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第一武工队纪实:二、在敌“模范治安区”站稳脚跟

Admin 发表于2016-05-16 19:37:26
  要想在敌寇苦心经营、严密控制的所谓“模范治安区”周旋、战斗,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队长王海亭、政委王杰三等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经反复研究讨论,他们决定采取秘密过路(胶济铁路),隐蔽活动,广交朋友,扎根群众,适时出击,扩大影响,逐步建立县区政权的战斗思路和步骤。
  1944年3月的一天深夜,这支总数不足百人的抗日武工队来到早就侦察好的过路点,悄无声息地跨过铁路,翻过铁路南侧一人多深、一丈多宽的封锁沟,又经过急行军1个多小时,眼见东边天际有点发白,武工队来到九龙山区边缘一个20来户人家的小山庄——马虎沟村。队员们在村外的小树林内隐蔽休息,等到天明才进村,在村民的帮助下,安排了做饭、住宿等事情。
  分片驻防等事项布置妥当后,武工队上上下下开始接触群众,帮助群众干活并唠家常,宣传抗日。有的帮助房东摇辘辘浇菜园,有的帮着群众抬粪、挑水、推磨、开沟、栽葱苗,还有的在住户院子内打扫卫生。早饭前后,全村的主要街巷和一些庭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老人乐哈哈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好的队伍!”可以说,武工队初到胶县南乡,就以实际行动争取团结了群众。
  马虎沟附近的众多村庄大多分布在九龙山区的各个山岭上,地形复杂,有丘陵、有山沟、有梯田、有树林,确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地方。1个月后,南海第一武工队已先后在这一带的50多个村庄进行了隐蔽驻防,同时进行了广泛而紧张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秘密组织工作,使当地多数百姓了解了国内外的抗日斗争形势,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武工队指战员们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群众的拥戴和爱护。日伪军一有什么动静,立刻就有群众找武工队的人送信。一听到武工队到村里来,即使半夜三更,也要立刻下地开门,问寒问暖,安排住宿,队员们感到十分舒心、温暖。
  武工队进驻九龙山区不到两个月,这一带就有50多个村庄秘密成立了抗日救国小组,20多个青年人参加了武工队。一些武工队尚未到过的村庄,许多年轻人也通过亲戚关系了解武工队的好作风,希望参加这样的队伍。胶、高两县交界处的边缘地带也在传说:九龙山有支好队伍,不打人,不骂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人人都有一套抗日救国救人民的大道理。从此,南海第一武工队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所谓的“模范治安区”,逐渐在群众中扎了根。(作者方秀佳)
浏览:105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