发表于2016-05-15 13:17:21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对我冀鲁豫根据地(当时被分割为鲁西北、沙区、鲁西南等五大块)进行了无数次“扫荡”,并实行“三光”政策,妄想毁灭解放区的人力、物力;国民党反动派也对解放区实行包围封锁。
1941年4月12日,日军对沙区进行的“扫荡”,简称“四一二大扫荡”。日军第三十五师团及第一混战旅团各一部约万余人;伪军第一、第二十四路军及反动会道门等武装万余人,配有汽车、坦克百余辆,向我清丰县以西,内黄县以南,濮阳西北,滑县东北,卫河以东的沙区根据地进行“扫荡”。在八路军二纵队及军区四团等地方部队打击下,消灭敌伪一部,国民党军高树勋乘敌对我“扫荡”之机,进占范县城以西的古云集,被八路军击退,死伤逃散达1000 余人。此次反“扫荡”,使我主力突出重围,但县区基干队和群众受损失很大。
日寇在这次“扫荡”中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内黄县被烧房屋2.1 万多间,全沙区群众被杀害4000 余人,其中杀绝53 户。仅杨崓一村就有6 口井被填满了尸体。粮食、种子、耕牛、农具大部分被抢走、烧毁。仅内黄县被抢走、烧毁的粮食计6.6 万多担。花生种全被烧尽。沙区人民的经济支柱之一枣树被砍5 万余株。加上1942 年、1943 年,沙区连年旱情严重、春季无雨、河渠干涸、大地龟裂,致使许多人逃往他乡,不少人因饥饿而死亡。尽管当时我党政军民进行很多善后工作与抢救措施,如大力进行宣传慰问,发放贷款、发放救济粮,揭露敌人,安定人心,组织生产自救等等。然而,沙区由于遭受损失大,仍有许多村庄无人或很少有人居住,一望无边际的大片沙土地荒废,无人耕种。
说到此,李秀峰老人显得很激动。单从“四一二大扫荡”中的种种数据就足以看出日军在中国的肆虐以及他们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当时在《战友报》上发表和记录的所有战事,都让思想已趋向成熟的李秀峰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1944年4月,战友报社社长胡痴选调我跟他当通信员。5 月胡社长到太行林县参加“整风”,我便留到战友报社社部通信班当通信员。在这期间根据上级指示,为保证日、伪军“扫荡”时,能够就地隐蔽、躲藏,社部和印刷所全体干部和职工都积极行动起来,日夜挖掘地道。我们社部挖修的地道在驻地观城县裴海村本班战士杨自谦家后院。地道的要求是,出入口要小,深二丈多。由于我个头小便于操作,我参挖的时间最长。大家团结一心,干劲十足,提前完成了挖地道的任务。后来,社部保管股长兼指导员薛兆嵩,当场把奖励毛巾一条、洗衣肥皂两块交到我手中,我激动得心里蹦蹦直跳,头上也冒了汗。
1945年2月,随报社总编辑、代社长梁秋等领导同志,从观城县红庙村出发到濮阳东关。在为冀鲁豫边区行署和军区召开的“冀鲁豫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服务期间,那些受表彰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他们感人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对我今后的健康成长,选择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2015年3月13日,我们到军分区干休所采访了李秀峰老人。采访 撰稿:陈 旭)
浏览:69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