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明回忆文集:回忆威海卫公立中学袁时若老师(下)

老飞新手 发表于2016-05-16 16:26:45
当时,学校内部以戚立忠为首的对立面,也在暗中活动,其主要力量是附读高三班的学生。这些人大多是本地名门望族的子弟。“七七”事变前,他们大部分在北平和天津读高中。“一二九”运动时,他们有的曾参加过反对“一二九”运动的示威游行,分裂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后,他们回到威中借读。这些人年龄比我们大,这次他们公然组织起“棒子队”,妄图用武力阻止我们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若不是袁老师及时给我们指明这些情况,后果是难以想象的。经过袁老师这样一番耐心说服教育,我们终于接受了学校的条件,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下来。
在此一系列斗争中,全校师生的政治分野基本清楚了。此时,袁、赵二位老师便抓紧时机,陆续吸收了许多进步同学为“民先”队员。
1937年12月24日,傅正义同学秘密通知我说:“袁老师让你明天上午八时到戚东夼居仁里二号去,有事要谈。”第二天上午,我准时到了那儿。这是袁老师租赁的一幢房子。我进屋一看,已经有些人在。袁老师正忙进忙出,赵老师招呼我坐下。不一会儿,即宣布开会。在这些来人中,除了袁、赵二位老师外,余者都不是威中的学生。我正感到奇怪,这时,国民党威海卫政训处总干事孙正谊(字端夫,民先队员)说明了开会的意义,并宣布“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威海卫地方队部”领导成员名单:袁时若任队长、赵野民任组织干事、毕基初任宣传干事(未到会)。接着,赵野民宣读了“民先”队员名单,约二十多人。其中,近半数是威中学生,而且大部分是高二(B)班的同学,如车学藻、傅正义、戚道顺、丛天滋、张福藻、孙金一和我等人。不知何故,他们都未出席这次会议。
毕基初是威中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威海城里人,擅长文学,他一边读书,一边担任国民党人刘敬熙主办的《新生日报》副刊《惊涛》的编辑。
当时还有一个人坐在显要位置上,我不认识他。孙总干事介绍说:他是“民先”山东省队部的代表王明光(孙明光),请他讲话,他再三谦让,没讲。
会议最后由袁时若布置了任务。我记得最清楚的一点是,他要求所有“民先”队员暂时都不要离开威海,等待命令,随时行动。会后,袁老师买了烧饼和油条招待大家吃了午饭。
“民先”威海卫地方队部成立后,我在学校呆了近十天,到1938年1月4日,我因经济困难,吃饭成了问题,便找到袁老师,问他还要等多久,如果时间长了,我就地向家里写信要钱。袁老师回答说:“你先回去吧,有事会通知你的。”第二天,我就离开了学校,回到离城区六十华里的家乡——威海卫八区屯钟家村。
1938年1月25日,袁时若和赵野民带领一些民先队员参加了威海起义,并随起义部队到了文登县大水泊,以后又随同三军总部到了牟平县的崖子村一带。三月,袁老师即派人与我们联系,通知梁氏三兄弟和我西上找他。梁学张(梁晓庵)因有妻女之累,我因母亲暴病,均未能从命。只有梁学韶、梁学孟(梁回云)兄弟二人和林基凤(林岐)相偕西上,进入胶东军政学校学习。五月,袁老师再次通知我西上,我又因脚气病发作化脓,难以行走作罢。七月,韩力从文登回到威海,以袁时若提供的“民先”关系和他本人掌握的“民先”关系,在雅格庄重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威海卫地方队部”,主要成员有韩玉珠(殷少欣)、梁培泰(岳东)、梁学张(梁晓庵)、梁学宗(王斋)、梁春万(王冰)、夏基增(林乔)和我,正式恢复了“民先”在威海的活动。不久,党组织也在威海开始恢复,十月建立了中共威海特别支部。一九三九年中共威海特区委员会成立。“民先”队部那些成员,基本上都成了这一时期威海党组织的领导骨干。“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威海卫地方队部”的历史任务致此宣告完成。
1939年9月18日,我作为威海党组织的代表,出席了在平(平度)、招(招远)、莱(莱阳)、掖(掖县)边区张格庄(胶东第三区委驻地)召开的中共胶东区第一次临时代表大会。选举出席党的“七大”的代表。会议期间,我见到了负责保卫工作的同班同学——五旅特务营政治教导员车学藻,得知袁时若老师已改名为阮志刚,担任胶东《大众报》社的社长,住在离张格庄不远的东馆村。我特地前去拜访了他。彼此回顾了威中时代的老师和同学们的一些情况,互相交换了看法,既有兴奋庆幸,也有感叹惋惜。后来听说,当年12月10日,在平、招、莱、掖边区的三元乡河南村,《大众报》社的队伍与扫荡的敌军遭遇,袁老师率队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男儿一身英豪气,直挺身躯战敌顽”,想不到那次见面竟成永别!
袁时若老师是山东临沂县城里人,他一生嗜好读书,博学多才,通晓英、德、法、日四国语言文字。他为人忠厚正直,在同学、同事和同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袁老师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被国民党通缉而与党组织失掉联系。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在校时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毕业后到山东省威海公立中学任教,利用讲台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山东德州,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威海,与袁时若等人酝酿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威海卫地方队部”,他任队长,统一领导威海卫的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袁时若重新加入共产党。
1945年9月,我重访了居仁里二号袁老师的故居——这是当年“民先”威海卫地方队部宣告成立的地方啊!阔别了七、八年,风物依旧,人事全非,再也不见到袁老师英俊潇洒的身影,令人无限怀念,不禁热泪盈眶。
为了缅怀我尊敬的袁老师,是年12月9日,我在《新威日报》上发表了《一二九忆故师》的文章,以寄托哀思。随后,育华中学的李廉凤先生也写了一首纪念袁老师的诗。这些诗文现在都丢失了,但袁老师的光辉形象和业绩却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一九八六年六月于杭州


附:          
袁时若(1910——1939)
袁时若又名阮志刚,山东临沂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被国民党通缉而与中共党组织失掉联系。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在校时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毕业后到山东省威海中学任教,利用讲台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山东德州,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威海,与袁时若等人酝酿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威海卫地方队部”,他任队长,统一领导威海卫的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袁时若重新加入共产党。威海起义后,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他留在大队部工作,并改名阮志刚,不久调到胶东军政学校任教员。1938年8月以后,任胶东文化联合社编委会委员、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常委和《文化防线》杂志主编,对胶东地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2月,担任中共胶东特委机关报《大众报》社社长和总编,他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中出色地组织了出报工作。1939年12月,日寇扫荡我南掖根据地,报社在转移过程中遭遇敌人包围,他身先士卒,掩护同志们突围,终因寡不敌众,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浏览:167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Admin
    Admin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