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烈士在青岛:(上)

Admin 发表于2016-05-16 19:55:45
    邓恩铭,原名恩明,字仲尧,化名黄伯云、丁友民、佑民、又铭,1901年生,贵州省荔波县人,水族。
  邓恩铭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1917年秋,因家计艰难,投奔在山东做官的二叔。同年10月,他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20世纪初,正是中国思想界大裂变时期,各种思想、主义广泛传播。邓恩铭博览群书,接触到各种新知识、新思想。受《新青年》《新潮》《莽原》等进步刊物的启迪, 邓恩铭迅速觉醒,成为一名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热血男儿。“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昂, 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因为他知识广博,口才又好,组织、活动能力强, 因此深受同学们的拥护和爱戴。他被选为一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和出版部部长,负责主编校刊,还代表学生界到天津参观学习,成为济南学生界颇有影响的学生领袖之一。在此时期,邓恩铭和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王尽美结识。他们的相识,如鱼得水,相得益彰。 他们一起领导学生宣传演讲、罢课游行,一起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一起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翻译杨明斋的陪同下,于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在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的途中,路经济南,会见了王尽美、邓恩铭。此后王、邓二人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建,王尽美、邓恩铭随即与之取得联系,在北京、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帮助、带动下,他们开始酝酿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同年夏秋间,王尽美、邓恩铭发起成立了“济南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学生,专门研究共产主义理论。11月,他们又发起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宣传新思潮,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邓恩铭、 王尽美都连续在《励新》杂志上发表文章,抨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罪恶,宣传马克思主义。“康米尼斯特学会”和“励新学会”, 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在组织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1921年春,王尽美、邓恩铭发起建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它是全国仅有的6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山东亦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份之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邓恩铭、王尽美作为山东共产主义代表参加了大会。这一年,邓恩铭刚满20岁,是与会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少数民族代表。40年后,中共“一大”代表、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作诗纪念王尽美,诗中赞道:“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盛赞王尽美的同时,亦盛赞了邓恩铭。1922年1月,邓恩铭又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出席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访问了苏联许多地方,参加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2年春,邓恩铭回国,立即把主要精力放在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工人运动上。同年8月,他奔赴淄博,深入煤矿工人中,启发教育工人,淄博矿区很快建立了工会组织, 后又建立了中共党的组织——洪山矿区党支部。
  1923年春,邓恩铭来到青岛,他以教学、办报的职业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并以主要精力从事党、 团组织的创建工作和工人运动。同年8月,中共青岛组诞生,邓恩铭任组长。 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不久,邓恩铭和王尽美一起介绍公立青岛国民小学教员延伯真入党。这是我党在青岛发展的第一个党员。邓恩铭又和青岛另一名党员王象午一起,联络公立职业学校、电话局的进步青年,引导他们阅读《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有计划地培养积极分子。9月,邓恩铭在《胶澳日报》上创办《胶澳副刊》,把这里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阵地,在《副刊》上全文转载《列宁传略》,发表文章,介绍苏联的十月革命。这在封建军阀势力严密控制的青岛,无啻于晴天劈雳。11月18日,在团中央巡视员王振翼和中共济南地委书记王尽美的考察指导下,发展了电话局职员孙秀峰、 王少文和公立职业学校学生许兴业、郝骏夫等10人入团,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邓恩铭任书记。
  在邓恩铭的努力之下,青岛党、团组织发展迅速。1924年10月,青岛已有团员20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地委。党组织亦迅速壮大。1925年2月根据中共“四大”修改的党章规定,中共青岛组改建为中共青岛支部,邓恩铭继续担任书记。3月份,他向中央报告说,青岛已有正式党员13人,候补党员11人,建议迅速成立中共青岛地委。(作者:史研)

谁在收藏
浏览:206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yunsongzi99
    yunsongzi99
  • 17661097529
    17661097529
  • 邱二巐
    邱二巐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