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之后,东北全境解放。几十年来日、俄、蒋时 期先后建造的军工企业及重工业纷纷被人民政权接管、重建并迅速恢复生产。1949 年9 月,时任西北军工局局 长的蒋崇璟 同志带领兵工局各级领导、各兵工厂厂长、工程师按照西北局彭德怀、邓小平的指示,准备赴东北专门 考察该地区的兵工企业和工业基地,为解放大西北、大西南,对当地兵工企业和各种工业顺利进行的军事接管和 工程技术整顿做准备。30 多人的军工考察队伍从西安出 发,准备经北京北上出关,直奔黑龙江的工业重镇哈尔滨。
60 年前的9 月29 日,在进入北京时,大家不约而同 地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特大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要 在10 月1 日举行开国大典。这么重大的事件,又是中国 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盛会,谁也不想错过。兵工局领导班子 迅速作出决定,直接向彭总和邓小平同志请示,请求参加 北京的开国大典。幸运的是,西北局首长很快同意我们的 要求,并安排我们入住故宫北华门北池子附近的西北局 办事处招待所。9 月30 日,我们便顺利拿到进入开国大 典天安门东侧观礼台的入场证。
10 月1 日,天蒙蒙亮,大约5 点钟左右,西北兵工局 的所有成员早早进入天安门的东侧观礼台,在阶梯十几 排的位置落座,开始静静等候。
开国大典的具体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一是没有对外 公布,二是没有向人们猜测的在上午10 点举行。虽然整 个天安门广场、观礼台早已站好了队伍,受阅部队和游行 队伍也已列队完毕,但是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却始终没 有任何要开会的迹象。不过,所有人都在兴奋中等待着、猜测着、张望着,还时不时踮起脚跟向天安门城楼上观 望。从早上5 点左右一直等到下午两点。8、9 个小时的等 待反而更加强化了人们酝酿已久的情绪。没有人感到疲 倦、口渴和饥饿。
当时间接近下午3 点钟的时刻,突然,天安门城楼下的军乐队演奏起《东方红》的旋律,人们翘首以待的时刻 终于来到了,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现场几十万民众欢声雷动。当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乡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今日成立了”的声音通 过扩音器传出的时刻,现场的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当毛主席亲自按下五星红旗升旗按钮,《义勇军进行曲》奏响 的时刻,现场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几十万人看着同一面 旗帜缓缓升起,军人们不约而同的举军礼致意。此时,我与所有人的心情一样,难以用语言描述。任何一个经历了 无数次艰难困苦、浴血奋战的人,面对中华民族终于站起 来的时刻,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可能不无限感慨。
人们最兴奋看到的是检阅部队。最先受阅部队是步兵,随后是炮兵、装甲车队、骑兵马队;这也是最能体现国 威军威的场面。虽然那时共产党军队还不能制造火炮、装 甲车和坦克车,但看着我们的部队从敌人那缴获来的各 种武器装备驶过天安门和观礼检阅台时,也是一件极为 开心的事情。更激励我们搞兵工的人们决心尽快培养我 们的军工人才,尽快建设和创造符合我军特点的军事武 器和装备,为解放大西北、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保卫 新中国做出贡献。
此时,天空传来隆隆的发动机声音,我军空军十几架 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虽然飞机数量有限,但那毕竟是新中国空军第一次展示英姿。现场几十万人仰首 眺望、欣喜若狂。
军人方队之后,群众游行开始,有学校、机关、工厂、 妇女、少年儿童。足足走了三四个小时。每一个游行方阵,都像是一片沸腾的海浪,热情激荡。
站在天安门东侧阶梯式的观礼台上,可以很从容地、居高临下地观看到天安门 广场的整个范围。并且一会看看受阅部队 和游行队伍,一会看看天安门城楼上的毛 主席和各位领袖们。时常看到毛主席一会 走近城墙栏杆,一会又与身边各界人士交 谈握手;一会沿天安门栏杆向东面走来,并 将帽子握在手里向人民挥手致意。这与在 延安陕北公学亲耳聆听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领袖讲课是完全另外一种感觉。
由于观礼台上的人员与广场群众有所不同,观礼台上只有热烈的掌声而不能喊口号,人人神情凝重庄严地 关注目睹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情景。但涌动在每个人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是溢于言表的。
由于兵工局赴东北考察团肩负任务,在游行结束后便离开东侧观礼台,赶回北池子驻地。因为驻地距离天安门广场很近,晚上国庆大典的焰火晚会我们没有到现场,而是在招待所尽情的过了一下眼瘾。那一晚,我们兴奋地 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10 月2 日,我们准备行装,休整一天。10 月 3 日,我们带着见证开国大典的喜悦心情踏上了赴东北 的行程。我们先直奔黑龙江,工作行程从北向南,依次是: 黑龙江的哈尔滨,吉林的长春,辽宁的沈阳、大连和旅顺口。先后参观考察了各地区的兵工厂、炼钢厂、发电厂、机 械制造厂、飞机制造厂。取得了大量很有价值的工程资料和军管经验。一路南下,我们又回到北京,接受西北局最新指示,并随即返回西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注定了蒋家王朝的加速垮台。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激励着人民 军队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奔赴全国各个战场。我们西北兵工局也兵分三路:一路驻守西安;一路参加解放大西北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路参加解放大西南(四川、西 藏、贵州、云南)。作为西北兵工局的副局长,我受命随贺龙领导的第一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 开赴四川,负责去接管蒋介石抗战时期内迁重庆的所有兵工企业和机构。至此,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凯歌正式奏响。
60 年过去了,每当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开国大典的盛 况,本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彷佛大典中的每个画面 都一一重现在眼前。也成为一生的珍贵记忆和宝贵财富。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作者:梁松方 口述 ,晓江 整理)
浏览:6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