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候延宾(1884—1940),号鸿程,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考取官费赴英留学生,在英国利资大学攻读矿务学6年,获硕士学位,后又到德国比茨堡煤矿实习2年,获采矿工程师职称。德国比茨堡煤矿曾以优厚的待遇留他在那里工作,但他认为祖国灾难深重,正是用人之际,毅然谢绝了异国的挽留,于1916年辗转返回祖国。爷爷回国后,先后任山东省财政厅矿务科长、山东省矿务调查委员、淄博矿政局局长、峰蒙矿政局局长、山东大学矿学系主任等职。他十分重视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多次向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王寿彭提出培养地质人才的建议,并为此奔走呼号。终于1932年成立了山东省省立矿业专门学校,爷爷侯延宾出任首任校长。他倾注半生心血绘制了“山东省地下宝藏矿产图”,为防止落到日寇之手,他把宝藏图秘密埋藏在地下,1940年秋,直到他生命终结时也未把宝藏图丢失。全国解放后,我父亲和二叔一同把埋在地下的宝藏图取出来,连同“山东矿物资源详表”等珍贵资料一起直接送到了北京国家矿物部,受到国家矿物部的表彰。
6月2日青岛解放时,因我父亲当时一直留守在特支机关旧址里,没有随入城干部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解放后张辽同志根据形势变化,指示我父亲到工商联工作。接到指示后,我父亲即刻行动起来,贷款3000元,又自筹了2000元,购置了一批必要的机器和锅炉等设备,建起了我市解放后第一家私营性质的工厂,取名“天成化工厂”,由父亲自己出任厂经理。凭此一举,他顺利地进入了市工商联合会。不久,我父亲便又被推选为台东区工商联合会会长。
腥风血雨同舟路,洗尽铅华显真情。父亲在圆满完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两个特殊时期党所交给的光荣使命后,直到全国解放,他依然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始终默默无闻地为党的事业而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为了支援国家建设,父亲把位于八大关内的正阳关路中段一片不小的地块捐献给了国家。那里有一片池塘,草木葱茏,景色宜人,现处于工人疗养院对面。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政府号召捐献飞机大炮,1958年又号召大炼钢铁,父亲把家里和厂里所能捐出的铜、铁等贵重金属物品毫无保留地全部捐献出去。
我的母亲高玉玺是一位温柔善良的知识女性,多年来,她始终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丈夫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并为之付出无数心血,她那孱弱的身躯内所蕴藏着的火热情怀总能放射出巨大的能量!为了掩护党的地下工作,她宁可隐姓埋名也无怨无悔!父母50年金婚纪念日时,当年那些曾在我家秘密工作过的老干部、老同志相聚一堂,回首往事,他们纷纷向眼前的这两位可敬的老人表达了深深的谢意,并诚挚地祝福老人家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1950年,我母亲积极响应上级提出的“妇女要自强自立,多做贡献”的号召,看到儿童早期教育是个空白,她便联络山东海洋学院院士、政协委员曾成奎夫人张宜范以及芦尚玉等几位爱国人士捐款捐物,于同年6月1日,开办了青岛市第一家私立幼儿园——康乐托儿所(现位于无棣路9号的教工幼儿园),为青岛的儿童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此举在当时曾轰动一时,《青岛日报》专门为此予以宣传报道。
1951年,母亲又同几位阿姨开办了第二家私立幼儿园——新生幼儿园(位于龙山路4号)。母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才艺,在教育局举办的“泥塑”、“沙样图板”等才艺比赛中均获得了一等奖,还有许多儿童节目也多次获奖。
直到晚年,母亲仍在发挥余热。70岁那年“六一”儿童节时,她把自己多年来精心缝制的60多个精致的手工娃娃通过四方区妇联送给了孩子们,受到了市里的表彰,青岛日报社专栏张贴照片并专题报道了此事。
72岁高龄的母亲,还在青岛台东夜大教授日语,每晚两节课。这期间我的老父亲总是同车前往,陪伴在母亲左右。母亲精神抖擞,风采不减当年,她认真讲授每一节课,把自己最后的余热,奉献给了青岛的教育事业。
写到这里,还要提及的一点是,上面所说的这些旧事,在我父母的眼里只不过是些过眼烟云,很少向外人透露。毕竟时过境迁,物是而人非,他们在我们这些晚辈面前也绝少提及那些往事。有一次母亲在整理房间衣物时,嘴边竟溜出这样两句话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开始时我们很是吃惊,以为妈妈会作诗了。后来才知道,这两句诗是出自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之口,是陶铸蒙难之时写给夫人曾志同志的,这是陶铸用来表明心志的绝笔诗!母亲吟咏这些诗句,分明也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志啊!很多时候,如果不是北京组织部的陌生客人造访我家,母亲是不会主动讲他们的那些故事的。即使讲,也像挤牙膏似的,总是摆摆手,丢出一句:“有啥好说的?”便又去忙自己的了。我在想,如果不是北京来的陌生客人造访我家,上面的这些故事恐怕也会跟随着两位老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神秘的43号小院里所发生的故事绝不止于这些,欲知详情,恐怕只能到地底下再去向他们询问了。
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父亲母亲,可以毫无愧疚地说,他们将自己毕生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他们既是我们的长辈,也是曾为革命事业做出过一定贡献的人,同时更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份小小的荣耀,他们一生的动人事迹,值得我们缅怀,也值得我们自豪!(完)
(口述:侯爱瑄 侯成绪 侯和平 整理:李志红 雨路 原题目:《神秘的43号地下“特支”机关》)
浏览:11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