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秋回忆录》身入虎穴改造土匪武装(一 )籍星科其人和他的土匪武装

Admin 发表于2016-05-23 11:33:41
籍星科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如何起家的呢?他是铜山北部人,最初不过是个打家劫舍的一般土匪,以后慢慢成为一个拥有两千多人队伍的土匪司令,他与附近的土匪头子、当地土豪劣绅及些上层人物都有联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投降了日寇,成立伪军,称做苏北反共救国军,或山东救国军第一军第一支队。
这支土匪力量,最早活动在微山湖湖滩里。微山湖的湖边,慢慢出现一条边沟,这条边沟开到湖里叫滩里,沟的外面叫边外。微山湖东西一向较窄,最宽的地方不过四五十里,一般都是二十里,但南北向则很长,大概有好几百里,经过沛县、鱼台、金乡、济宁,直到东平,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常依托此湖与两岸农民来往。湖边没有界,湖水涨上来时,整个边沟被淹,水落下去时,沟里的滩上可以种庄稼,收成很好,当地人都争着种,谁势力大,谁就种得多。籍星科的活动地区多在滩里,滩外则是铜山与沛县人活动滩里滩外,因争夺地盘,形成世仇,滩里与滩外人甚至都不通婚。滩里的人不出边外,边外的人不进滩里。如有进出,生命没有保证。一旦打起架来,就是大规模械斗,打死人不偿命,这是几不管的地方,有的地方属江苏,有的地方又属山东,也没有统一管理的政府机构,谁也不管这个湖。籍星科的土匪武装拉起来之后,开始主要是吃滩里,他的口号是保家护院。但人多起来了,光靠滩里不行,不仅吃饭成问题,还需要衣服、鞋袜、枪支弹药,只靠滩里供应不上,就逐渐从边外抢,但出来抢,国民党的势力就联合起来打击。他投日后,有日本鬼子撑腰,也常常向外扩张。1938年底时,他的队伍曾打到沛县以北。
这年年底,苏支把王献臣打垮后,就剩下籍星科,对这支武装如何办?
特委在研究过程中,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打,用武力消灭他;一种意见主张争取争取他反正,既可减少我们的损失,又可补充发展实力,同时又有争取的可能。多数同志同意争取。
湖西特委确定了对籍星科实行争取的方针后,决定派我完成这任务。
一方面,考虑我是铜山人,又长期在沛县活动,情况较为熟悉,也一有定影响,籍星科不敢轻易对我如何;一另方面,大家又认为我曾在动委会工作过,有与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斗争的经验,又有文化有谋略,善于应付复杂多变的局面。就我个人来说,当时,也确实是浑身是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大敌当前,只知道抗日爱国,只要是党组织的决定,只要有利于抗日爱国,就是赴汤蹈火,也无所畏惧所以,对特委的指派,二话没说,决心身入虎穴,尽力争取籍星科反正。
我在赴籍星科部之前,对籍星科其人及其部队的情况作了进步了解,对面临的任务进行了些分析。我感到客观上存在着争取籍星科反正的有利条件:
第一,我们党有实力,有声威大震的苏鲁豫支队和湖西人民武装抗日义勇队做后盾,附近几个县的国民党与我们又有统战关系,群众也支持我们。这种政治上武力上的强大实力,对籍星科心理上造成很大威慑。
第二,从籍星科本人的发迹史看,他与国民党势力有矛盾,接受日军的番号,主要是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不是想死心塌地地为日本效劳,而且王献臣被消灭之后,他失去了同盟和依托,内心增长了恐惧和矛盾,正在考虑何去何从,正是争取他的有利时机。
第三,籍星科队伍中的些班排长和绝大多数士兵,都是铜山沛县当地人,与我们的干部战士有一定的乡邻亲戚朋友关系,相互间有一定联系,而且,我们这一方面的些同志,如李华民、杨海天、赵庆栋等,已做过一定的工作,有一定的策反基础。
第四,籍星科的团以上的干部虽有军阀国民党、旧军官、地痞、流氓,但也有具有爱国抗日思想的进步人士,如第三团长何玉祥就主张积极抗日,况且该团有千多人,占籍星科队伍的一半,他的态度对籍星科有重要影响。
我想依据上述有利条件,依靠党和群众这强大后盾,调动籍部内在的积极性,从民族大义角度,对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己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勇敢坚定随机应变, 完全有可能争取籍反正,完成党交付的任务。
谁在收藏
浏览:182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ayong66
    ayong66
  • 东汶之畔
    东汶之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