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临行前,参加了区党委部分同志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组织部长刘坦,组织部副部长兼城工科长王台,社会部长于克。林浩因正在指挥部队与蔡普康部作战未能参加会议。会上,有关同志介绍了青岛的情况,对市内工作方法提出一些建议。5月,谢明钦带了组织部给市内曲华的关于组建市工委及干部问题的密写介绍信先到南海地委(当时打入青岛市都是通过南海地委想办法)。
到南海地委后,谢明钦改变了身份,隐蔽在一个商号里,等有合适的关系带他进市。不久,王台视察工作也到达南海,随即与谢秘密联系上。一天,王台告诉谢明钦说曲华来了,并介绍二人见了面。因弟弟方勋被捕,曲华说在青呆不住了。王台说,谢正要去青任工委书记,你把工作交给谢后就先回区党委。因为当面谈了胶东区党委关于建立市工委及干部问题的指示,秘写的介绍信便当3人面烧掉了。
关于谢如何入市问题,王台让谢到胶县去找县委书记李奎生想办法。王台还说,杨真正在区党委,他回去就调杨真去胶县,你们一同去青。
在胶县,谢明钦被掩护在一个同志的家里。在等待杨真的期间,胶县县委介绍张辽(原名韩大珉,胶县大麻湾人)与谢见面。张辽是崇德中学(现青岛第十一中学)学生、地下党员,因身份露暂回乡躲避。他向谢汇报了市内学生工作(后称青年工作)的情况,并给谢介绍了两个可靠的关系:一个是崇德学生孙金昌(化名左毅)住掖县路8号,家庭是资本家,保护色好;一个是房子和(原也是崇德中学学生),住小村庄,开一个小织布厂。
6月,杨真由区党委到了胶县县委,与谢明钦商定,她先回青做些安排,谢随后入市。约在6月中旬,谢进入市内,住在东光路13号杨真和梅山家。之后,先从梅山处了解了女学生工作(后称妇女工作,但不是只做妇女工作,包括各方面的工作,如工人、统战、文化、教育界等方面,名称只是组织的区别)。为了便于工作,6月底,市工委建立,谢明钦任书记,曲华任组织委员,杨真任宣传委员。机关设在东光路13号。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谢感到市内党的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危险是横的关系严重。于是工委决定整顿组织,首先从妇女工作方面着手。按城市地下工作的方针,坚决切断横的联系,妇女组织不再与曲华发生工作联系,与工人支部的相熟者也断绝来往。在发展工作上提倡灵活多样,充分利用保护色,扎根于群众。市立女中的工作以前已有了些基础,赤色群众有刘秀珍、韩淑真、胡文郁(原名胡秀英)、杨宝芹、邓昭棣、江志娟等,另外还团结了一些进步同学。为了进一步开展学生工作,1941年9月,工委决定建立文德女中支部,把市立女中支部的梅山和徐燕转到文德女中,由梅山、李敏(原名牛琴芳,文德女中地下党员)、徐燕组成支部,梅山兼书记(仍任市立女中支部书记),李敏、徐燕分任组织和宣作委员。为了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12月,工委又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杨真兼书记,梅山、李敏分任组织和宣传委员。此时杨真已在东镇小学(现台东六路小学前身)任教,并在教员中开展了工作,很快团结了一些有爱国思想的教师。
经过整顿,妇女工作方面组织严密了,工作方法也灵活了,原先有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脱离了教会,为了取得保护色,又参加了教会活动。在组织上除了已有的市立女中和文德女中两个支部外,杨真开始抓四方机厂、大英烟草公司(后改名颐中)、东亚烟厂的工作。
1941年上半年,张辽被勒令退学后回到胶县大麻湾当小学教员;左毅、陈翼被勒令转学,左毅进了市立中学(现青岛第一中学)。
为了及早地取得合法身份以开展工作,谢明钦让房子和以谢是他的帐房先生的身份托人办了“良民证”。约在10月间,谢明钦就转移到房子和在小村庄的织布厂里住下了。
(作者:谢明钦 左毅 梅山 梁修)
浏览:10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