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烈士传略(1911—1943)

Admin 发表于2016-05-15 22:31:59
  黄骅(1911—1943),原名黄金山,学名黄为有,湖北省阳新县良上村人。八路军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副旅长。
  1920年前后,黄骅在乡亲们的资助下进入学堂,后因家贫中途辍学。他跟江西瑞昌的木匠胡师傅做学徒。1926年,中共党组织的活动遍及阳新全县。8月,首届中共阳新县委员会建立,黄骅当选为儿童团长。他带领儿童团站岗放哨,递送信件,张贴标语,散发传单。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黄骅毫无畏惧,利用夜晚的时间在村庄的墙上写标语,鼓舞群众的斗志。
  1928年春,黄骅秘密参加了赤卫队。1929年春,黄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9月,参加了红军。黄骅参军后,参加了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黄骅进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干部二团政治委员。
  1937年9月,黄骅被派到晋西南去创建抗日根据地,任晋西南游击支队长。翌年8月,黄骅调到中共晋西南边区党委工作,任军事部长兼一一五师晋西独立支队副支队长。1940年4月,黄骅任八路军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
  1941年4月,黄骅带领百余名干部赴冀鲁边区,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兼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副旅长。1942年春天,日军对冀鲁边区发动了大“扫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黄骅灵活运用“集中优势兵力,打其一点”的方针,频频出击,不断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一次,黄骅率两个连驻在西多庄休息,得知西多庄四周的村子都住满了日伪军,便趁着日伪军尚未发现他们之时于傍晚兵分两路,向日伪军发起突然袭击。日伪军被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黄骅则带领部队乘机转移到安全地带。1943年1月,黄骅率部驻在庆云县的严家务一带,准备让部队在此好好休整一下过春节。因汉奸告密,日军于第二天拂晓包围了黄骅部。黄骅镇定自若地组织和指挥部队突围,命令骑兵排向村西北方向冲击,吸引日军的火力,自己亲率刚起义尚未换掉伪军服装的一部分战士向村东北方向前进。当走到日军跟前时,突然发起攻击,顺利突围。
  1943 年6 月,混入革命队伍、窃据中共冀鲁边区司令员要职的邢仁甫准备叛变。29 日,黄骅率领主力部队到达新海县的大赵村,准备召开军事会议,布置秋季反“扫荡”任务。30 日,会议紧张地进行了一天,晚饭后继续进行。此时,手枪队长冯寇魁受邢仁甫之命,也跟踪赶到了大赵村。他骗过警卫,闯进会场,将子弹射向黄骅和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黄骅倒在了血泊之中,与黄骅同时遇难的还有军区参谋主任卢承道等领导人。
   为纪念黄骅,1943 年8 月,中共山东军区决定将新海县改名为“黄骅县”, 后改为“黄骅市”。1953 年2 月,黄骅烈士的遗骸,由黄骅县迁到济南市英雄山烈士陵园重新安葬。
  2014 年8 月29 日,黄骅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李 丹)
浏览:12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南之木
    南之木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