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我出席了胶东区党委召开的全区县委书记联席会议。会议期间接到区党委组织部通知,决定调我去山东分局高级党校第二期学习。因为第一批抽调的学员有的年纪太小,有的不够水平,已改去鲁中区党校学习了。去山东分局高级党校第二期学习的最后确定名单是:宫维祯(区党委宣传部长)、王毅(黄县各救会会长)、曲韶华、张福芝(二人都是胶东妇联负责干部)、张乾亨(招远县委书记)、孔广弘(乳山县委书记)、冯桂江(招远县委组织部长)、我,还有一名昌邑县委干部共计九人。出发前,每人发给一个沉甸甸,装满物品的挎包(未说明内容),要求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人在包要在”。我们都知道包内是北海银行的钞票,每包一万元,还有金锭,是带给中央和山东分局的经费,总数不下十余万元,是极为贵重和重要的。出发时,又临时来了四个队员:李慕、江果(江铭)、董华民、巴南岗,他们是去抗大分校建国大队学习的,准备胜利后接管政权建设国家的。
由于当时是战时环境,各个根据地都被日伪军分割开,联系交通很不方便。加上组织第一次干部赴延安时,西行经过国民党反共摩擦专家秦启荣的防区,受到秦部拦截和袭击,人员受到严重损失。严重教训使人感到压力很大,西行之路被视为畏途。因此,军区决定派出主力团14团的一个连队一路护送我们这支干部队伍,经由“渤海走廊”,前往邻区——清河区。
当天入夜,经过一天行军的部队正在分配房子准备住宿,一口熟悉的乡音频频从隔壁14团的住房里传来,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不想却见到我日夜思念的表弟张华文,兄弟异地相见分外亲热,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他1938年春天参军后不知下落,到底分配到哪里去?原来他已经提拔为这个连——14团二连的指导员。这是很不容易的,令我很欣慰。
几天后,部队到达莱州湾的虎头崖,我们与护送部队分手,准备改乘木帆船渡过莱州湾边的浅海区到昌邑找县委。14团二连则按原定计划折东返回军区。到昌邑后,我们很顺利地找到昌邑县委,并接到牟汉华同志入队。昌邑这个地方是个很荒凉的地区,一望无际的盐碱地几乎不长庄稼,只有耐碱低产的稷子,老百姓就靠这种低产量作物生活,是很艰苦的。
经过几天行军,我们进入了寿光西部的平原,一马平川,人高马大,男子都在1.8米左右,毛驴拴在桩子上转悠。寿光的鸡本来就有名,这次见到了果然不假,公的母的都在15公斤以上。心想等回老家以后,想法弄几只养起来一定不会错的。总之,那里是一派生机,令人心情非常舒畅。
走出寿光平原后,进入广饶境内,到辛集镇打了个折弯,由向西转向西北。晚上就住宿在八大组,是当时冀鲁边军分区的一个后方基地,冀鲁边军分区撤销后合并到清河区,改成渤海军区的一个后方基地。我们住在地窖窝棚(一半在地面下),吃的、用的都是坑洼内渗水。当时,谁会想到它就是今天东营市区胜利油田的所在地。休整了三四天,又启程返回辛集镇,进入到靠近胶济线铁路的村庄地带准备越过胶济铁路。经过一两天的休整,这天下午三四点钟,部队吃完午饭休息后就开始出发,五六点钟到达离铁路最近的一个小堡垒村庄。此时天已渐黑。在高粱秸捆子的铺垫下,部队算是比较顺利地跨越了铁轨,只是有几只牲口花了点功夫,三番两次才爬上路基。越过铁路,天已全黑,远远望见周村的辉煌灯景。过了路基后,我们又赶了三、四十里路,到天大明时就安然脱离了险境,安全地完成了过路任务,令人大大地喘了一口粗气!
11月4日,我们终于到达山东分局的所在地——沂水县士郎宅(编者注:沂南县侍郎宅),在交出随身所带的挎包(北海币)和金锭以后,分局书记朱瑞同志亲自招待我们吃了一餐饭,最后菜了盆光。胜利完成了护送资金的任务,大家尽欢而散。
当晚我们就被送往高级党校。此时正值日伪军的扫荡,我们在张家村北的古柏树林内的古墓葬群中组队,静待命令统一行动,准备进行反“扫荡”突围。命令一下,部队隐蔽急速行动。天亮以后,我们已悄无声息,未听到一声枪响静静地突出了日伪军的防线,胜利地突破了包围,连同随队采访的两位德国记者也一起愉快地溜达散步,喜不自胜。
浏览:13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