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慰农烈士传略(1895~1925)

Admin 发表于2016-05-16 20:30:09
    李慰农(1895~1925),原名李尔珍,又名李味农,化名锄斧、厄尔曼、王伦,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今安徽省合肥市居巢区)油坊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底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深造。1924年底回到祖国,1925年初到山东工作。
  1925年,是中国革命继续高涨的一年,也是青岛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一年。在青岛党组织负责人邓恩铭的领导下,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首先取得胜利,4月18日又发动日商纱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同盟大罢工。5月上旬,日本资本家勾结青岛反动当局,一方面向工人施加极大的压力,一方面派密探将领导这次大罢工的邓恩铭逮捕。邓恩铭被捕后,经各方营救,于5月11日被驱逐出青岛。中共山东地委决定,由李慰农负责青岛方面的工作。
  李慰农受命于危难之际,时局严峻,形势复杂。来到青岛后,他无所畏惧,派出党团员和工会骨干,向社会各界进行宣传和募捐,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罢工工人受到很大鼓舞。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李慰农率领罢工工人与日本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取得了第一次大罢工胜利。
  接着,李慰农全力以赴,积极发展党、团、工会组织。为了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和组织,5月中旬,他在工人集中的四方地区建立了中共四方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同时,他以设在四方的党的秘密活动地点“三育小学”为中心,利用夜校的形式,组织党、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斗争学说和国际国内的工人运动史。他还十分重视组织发展,先后在四方机厂、水道局和四方三家日本纱厂等吸收十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大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另外,他为建立健全青岛各工厂的工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到5月底,除胶济铁路总工会和四方三家日本纱厂工会外,又有数十家工厂的工人成立了工会,会员有一万多名,工会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5月中旬,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结束后,新当选的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刘少奇在青岛代表傅书堂、伦克忠的陪同下,来到青岛视察工作。刘少奇与李慰农曾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过。李慰农向刘少奇汇报了青岛工运和党的工作情况。刘少奇听后很高兴地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人组织起来,争取政治地位和经济权益,要组织工人学文化、学政治,启迪他们的觉悟。工会是工人的台柱,是工人的依靠,要把工会办好……
  刘少奇在青岛期间,李慰农召开了党、团负责人会议,一起分析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刘少奇和李慰农都认为,当前敌人的势力还很强大,罢工虽然得到了初步胜利,但要警惕敌人的反扑,要告诉工人,斗争的道路很曲折、很漫长,敌人很狡猾,不可有侥幸心理。
  5月25日,为了捍卫工会,青岛日商纱厂工人举行了第二次同盟大罢工。随后,中日反动势力便开始了反扑。在军阀张宗昌的授意下,胶澳督办温树德派出军警2000名,于29日凌晨包围了四方三家日本纱厂和工人宿舍。当反动军警冲入内外棉纱厂时,受到工人们的抵制。反动军警根据温树德“打死人不要紧”的命令,朝工人开了枪。一时枪声大作,血肉横飞。在屠杀中,平时躲在幕后指挥的日本厂主,此时按捺不住残暴的本性,一个个手握短枪,赤膊上阵,向工人射击。在这场屠杀中,死难8人,重伤17人,轻伤无数。随后,日本厂主先后蛮横开除了2000多名所谓不良工人。青岛当局还下令通缉数十名所谓“在逃犯”。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青岛惨案”。它和次日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合称为“青沪惨案”。
  在青岛,革命力量在惨案中遭到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党在纱厂中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李慰农总结了这次罢工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全国局势及青岛的实际,提出了发动全市各界民众组成革命统一战线,极大地孤立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势力的斗争方针。他在党支部的几次会议上,反复强调了这一点,告诫大家必须重视革命统一战线,要采用各种方式,广泛地组织力量,发动各界成立团体,进行罢课、罢工、罢市、集会、游行、募捐、抵制英日货和揭露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屠杀罪行。
  在斗争中,李慰农将组建统一的进步团体放在首位。他亲自出面联络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的左派人士,并通过胶济铁路总工会和青岛学联发动各界,成立了“青沪惨案后援会”,使其实际成为领导全市人民反帝斗争的临时的统一组织。
  青岛新闻界是一股重要力量,进步记者、爱国志士、《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更是新闻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一面旗帜。他与青岛党组织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李慰农来青后,继续与胡信之保持联系。罢工期间,在李慰农的鼓励和帮助下,胡信之主持的《青岛公民报》,继续以大量的篇幅报道全市、全国人民支援罢工工人和罢工工人同日本资本家顽强斗争的消息,并冒着极大风险,连载发表《共产党宣言》。这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鼓舞工人斗志起了重大作用。
  在李慰农的组织领导下,青岛人民的五卅爱国斗争开展得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各界组织了上百个民众团体,或联合或单独举行集会数十次,演讲、游行、募捐几乎天天都有,就连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的官员们也慑于形势参加了民众团体。这一切,不仅表现了民众团体和党的统一战线的巨大威力,也充分反映了李慰农的胆略和才能。在李慰农的领导下,青岛方面的反帝爱国力量都汇集到了共产党的周围,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向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势力进行猛烈冲击。
  7月下旬,青岛的反帝运动发生了变化。7月23日,青岛日商涨厂工人爆发了第三次同盟大罢工。李慰农亲自起草罢工宣言。亲日派头子、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在接受了中日反动派30万元的贿赂后,决定再次武力镇压工人运动。从26日起,张宗昌的前敌执法副司令尹德山带领大批武装赴四方镇压罢工。四方、沧口地区实行戒严,交通断绝,两地都被搜查。
  事态危急。7月26日晚,李慰农在小鲍岛秘密召开会议,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研究应急对策。会议进行中,傅书堂发现反动军警活动异常,劝李慰农小心提防。李慰农说:“不用考虑我,目前刻不容缓的是大家都要警惕起来,保卫工会!”
  这天夜晚,反动军警已将四方村河西岸一带严密包围,并挨门逐户搜查。会议结束后,李慰农在返回住处的途中,看到了这一紧急情况,判断敌人是为抓他而来的。当时,敌人并没有发现他,如果要躲避,还完全来得及。但是,李慰农想到住处还有一些党的秘密文件没有处理,便毅然冒着生命危险赶回住处,用桌子将门顶紧,然后把所有文件烧掉。当反动军警拥进他的住处时,地上只剩下了一堆灰烬。李慰农被捕了。
  李慰农被捕后,敌人连夜审讯他。在敌人审讯他到青岛的目的时,李慰农斩钉截铁地说:“青岛是中国的青岛,是山东的咽喉。我要和青岛人民一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走狗。”
  敌人威胁李慰农说:“看你长了几个脑袋!”李慰农说:我只有头一颗,然而革命党是斩不尽杀不绝的。敌人又要李慰农供出在青岛的“同党”,李慰农说:青岛的工人全是我的同党。
  敌人无计可施,就把李慰农拖到地下室,用浸透水的皮鞭轮番毒打他,昏死过去就用凉水泼醒再打,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最后连他臀部的肌肉也打脱了。但是,身体消瘦的李慰农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非但不呼喊不流泪,反而乐观地用法语哼起了国际歌和马赛曲。
  敌人害怕公开处决李慰农会引起新的罢工怒潮,便于7月29日凌晨,在团岛秘密将李慰农杀害。李慰农牺牲时年仅30岁,他是在青岛为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人。
  党的好儿子、青岛工运领袖李慰农用满腔热血浇灌了青岛这块革命的沃土。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人民获得新生。革命先驱李慰农的光辉形象始终矗立在人民心中,他的英雄事迹一直在人民中广为传颂。1989年6月2日,在青岛人民庆祝解放40周年的日子里,李慰农烈士塑像落成,以慰先烈而励后人。(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史研究室)
浏览:219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