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山东解放区大事记》,使我感到研究山东这段历史,有了根据和丰富资料。同志们辛勤的劳动是有成绩的,应当表扬。但作为大事记,有几点尚需商榷。
一、作为一段历史大事记,首先要把这段历史沿革变迁讲清,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
山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由于战略需要,领导机构变化很大。三八年至三九年,山东领导机构是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下辖除胶东、清河、鲁中、鲁南外,鲁西、湖西也归边区省委领导。三九年至四零年,领导机构改为山东分局,不久在分局领导下建立了鲁中区党委、鲁南区党委、胶东区党委、清河区党委,接着以鲁东南为主体,建立了滨海区党委,而湖西、太西划给冀鲁豫。这一变更直到抗战胜利大体未动。解放战争因战略转移,山东主力到东北,新四军到山东成立了华东局,山东除胶东、渤海未变动外,在华东局领导下,四八年鲁中、鲁南、滨海、太西四个地区合并成立鲁中南区党委。
与此同时,山东军队建设,三八年成立山东纵队,指挥山东武装。三九年一一五师挺进山东,不久由徐向前、朱瑞同志领导的第一纵队到山东,统一指挥一一五师和山东纵队。四二年建立山东军区,下辖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各地方军区,还建立了几个主力旅。解放战争时期,成立了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兵团,四八年后下辖胶东、渤海、鲁中南三个地方军区。
二、要突出大事,抓重点。
山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哪些大事?
(一)三七年在党中央、山东省委领导下,发动徂徕山和各地起义,拉起武装,请中央派干部。这期间,民先平津流亡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二)三八年党中央派郭洪涛、张经武、黎玉等同志到山东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开展山东工作。郭、张、黎等率领大批党政军干部先后到来之后,建立健全了省委和建立了山东纵队,实行建党整军。
(三)三九年在陈光、罗荣桓同志率领下,一一五师进山东,随后徐向前、朱瑞同志到山东,统一指挥山东部队,朱瑞任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到延安参加“七大”。
(四)四二年日寇大扫荡中,山东领导机关损失,陈明、刘子超、李竹如、刘海涛、朱玉轩、潘维周等同志牺牲。
(五)四二年刘少奇同志到山东,帮助山东分局总结了四年工作,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主要是“和平双减”,没发动群众。此后山东分局亲自领导,打开莒南大地主堡垒,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基本群众获得优势。大店“双减”发动群众介绍经验之后,山东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壮大了人民力量,扭转了被动局面。
(六)一元化领导。四二年中央“九一”决定发布,山东分局由罗荣桓同志任书记,黎玉同志任副书记,参加分局的成员有陈光(不久去延安,徐、朱也去延安)、肖华,后又补充了舒同。罗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直到抗战胜利。在这期间,山东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均有较大的发展,形势愈来愈好。
(七)山东民主政权省战工会的建立和山东群众组织各救会的建立。
(八)抗战胜利,日寇受降问题,三人小组事。
(九)为夺取东北实行战略转移,四六年山东主力一一五师、胶东、渤海、鲁中主力,在罗荣桓同志指挥下开赴东北。陈毅、粟裕同志率领新四军大部陆续开进山东,和留下的山东主力合编成华东野战军,同时撤销山东分局,建立华东局,由饶漱石、黎玉分任正、副书记。
(十)山东解放战争中,举行了几个大战役:临沂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役、沙河集战役、解放潍坊战役、解放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十一)山东人民支援战争,扩军、参战、支前等。
(十二)山东“土改”和“土改”复查中的问题。
(十三)华东局南下,山东分局再次成立,区党委撤销,地委划大。
以上仅勾画出一个轮廓,很不完善,供考虑大事记参考。
三、山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两大问题:
1.湖西肃托主要是性质问题,扩大化还是无中生有?有许多同志证明不是扩大化而是无中生有,至今找不到一点证据证明谁是托派。
2.四七年土改复查中富农路线、山头主义问题,是否需要研究?作为党史工作者不能不作研究。扬贬善恶一定要实事求是。
四、写党史一定要如实反映历史真面目,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可以有框框。
首先是事实要拿准,不准宁可不要,不充实不要紧,可以补充,不实则害死人。其次,宜粗不宜细,愈细愈拿不准,要抓大事,抓关键,抓有历史意义的东西。第三,要分析研究,不要照抄照搬,集思广益,人证物证俱全,则可保证无误,个人记忆有限,大家记忆则比较可靠。档案文书找不到的东西,就要靠访问征集,互相为证,取决多数,开座谈会是个好办法,写回忆录或传记,最好集体写,几十年的历史,一个人无论如何也记不了那么多,那么准。
我希望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和党史工作者一起写出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党史大事记。
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高克亭
198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